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实现形式的探索与研究(二)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3-04-08
第二章尝试契约化管理
  (一)背景资料

  山西省经济委员会技术创新处(原山西省经贸委技装处)对2001年度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通过投标的方式引进社会中介组织,将具体技术中心的考核评价工作交由中介组织完成,山西省经贸委从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指标的解释、评价体系的提出上进行政府指导,并与中介组织进行针对性的工作多流和宏观上的工作指导,对考核评价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明确各级管理部门不得介入、影响中介组织工作。

  山西省经济委员会技术创新处(原山西省经贸委技装处)进行了周密的布署和安排。事先制定了详细的招标、评标管理办法和规则,选聘企业、技术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专家成立评标委员会,制定有关评标方法、评分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出招标通告,最后,通过资格审查,正式参与投标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社会中介组织共8户。

  在“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招标文件中要求,除要提出本单位如何进行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外,投标文件还应包括:对企业技术创新及企业技术中心的认识;提出评价工作方案及合理化的建议;提出保证评价工作公平、公正、科学的措施;介绍公司与评价工作相关的经历、业绩;提出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的解释及核算办法;报送公司2001年财务报表。

  以上准备工作均以文字形式总结并装订成册,形成完整的投标文件,于2OO2年3月2O日前提交山西省国际招标有限公司参与评标。经过山西省国际招标公司及9位评标委员辛勤紧张的工作,经过发标、开标、答疑、评标、打分、考察的招标工作,最终确定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标。

  为保证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顺利,确认评价工作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评价工作的目的、范围、费用以及双方的权力、利益,省经贸委在借鉴国内外相似的工作案例,经咨询专业律师,并与中标单位充分协商、交流意见后,与山西省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签订了“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委托合同书”。在合同书中,双方明确了工作内容、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评价工作时间安排、评价费用等项内容。由于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可能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或技术秘密,在合同中特别增加了乙方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财务、经营、商业等秘密有保密义务的条款,并特别规定乙方在评价结果公布之前不得泄漏与评价有关的任何内容。

  从评价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安排上,绝对禁止与被评价单位有利害关系或与被评价单位领导及有关主要人员有亲戚关系的人员参与。保证参与评价工作所有人员始终坚持独立的第三者立场。

  从评价工作的方式上,参与评价人员从实际出发,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采用科学的方法,保证评价结果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

  评价工作严格按照《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使评价过程中的预测、推理和逻辑判断等建立在市场和现实的基础资料上。

  中介组织参与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接受山西省经贸委的委托后,成立了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组,对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了评价工作制度及保证评价工作客观、公证、科学的措施,公布了参与评价的企业技术中心需提供的资料清单。

  2001年度中介组织评价方法及过程:评价程序分六个阶段进行:

  第一、接受委托、培训交流阶段。评价机构通过投标方式接受山西省经贸委的委托,明确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年度,与委托方签署《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委托合同书》;山西省经贸委对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与评价工作组就评价工作的标准、程序、工作内容和评价要求等进行交流,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相关指标评定标准与参与评价工作的专家进行探讨,统一口径。

  第二、评价阶段:根据经贸委的指示,2002年6月初评价工作组在山西省经贸委的领导下对东湖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山西汽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进行试点评价。每户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时间为2天。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工作组逐渐熟悉评价方法,学习评价指标的具体运用,并针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状况提了有关问题及建议,要求企业及时改正。经过两户企业技术中心的试评价工作,省经贸委组织评价工作组和有关专家就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一步探讨、交流,确定了适合山西省基本情况的具体评价标准,为评价工作组下一步深入企业现场,展开评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正式评价、现场勘察、搜集验证资料阶段:山西省经贸委组织全省55户省级企业(行业)技术中心对2001年度工作进行总结,认真填报《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定量数据表》及相关附表,向山西省经贸委和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同时报送有关材料。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组根据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到企业技术中心现场勘察、核对数据、交流意见、验证资料。评价工作组在评价过程中保持和山西省经贸委的工作联系,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

  第四、汇总资料、评定打分、发函询证阶段:评价工作组在深入企业技术中心现场进行核查与鉴定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实际情况,依据企业上报的有关资料,会同工作组的专家共同对评价体系中定性指标进行考核、打分;定量数据则依据计算机软件系统自动打分,对评价指标中有“*”者,先乘以相应的行业系数,再与其他数据一起进行计算。评价工作组对每户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打分后,由项目负责人审核,产生综合评价分数,出具企业技术中心初步评价结果汇总表,并向山西省经贸委汇报。根据山西省经贸委的初步审核意见,评价工作组对企业技术中心提供的评价资料进行进一步核实、验证,向评价对象普遍发函询证有关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完善对企业技术中心的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从而确定最终评价结果。

  第五、汇总分析、内部审核阶段:评价工作组成员汇总分析评价结果,撰写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综合报告书,汇集评价工作底稿,并进行内部的三级审核。

  第六、提交报告阶段:提出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综合报告书,报山西省经贸委,山西省经贸委认定最终评价结果。

  2002年度中介组织评价方法及过程:评价程序分七个阶段进行:

  一、受委托、组织参评企业培训阶段:评价机构接受山西省经贸委的委托,明确评价目的、评价范围、评价年度,与委托方签署《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委托合同书》;山西省经贸委组织参与评价的54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3户省级行业技术中心于2003年3月17日在山西经贸宾馆就评价工作的标准、程序、工作内容和评价要求等进行培训,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相关指标评定标准统一口径。

  二、评价企业上报资料,评价组初审阶段:根据经贸委的指示,参评57户省级企业(行业)技术中心对2002年度工作进行总结,认真填报《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定量数据表》及相关附表,向山西省经贸委和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同时报送有关材料,于2003年3月18日至2003年3月25日上报评价材料,评价工作组于2003年3月15日至2003年5月5日根据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核对数据、验证资料。

  三、发函询证阶段:2003年5月6日至2003年6月1O日评价工作组对企业技术中心提供的评价资料进行进一步核实、验证,向评价对象普遍发函询证,核查有关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完善对企业技术中心的考核,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四、网上交流、审核阶段:评价工作组对企业提供的有关资料核对数据、验证资料并进行发函询证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技术中心仍然存在的问题,于2003年6月11日至2003年6月15日利用山西省经贸委的技术创新网站,同企业技术中心进行网上交流,最终确定。

  五、集中组织专家对定性指标打分阶段:评价工作组依据企业上报的有关资料,于2003年6月23日至2003年6月25日会同工作组的专家共同对评价体系中定性指标进行分析、打分。

  六、汇总资料、评定打分阶段:评价工作组在进行核查与鉴定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实际情况,依据企业上报的有关资料、定量指标依据计算机软件系统自动打分,对评价指标中有“P”者,先乘以相应的行业系数,再与其他数据一起进行计算;定性指标依据专家工作组的打分数据。评价工作组对每户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打分后,由项目负责人审核,产生综合评价分数,出具企业技术中心初步评价结果汇总表,并向山西省经贸委汇报。根据山西省经贸委的初步意见,评价工作组对企业技术中心提供的评价资料进行进一步核实、验证,在此基础上完善对企业技术中心的考核评价,做到评价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七、汇总分析、内部审核、提交报告阶段:评价工作组成员汇总分析评价结果,撰写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综合报告书,汇集评价工作底稿,并进行内部的三级审核,从而确定最终评价结果,提出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综合报告书,上报山西省经贸委。

  (二)创新模式

  1、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中介组织,将具体的考评工作,移交给中介组织完成。

  在政府管理职能中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采用招投标的形式,让中介组织参与政府的管理职能,不仅实现了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而且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层级管理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合同化管理,体现出政府职能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合理分权,政府将一些权力下放给中介组织承担,这种授权方式的创新不仅使政府的职能配置得到优化,而且建立起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运转、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运行机制。

    (三)创新绩效

  1、提高了评价质量:

  (1)、由于评价指标中有许多专业的财务指标,因此,由专业人员评

  价更科学。实践证明,他们对专业指标的理解、解释更科学合理,企业也更信服。

  (2)、中介组织可深入到企业一线,现场检查,现场提问,保证了企业提供数据的真实、准确,使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3)、中介组织专门针对技术中心评价的特点和要求,编制了专用评价软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

  2、发挥了评价工作对企业技术中心的促进作用。

  由于评价工作完全由中介组织进行,政府管理部门依据评价结果对技术中心进行管理使底气及依据更足、更充分。企业面对专业的、符合企业实际的评价结果自找差距,自纠问题,促进了技术中心工作水平的提高。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山西三维集团公司、天脊化工集团公司都是我省乃至全国的龙头企业,通过评价(被黄牌警告),企业都能正确对待,奋起直追,现在各项工作都进入了优良水平。  

    (四)实例求证

  山西省经济委员会技术创新处(原山西省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以下简称“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

  “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职能与管理创新分析研究”课题研究组,以下简称“课题组”。

  2002年3月20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这一天对于省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而言,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天。这一天,首次对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招标会在太原召开。

  这次会议的意义自不待言,这是政府部门第一次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通过契约外包的合同化管理方式让给中介组织对政府某些职能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按照他们一贯在外低调不事张扬的做法,那天的会除了部门分管领导参加外,再就是几个与他们长期联系的新闻部门的课题组人员参加了会,其他与会的都是参加竞聘的众多中介组织。

  会议的形式是新的,会议的内容也是新的,会议的结果更让人期待。一年后,也就是评定结果出来后,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接受了采访。

  课题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制度的最重要特点,是“全能的大政府”包揽了从经济到政治的一切事务的决策权。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政府的职能也在变革着,但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政府职能管理中引进中介组织,并通过中介组织延伸管理,对于政府职能转型有何意义?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如何转变政府职能是一种思考行为,怎样从具体繁杂且无力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实际中解脱出来是思考加行动的行为针对政府组织并亲自进行技术中心考评这样既做教练又做裁判的现象,我们首次尝试将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通过招标的方式交由社会中介组织完成,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让中介组织帮助政府在发挥其职能时能更加客观、公正、公平,能有更高的效率,这不仅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更是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的需要。要使我省经济能更好、更快、更持续地增长,政府的作用当然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运转、合理高效的经济运行管理调控体制。“入世”后,政府要把该交给企业的权力尽快还给企业,该转移给中介组织的职能逐步转移给中介组织,政府要集中精力做好政府该做的事,要做市场经济发展这场比赛的规则制定者和裁判员。

  课题组:将中介组织引入政府职能的管理中,如何保证其评价结果的公正性?中介组织作为政府部门的“雇员”,如何又能使其不会受到利益的影响,而使评价的结果变形?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这的确是人们所担心的。在这项制度推出时,我们就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工作的思路是从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指标的解释、评价体系的提出上进行政府指导,并与中介组织进行针对性的工作交流和宏观上的工作指导,对考核评价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明确各级管理部门不得介入、影响中介组织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和安排。事先制定了详细的招标、评标管理办法和规则;选聘企业、技术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专家成立评标委员会;制定有关评标方法、评分标准;向社会公开发出招标通告。最后,通过资格审查,正式参与投标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社会中介组织共8户。在“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招标文件中要求,除要按出本单位如何进行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外,投标文件还应包括:对企业技术创新及企业技术中心的认识;提出评价工作方案及合理化的建议;提出保证评价工作公平、公正、科学的措施;介绍公司与评价工作相关的经历、业绩;提出对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的解释及核算办法;报送公司2O01年财务报表。经过山西省国际招标公司及9位评标委员辛勤紧张的工作,经过发标、开标、答疑、评标、打分、考核等过程,最终确定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标。

  为保证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确认评价工作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评价工作的目的、范围、费用以及双方的权利、利益,省经贸委借鉴国内外相似的工作案例,经咨询专业律师,并与中标单位充分协商、交流意见后,与山西省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签订了《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委托合同书》。在合同书中,双方明确了工作内容、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评价工作时间安排、评价费用等项内容。由于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可能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或技术秘密,在合同中特别增加了乙方对企业技术中心的技术、财务、经营、商业等秘密有保密义务的条款,并特别规定乙方在评价结果公布之前不得泄漏与评价有关的任何内容。从评价工作的组织和人员安排上,绝对禁止与被评价单位有利害关系或与被评价单位领导及有关主要人员有亲戚关系的人员参与。保证参与评价工作所有人员始终坚持独立的第三者立场。从评价工作的方式上,参与评价人员从实际出发,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和采用科学的方法,保证评价结果以充分的事实为依据。评价工作严格按照《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山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使评价过程中的预测、推理和逻辑判断等建立在市场和现实的基础资料上。中介组织评价组成员由懂评估业务和工程、技术、营销、财务、法律、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的专家组成,形成高素质专家队伍的协同工作。中介组织在进行评价时,始终处于中立地位,不为评价业务各方的任何一方所左右,不受外界干扰和被评价单位意图的影响。整个评价工作从技术上严格按公允、法定的准则和规程进行,执行公允的行为规范和业务规范。

  课题组: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签订授权合同或招标的形式,将一些可以剥离的服务性职能让给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来承担,充分发挥其成本、技术和竞争优势,最终可以使政府轻装上阵,形成社会自主服务与政府服务协调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现在中介组织的评价结果已经出来了,你们达到预期的目的了吗?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由中介组织来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这是加入WTO后,政府职能推向社会、是体现政府公开、透明、规范的管理方式的一个有益尝试。引进中介组织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更准确掌握全省技术中心建设的整体情况,找出国内、外技术水平的差距,为指导技术中心的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指标体系的设立,可以有效传达政府的政策信息,指导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方向,提高技术中心的建设水平;同时,可为技术中心动态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课题组:通过中介组织评价企业技术中心与政府部门评价,他们在组织实施、指标体系的设计上有什么不同?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通过中介组织评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评价指标体系上与以前相比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既属于管理评价,又涉及技术评价,它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我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体系的设计借鉴了国家经贸委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的设置,同时,又考虑了我省企业的具体情况。整个评价体系的设计除遵循上节所述的原则外,还重点体现了以下个方面:

  (1)对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除其基本的数据统计、情况汇总功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应该能反映政府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作用。通过一些指标的设置,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规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的引导作用比统计作用更大。

  (2)评价指标体系应充分反映当前国家对技术中心建设的要求,有效传达国家的政策信号,通过评价,把国家的政策信息传递给企业。由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阶段和发展状况的不同,对技术中心建设的要求及相关政策也是不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一成不变,它应该在保持一定稳定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政策信息、要求不断进行改进和微调,使之更符合实际。

  (3)通过评价找出优势和不足。一方面是政府对全省的技术中心总体情况能有个基本准确的把握,对我们的成绩和困难有个基本了解,为下步工作计划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个基本依据。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评价,与国内、省内的同行业其它企业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明确下步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特别是对一些评价后得分较低,受黄牌警告的企业触动很大,可以看到,2001年、2002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后受黄牌警告的企业第二年大部分都有了较明显的变化,如2001年受警告的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山西三维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在评价结果出来后都专门召集厂领导会议,专题研究技术中心工作改进问题,第二年在技术中心的体制机制、技术创新投入等方面都有明显变化,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由于对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的历史很短,相关的理论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针对此情况,我们每年对此评价体系都要进行微调。比如,2002年为鼓励和促进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特别是对发明专利申报工作的重视,我们在2002年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专利项下的分值,新增了发明专利考核内容。为完善技术中心人才激励机制,减缓我省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的流失,我们大幅度提高了人才培养和激励的考核分值,由4.2分增加到7分。为鼓励企业的技术人员多进行国际交流,掌握国际最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我们将原来考核企业的国外交流人次改为考核技术中心技术人员的海外交流人次。针对我省企业获得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定的实验室(中心)较少的实际,增加了省级实验室(中心)的考核等。所有这些工作,确保了我们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更贴近企业实际,准确反映政策信息,达到了通过评价对企业技术中心工作的促进作用,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已日益成为政府对企业技术中心实施宏观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课题组: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合组织许多成员国,开始把公益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民营化,其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就是承包出租,即通过竞争招标的市场竞争机制,在公共服务领域建立公共服务的市场,从而提高了行政绩效。实践表明,把政府服务承包出租出去,不仅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而且能大大节约服务成本。尝试过合同化管理后,在此谈谈你们的看法。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这项工作不仅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于中介组织而言也是一次挑战。因为这在国内还没有可资借鉴的实例,可以说我们是一边学习,一边推进。山西中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接受山西省经贸委的委托后,成立了技术中心评价工作组,组织参与评价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制定了评价工作制度及保证评价工作客观、公证、科学的措施。

  一年过去了,我们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一次尝试不仅使政府部门达到从繁杂的微观管理中脱身而出的目标,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优化了管理水平。

  (五)学者点评

  变革政府职能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与政府职能和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就是要理顺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市场之间的职能分工,政府主要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优势,承担引导监督的职能,中介组织则承担起政府与市场(企业)间联结桥梁的职能。因此,把政府职能工作交给中介组织,并不是政府职能的延伸,而是由中介组织来做一些政府不便做或做不好的事,帮助政府更好地服务。

  相对于以前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市场机制和社会自组力量的不断增强,与此相适应,政府管理的边界也随之不断压缩,尤其在公共治理方面,已形成了政府、企业和中介组织三足鼎立的公共治理机制。

  作为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中介组织既是沟通政府、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体现社会多元利益和力量的协调机构。因此,中介组织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严格按法定的规则、程序履行职责。目前,许多政府将本来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公益物品供给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外包给中介组织,而自己则负责监督协调公益物品的供给质量,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达到公益物品资源配置的优化。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合理分权,政府将一些权力下放给中介组织承担,这种授权方式的创新不仅使政府的职能配置得到优化,而且可以建立起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运转、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运行机制。

  山西省经贸委在2001年度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工作中,针对政府过去在技术中心考评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首次尝试将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估工作,通过招标、契约外包的形式,移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承担。在政府管理职能中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采用招投标的形式,让中介组织参与政府的管理职能,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实践。它不仅实现了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而且在管理方式上,实现了由层级管理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这样,他们摒弃了传统的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的双重角色,将精力集中于为企业服务这一终极目标,并通过推动企业发展来拓展自身的价值。

    第三章联盟:不仅仅是为了竞争

  (一)背景资料

  山西省钕铁硼永磁行业1986年在阳泉起步,至今已有大小生产企业20余家,分布在阳泉、太原、运城等地区,年产量达4000吨,约占全国产量的1/3,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但不容忽视的是,山西省目前仍处于出售资源阶段。有人曾举例:一个1.5cm的普遍扬声器,在美国市场可卖1美元,而我们为它配置的关键元件磁却只能卖到3美分(折合人民币0.25元)。磁材作为高科技产品,理应有高额回报,但我们只能看着利润让外商拿走,自己得到的只是微利。

  与此对应的是,山西钕铁硼永磁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条件。适宜的地理环境和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山西省的钕铁硼永磁产品的性能和技术水平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但由于企业与企业间缺乏组成共同的市场意识和能力,使一个本来可以统一的市场由于彼此间的互设壁垒,而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全行业的竞争力,而且也弱化了企业个体的发展壮大,全行业一直处于出售资源和初加工产品阶段,大大制约了该行业的技术发展和盈利能力。磁材作为高科技产品,理应有高额回报,但目前仅能得到微利,而且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和市场风险。其实作为经营企业,它们早已意识到这种互设壁垒已影响到企业发展壮大,期望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全省磁材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2001年,山西省也曾对运城恒磁新材料有限公司、太原通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4家较大的钕铁硼生产投入了1亿元的技改资金,现在,这几家企业都正在或已经把生产规模扩大了好几倍。规模上来了,效益却未能呈现出同步增长。同样是钕铁棚行业,江浙京津等地的企业,资源虽然不及我省,但价格却远远高于我省,效益更是几倍于我省。究其原因就是我省的企业间注重的只是简单的产量扩张,而非品质上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延伸,单打独斗,大打价格战,制对方于死地成了常规的竞争武器,“窝里斗”几乎成了我省企业不能做大、做强的“宿命论”!

  (二)创新模式

  有人说,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双刃剑,在得到广阔市场的同时,你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市场规则;

  有人说: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纽带,国与国的联系转变为企业与企业的经济联系;

  有人说: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沙龙,企业与企业间的经济联系,已由过去相互竞争关系转变为分工合作关系。

  可以说,在当今的国际上,企业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温情脉脉。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成了企业发展共同遵守的信念。

  然而,这一信念对于市场经济还不发达的地区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侈望。要想拆除企业间“诸侯割据”的状态,显然仅靠市场“无形之手”是不行,而政府“有形之手”,往往又是良好的愿望最终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政府利用自身力量,虽然使不同企业走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联合体”,但由于它不是通过市场的原则组建的,既便在形式上联合在一起,但仍难从根本上消除企业间相互存在的恶性竞争。

  一段时间,磁材行业陷入痛苦的选择中,现实也一再给他们敲响了警钟,不联合就不会强大,只有在联合中,共进共荣,企业才能摆脱恶性竞争。可是在现实中,谁也不愿意首先向对方伸出橄榄枝,宁可与外地企业合作,而境内的企业间始终处于相互“敌对”的状态。

  完全是一次偶遇,但正是这次偶遇,却改变了磁材行业这一尴尬局面。

  2000年底的一天,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在参加钕铁硼行业技术创新会议上,他们听到人们谈论的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更多的则是渴望相互间的联合。协会,是沟通企业间联合的桥梁,可是现在这种状况,依靠民间组织是无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按常规政府部门的作法,组建行业协会,其结果往往又变成了第二个政府部门,人们俗称为“二政府”,这种协会无法起到联合企业从根本上抑制恶性竞争的作用。在那次会上,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没有马上做出答复,而是带着这一问题回到处里,专门召开了一次处委会。这次会议,后来被企业戏成为磁材行业的“遵义会议”。会上他们提出:帮助企业建立协会,仅仅是帮助,而且是有限的帮助,最终企业间的联合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建立。当企业间联合形成了,并能真正实现在联合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政府的职能也就完成了,那也是政府退出的时间。为了有别于其它协会组织,更为了限制自己的权力,他们确定了这个协会的名称为:磁材联盟。

  “联盟”成立后,他们没有简单地采取以往的做法,或用行政手段推进企业联合,或制定统一的运营规则,而是摒弃政府行政的狭隘观念,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力图营造一种更民主、更开放的服务型政府。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针对企业间信息交流不充分,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与手段,通过建立起一系列的制度,帮助企业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但他们把这种帮助一开始就定位在有限的服务上,引导、推动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如何联合上,至于企业之间的经济活动,企业选择怎样的方式竞争与协作,这些都由企业来定,政府不去干预,企业的事由企业来做。

  “联盟”形成后,很快就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目前“联盟”内年产烧结钕铁硼3500吨,拥有固定资产4亿元,员工2000人,其中工程技术400人,产品远销20个多国家和地区。同名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国际互联网站WWW.SXNDFEB.COM也正式开通。“联盟”以协作为目的,以销售为纽带,实现生产、技术、销售的资源共享;同时把山西的资源优势变为集团优势,树起了“山西磁材”的品牌。

  归纳起来,“磁材联盟”的成立,在制度创新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大胆的创新,并摸索出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

  打破壁垒,构建企业间的交流平台

  他们首先是针对过去企业之间互设壁垒,封闭自守的局面,从打破人为壁垒出发,构建交流平台上做起,通过“行业联盟”积极推动企业间合作与交流。以服务政府为导向,倡导合作利益的理念,不断创新组织制度,规范企业间经济关系。“联盟”的成立,使成员企业在自愿基础上的联合,变成大家的自觉的行为,体现了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结合、资源共享的理念;其次,“联盟”是一个经济联合组织,有自己的协议及议事规则,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形成集体决议,起到了行业协会的功能,同时为各成员企业的独立发展保留了足够空间。通过这一过程,企业由分散的、封闭的经济主体,发展为自愿性的经济组织。

  从自愿性的经济组织发展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联盟”成立以来,随着各成员之间交流的日益增多,技术协作、优势互补的要求日益突出,此时,作为交流平台的“联盟”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他们以前瞻的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推动企业间形成相互依存、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为了提升磁材整个行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2001年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山西省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成立了,这是我省第一家由企业间协作成立的行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的成立是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来确定承担单位,它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从而迈出了全行业携手合作、共同攻克难关的重要一步。通过严格的竞争程序,最终由太原刚玉磁电实业有限公司承担山西省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并组建专家委员会,由太原通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筹建外设技术中心专业技术实验室。

  经过近两年多的运行,中心致力于市场技术因素分析、钕铁硼表面处理技术攻关,于国内、省内高校科研单位寻求磁材表面处理技术切入点,进行行业内技术培训等等,真正地建立起全行业服务的体系,从而增强了联盟内的互补合作。联盟内部建立的一系列利益共享机制,尤其是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整合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进程。同时,成员企业的利润水平、经济效益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山西省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作为我省磁材行业的专业技术中心,其主要任务就是,立足全省磁材行业的发展,突出对联盟企业的服务,重点在解决行业共性难题及关键技术、完善行业技术规范、加强联盟内企业间有效合作方面努力工作。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不是一个企业的事,而是整个磁材行业的技术发展大计;行业技术中心要成为行业技术的信息收集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技术引进中心、专业人员交流中心;表面保护技术不仅是磁材产品生产加工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磁材行业综合效益的发挥,技术中心要依靠国内外的专家和先进技术,依托技术中心的六个实验室,多层次、多领域地进行技术开发、工艺创新、研究产品上下游的衔接,特别是材质对表面处理的影响等,切实为磁材联盟的发展提供一个技术互动的平台,共同交流的平台,更是体现“竞争不分离,竞争要互补”的联盟合作理念,竞争使企业间创建了一个共同交流、共同开发、共同发展、互补技术优势的环境,由此形成了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信息互补的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以此基础上,在成员企业的推动下,“联盟”内还实施了“价格同盟”、“共同培训人才”、“共同市场”等利益共享机制,从而形成休戚相关的经济共同体。“联盟”还抓住了营销、承接订单这个龙头,形成较为紧密的协作向心力,通过营销、市场信息反馈,为“联盟”内各企业争取了更大利润,加快了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对手,“联盟”高起点、高标准地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网(WWW.SXNDFEB.COM),为“联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新的手段。"网站具有市场营销、信息发布、查询反馈等多种功能,还具备了成员之间相互联系、信息技术交流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站已成“联盟”虚拟经营的大本营。联盟网站在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同时,成了“联盟”树立“山西磁材”品牌的窗口。

  由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发展为经济一体化分工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加入WTO后制度环境的深刻变化将对传统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强烈的冲击。仅仅依托一些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显然难以使企业做大做强,并充分发挥其潜在的比较优势。在此情况下,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化的要求,建立行业内部的一体化分工体系,整个行业的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在市场变化,风险骤增时,原先维系的合作机制可能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突然崩溃,由于缺乏制度化的制约机制,利益共同体也可能趋于瓦解。基于这一认识,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全方位分析,他们审时度势地提出有必要在现有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引入制度供给和创新,构筑行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即经济一体化组织。与市场分工体系的交易成本相比,行业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行业联盟内部专业化分工,可以充分发挥各成员企业在技术、设备、人才、资本方面的优势,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提高整个行业的利润水平。联盟内部的分工细化不仅可以实现合作利益,而且为各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从而为联盟立足国际市场并不断壮大实力提供了制度基础。2004年,“联盟”照专业分工的原理,从减少企业重复投资,充分发挥各企业的比较优势出发,组成产业组织结构间相互配套、销售网络一体化的专业化分工体系。通过“联盟”的运作和资源的整合,不仅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技术品质的升级,而且也为联盟的成立,具备了共同的利益和较为规范的营销、配单规则,从而实现了技术、营销、信息的资源共享,显示出集团式的生产、经营、创新优势。

  到2004年初,“联盟”内的企业,已由过去成立之初的14个企业,发展到70多家企业,全省涉及这一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几乎都加入“联盟”。

  (三)创新绩效

  山西磁材联盟成立于2001年3月2日,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烧结、加工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及专用设备等的经济联合组织。联盟集研究、开发、销售为一体,由62个成员单位组成,年产烧结钕铁硼7000吨,生产设备200台。联盟注册有专业特色的国际互联网站www.sxndfeb.com.联盟以协作为目的,以销售为纽带,实现了生产、技术、销售的资源共享,把山西的资源优势变为集团优势,树起了“山西磁材联盟”的品牌。

  1、制定了山西省磁材行业生产试行标准。由于国际、国内钕铁硼生产至今没有统一生产标准,为产品生产和质量检验带来了诸多不便。“联盟”组织有关专家和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讨论修改,制定了山西省磁材行业生产试行标准,标准包括产品的磁电性能、产品一致性、机械加工、表面保护等内容。

  2、建立了“山西省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针对全省磁材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的产品后加工特别是电镀质量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实际情况,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01年成立了“山西省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为进一步发挥“表面保护技术中心”的作用,2003年8月22日,在省经委(原省经贸委)的组织下,在磁材联盟内进行了“山西省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公开竞争,最后专家评审委员会确定太原刚玉磁电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承担“山西省磁材表面保护技术中心”的主要工作,并外设6个专业实验室。中心的成立,为全省磁材行业在磁材保护技术的研发、表面保护工艺规程的完善等方面起到了行业技术带动作用。

  3、建立“氢破碎”“制粉”中心。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影响产品质量的制粉问题,联盟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初步建立了能稳定生产N45-N50的生产用粉子,并争取建成了日产5000KG的制粉中心。

  4、积极开展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技术人才培养是联盟的一件主要工作,他们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举办技术人才培训班三次,共有180余人参加。

  5、壮大联盟队伍。联盟成立几年来,由最初的30余家成员企业,目前已扩大为60多户,并且成员企业从单纯的生产企业扩展到原材料供应、设备生产、销售等企业。

  6、价格协调机制初步建立。随着联盟的不断发展,价格协调逐步成为联盟的主要工作。2004年,鉴于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变化,经联盟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联盟成员企业磁材价格统一上调15%。联盟成功的价格协调行动,不仅为成员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充分显示了联盟组织对我省磁材行业的重要指导作用。钕铁硼市场发展一直很好,各生产钕铁硼B企业任务饱满,回款即时,形势一片大好。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企业,大部分在扩大产量,其中主要企业基本上是产量翻番。新建的钕铁硼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2004年一年就新增加14家企业,增幅达到32.7%,是NdFeB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

  (四)实例求证

  2002年的一天,课题组听到了这样一个人、一个行业、用“联盟”的形式,让众多企业就此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也就有了我们这次的采访。

  政府的帮助应是有限的

  课题组:我省磁材专业协会,听说是在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积极倡导与关注下成立的,为什么要用“联盟”这个词?“磁材联盟”与其他行业协会有什么不同?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入世”后的中国,我们所面临的是完全性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按国际规则去参与市场竞争。纵观我省的企业,一方面缺乏与国际竞争的经验,另一方面则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与手段,致使我们在竞争中屡屡受挫。特别是长久以来,我省一些同行企业间,存在着狭隘地分割市场、互设壁垒、恶性竞争的现象,往往是还未走出国门,就几乎自相残杀殆尽。面对这种状况,在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十分发达,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强大的情况下,作为政府部门,就应该帮助企业消除壁垒,组织企业去参与市场竞争,但这种帮助也应是有限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是引导他们去联合,具体企业如何联合、企业选择怎样的方式竞争。这些都应由企业来定,政府不应,也不能去干预,企业的事由企业来做。我们是基于这一点,才提出联盟这个词,这主要体现出的是,企业间的合作完全是自愿的,同时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越俎代庖。

  磁材联盟的职能是以市场协作为核心的

  课题组:目前,现存的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现状是数量少、规模小,组织结构松散。而其大部分主体是由原来相关的国家机关转化而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还不能从行政管理体系变换为民间协调组织。在市场经济中,这种政策性的产物也就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国家,行业协会都是企业及民间法人、自然人自愿组成,凝聚能力突出,行业协会的作用远远超过政府机关。磁材联盟更多的是被赋予了市场性的自律功能,还是政府管理职能?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磁材联盟在成立伊始,我们就把它的职能定位在为企业服务,完全是以市场联合为核心。要说到它的职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因此,在协会成立时,完全是以市场运行规则来组建,与此同时,我们专门建立了山西磁材联盟网站,为企业提供交流平台,企业参加与否完全采取自愿的原则,政府之所以至今还介入其中,是因为协会还未能真正地独当一面,今年我们将尽快地帮助和促使其快速地发展起来,届时政府将全身退出,把协会交给企业自行发展。

  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目前该协会有70多个成员组成,其中磁材企业22个,其余的是一些相关行业的企业。我省的钕铁硼企业从散兵游勇得以真正地联合起来了。协会通过互联网,每年开一次会,每季度进行网上交流,用互联网进行对外宣传。2001年,通过协会在泰国建立了面向东南亚的销售机构,收集国际信息,并积极介入国际性项目的开发。2002年,通过企业间不断交流,基本解决了行业内恶性竞争的局面,并通过“联盟”帮助一些弱小企业进入市场,建立了产销网络。一些影响力大的公司,凭借订单多的优势,直接把订单给小企业,真正形成相互协作关系。2003年,是我省磁材行业发展最快的一年。这一年,磁材行业产量增长65%,销售收入增长45%,产品质量同步提高,贷款回收率也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各企业生产任务饱满。这样的增长势头在磁材行业历史上是少有的。今年将在此基础上,围绕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从组织上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一致对外的态势,实现资源共享。现在我省的钕铁硼资源也被充分利用起来,“联盟”计划利用现有渠道扩大销售,积极开拓国外市场,特别是美、欧、日市场。探讨在欧洲委托一些代理商,利用国内现有专利的企业配源,去打开市场,由协会统一组织出口。力争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以及浙江地区设立联盟的专业营销点等。

  今后企业间是在交流中竞争,在竞争中交流

  课题组: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上先后有近100个国家对我国的企业提出反倾销,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反倾销国。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与国际经济的关联度更加紧密,另一方面则说明我国企业缺乏对外竞争的经验。如果,我们不能熟悉并运用自如地掌握国际通行的竞争规则,那么,在未来的全球性竞争中,我们的企业面对的将是全军性的“覆没”。磁材联盟是如何担当起企业“掌门人”的功能的?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联盟”不是集团,因此我们在联盟组建时,就极力回避体制和机制的作用,而协会仅仅是通过联合,解决企业间存在的恶性竞争,实行价格约束、销售通报。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性竞争,必须研究和了解国际性竞争的规则。从一些国际上出现的反倾销案例来看,一些国家仍未把我国当成市场经济的国家看待,对我国的产品采取“株连”制,即一种商品一旦被进口国提起反倾销调查,马上就会影响该商品对该进口国的正常出口。而且反倾销不同于一般的合同诉讼,它不仅仅是针对一个企业,而是针对进口国这个国家所有这种商品。根据1994年世贸签订《反倾销协定》,一旦裁定倾销成立,它的追溯效力将对所有正在或将要向进口国出口该商品的企业适用。这种株连式的制度,要求同行企业必须联合在一起。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既便如此,我们通过“联盟”使各个企业真正形成经济共同体,一方面组织企业开拓市场,另一方面针对企业遇到问题时,共同面对,坚决消除那些由于“搭便车”而影响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现象。

    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同处一个信息平台  
    课题组:磁材联盟成立两年多来,经过不断的磨合与沟通,取得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了哪些大胆的尝试?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磁材专业协会成立后,最使我们感到成功的一点是,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了,不论是国有上市大企业,还是民营的小型企业,协会内的企业通过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平等地进行信息间交流。比如,有的企业由于一些原因,一时无法按时完成供货合同,这时通过协会让其它企业也参与到其中。这在过去却是不可思议的事,也过去遇到这种情况,这些企业总是舍近求远到北京等地去寻找合作伙伴,结果往往是交易成本很大。现在这一问题可以说不仅解决了,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双赢。

  我们山西的钕铁硼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长期以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近一年来,我们一方面通过组织磁材专业协会,使分散而又互不沟通的企业联合在一起,从整体上扩大了对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互联网站不断地进行对外宣传,使我们的影响力渐渐地在向处延伸,从而增加了企业在外竞争力,同时也吸引了外商的注意力。

  该企业做的政府决不要伸手,该政府管的也不要放任不管

  课题组:随着政府的职能转型,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将逐渐减弱,代之而来的则是社会组织功能的不断强化。政府部门应如何利用自我优势,积极推进这类社会组织的组建就显得尤其重要,政府部门在帮助社会组织建立的同时,如何才能做到帮忙而不帮乱,有限的帮助而不是无限的控制?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我国加入WTO后,政府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我们反反复复地认真学习了WTO有关规则。政府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去为企业服务呢?我们的看法是,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其独有的管理职能,支配社会资源有利于企业发展需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整合能力(整合能力就是沟通能力)。所以,目前当务之急是按完全市场的原则帮助企业改革与组建现有的协会。在西方,处理类似反倾销的诉讼中,常常能看到的是协会(行会)的身影。协会在其中扮演的一个组织者与协调者的角色。而我国现有的协会,大部分还是政府行为,还未与企业建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协会得不到企业的支持,而企业也得不到协会的帮助。松散的组织关系使协会根本不能发挥联系政府与企业、企业间相互沟通的作用,更不要说组织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国际性的竞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协会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组织;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更加重视国内的同行竞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窝里斗”。在现行转型期,政府首先要放手让企业去按其需要组建协会,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宏观调控能力帮助企业间进行交流,为企业发展营造合作、交流的氛围。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必须适度界定,明智的政治家应该有所不为才能大有作为。具体而言,政府应该把不适合由政府行使的职能逐步下放给企业和社会组织,把有限的政府能力集中到统筹规划、掌握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上,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从“父爱主义”情结中走出来,真正地为企业着想,该企业做的政府决不要伸手,该政府管的也不要放任不管,企业与政府各司其职。总之,政府要把自己的功能缩小,未来的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这样,政府就能做到帮忙,而不是帮乱。

  用制度的建设代替个人的作用,这才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

  课题组:磁材联盟成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我省的磁材行业之间的联盟在日益扩大,这个协会已由过去成立伊始的十几家,发展到今天的70多家,还不包括联盟外要求参加的企业。这一现象在我省其它行业是不多见的,这主要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协调所致。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原因是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樊文彬处长“人格化”的力量,这在我省可以说是一种“个例”。如果企业发展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特有的现象?

  技术创新处(原技装处):在我国政体中,始终延续着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大至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都寄托在一个人的“人格力量”上。这充分地反映了我国在体制建设上的脆弱性与不确定性。制度经济学的精髓就在于,通过制度的建设,规范社会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单位由于一个人的更换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制度的建设就是从长远上,使社会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磁材联盟建立伊始,我们始终恪守这样一条原则,就是尽量减少个人的影响,通过制度建设,使其步入长期、可持续发展轨道。如果说个人的力量在联盟中的作用的话,也仅在最初的发展规则制定上。应该说“联盟”是在我们直接帮助建立起来的,但我们决不把它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着联盟的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这时个人的力量已不足以影响它的发展了。2001年联盟成立时,樊文彬处长曾提出让企业间通过制定《价格宣言》的形式,消除低价竞争,但是联盟中的多数企业不同意,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樊文彬处长也没有再坚持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企业的事,还是由企业来决定,他不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去干预企业的发展,因为他们毕竟是要把联盟交给企业的。在2003年底总结会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提出通过联盟制定《价格宣言》,从根本上消除低价销售影响全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在看来,“人格化”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在这里已经不存在了。

  我省在经济发展中,由于政府在管理中的缺位和错位,所造成的经济混乱的例子很多。经济结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也是由于政府宏观决策失误所致。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切,必须从制度上规范政府管理权限,政府还权于民、还权于企业。惟有此,我们的企业才能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政府也才能成为有为的政府。

  (五)学者点评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目前行业协会自律已成为市场机制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既是沟通政府、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又是社会多元利益的协调机构,也是实现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开展行业服务、保障公平竞争的社会组织,其功能是非政府公共行政的重要内容。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均能履行的许多功能上,依靠社会自治机制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健全行业协会的自律机制,强化自律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可为政府转变职能提供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企业间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有关政府部门就应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资源配置职能,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搭建服务平台,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原则培育行业自律协会,使其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所不包,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社会公共权力,行业协会缺乏生存的土壤与发展的空间。目前我国的行业协会大多带有半官方的性质,它们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也染上了浓厚的行政色彩,依靠政府,借用政府的管理职能去行使协会有限的职能,并习惯于听从行政命令,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如果不对行业协会管理理念创新、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下放的公共权力就会缺乏良好的受托者。因此,在完善市场组织结构、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过程中,要推动其加强规范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加快自律体制建设。比如,健全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和日常职能部门的架构,引进社会力量和企业成员参与,充分体现行业管理的代表性和会员的参与性,提高协会自律的公正性、客观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以弥补公信度的不足。为此,就要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为导向,将一些职能还给企业或转移给市场、社会。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行业中介组织和社会自律组织具有行业自律、维护竞争、行业管理等功能。因此,为了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市场化的行业协会。

  磁材联盟由松散的联合体自愿性的利益共同体经济一体化分工体系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出山西省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处在政府职能变革中所进行大胆创新和可贵的探索。它们一方面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准确地把握磁材联盟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则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及时调整和引导磁材联盟发展路径,从而开创了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共谋发展的全新行业协会组织范例,为行业协会的组织制度创新树立了可借鉴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