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要务“政”业
来源:中国廉政网 更新时间:2013-04-08

 

  近日,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发布《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政务微博账号数量已经超过17万个,较2011年底增长近2.5倍。
  
  确实,政务微博目前已成为各地各级政府部门了解社情民情、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平台,在应对公共事件、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务微博的现实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部门不能正确对待微博中非理性声音,把微博当做天气“预报员”、政府“宣传员”,等等,政务微博不务“政”业,致使网民的呼吁诉求未得到回应、反映的民生难题得不到解决。据清华大学一媒体实验室调查显示:“当前政务微博群体中80%患上了‘痴呆症’,既‘盲’又‘聋’。并大多措辞生硬、关注不当、更新迟滞、拖拉敷衍。”
  
  这反映出一些部门虽开通了政务微博,“身子”进了互联网,但“脑子”却还停留在“衙门”内。这种做法不仅不正确,而且极其危险。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和群众联系的纽带和载体,不能只有妙语连珠的回应,更要树立服务意识,切实运用公共权力,为广大公众办实事、谋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必须“网上”“网下”齐发力,“网上”了解社情民意,“网下”真正解决问题,使“政务微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唯有此,才能“微”得网民乐乎,“博”得群众喝彩。
  
  这就要求各地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转变行政观念、提升行政效能,要将“网上”反映的问题,及时拿到“网下”去核查解决,用实际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利益诉求,让政务微博真正务“政”业。比如:建立微博与部门间的联动机制,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办公平台”,让政务微博成为“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的桥梁。当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网络问政”工作,还需要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从“网上”走下来,从繁忙的事务、会议和应酬中解放出来,迈开双脚到基层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了解基层群众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