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社会已经日益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作为信息社会中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下一阶段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正因为如此,目前在争取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方面,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如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就是如此。日本提出的“e-Japan”计划在2005年提前完成,作为后续政策的“u-Japan”计划也开始稳步推进。韩国在实施“IT839”计划的同时,也提出了类似日本的“u-Korea”计划,希望通过建立无处不在的网络来提高韩国的ICT应用水平。新加坡则提出了名为“iN2050智慧国”的信息通信战略规划,希望将新加坡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化、数字化社会,变成一个“智慧的国家,一个全球化的城市”。
为了衡量国家或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以及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亚太地区的部分国家提出了本国衡量信息化发展程度的指标。通过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指标体系,通过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电信发展数据进行标杆(Benchmarketing)对比,标定本国信息化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寻求差距并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从而达到信息化战略制定的目标。
日本的ICT基础设施指标
日本政府认识到ICT发展对全球经济结构的重大影响,在2001年成立了IT战略本部并拟定了国家ICT战略——e-Japan战略,希望在2005年使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IT国家。为了确保e-Japan战略目标的实施,在TT战略本部的指导下,日本成立信息化调查会。2005年5月,日本总务省发布了《日本ICT基础建设国际评比》报告,通过国际对比评价日本的信息化战略成效。
ICT基础设施国际评比建立的指标体系从与ICT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项目中选出5大领域共10项指标进行比较,具体指标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ICT基础设施国际评比指标
总务省为了达到中立的原则,采用了国际组织所发布的数据进行量化指标的评选。由于各项变量的数值不一,总务省采用将各项变量转换成偏差值的方式,最后将10项变量的偏差值加总后平均,得出一个平均分值进行排名。偏差值的计算方式为:
在偏差值的计算上,若遇到市内电话费率及宽带费率二项数值愈小愈好的变量时,日本采用变量倒数的方式进行计算。
韩国的信息化指数
韩国“信息化指数”评估体系是由韩国电算院组织制定并实施评估的。自1995年起,韩国电算院开始对世界上50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并每年以“信息化指数”(Informatization Index)的方式公布其评估结果。韩国电算院通过对计算机、Internet、电信、广播等四个主要ICT产业进行评估,从而得到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指数(见表2)。
表2 韩国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综合指数
韩国电算院在具体计算“信息化指数”时,根据各项要素的重要程度为其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具体权重分配情况未予以公布)。评估体系涉及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国际电信联盟(ITU)每年公布的“世界电信指标数据库”。
澳大利亚的“信息经济办公室指数”
澳大利亚国家信息经济办公室(NOIE:National Office for the Information Economy)针对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和对比分析,并以“国家信息经济办公室指数”(NOIE Index)的形式发表最终评分结果。2004年8月,澳大利亚政府信息化管理办公室(AGIMO)正式取代了NOIE,并承担了其原来的职责。NOIE指数主要考虑表3所示的主要指标(见表3)。
表3 澳大利亚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指标
在计算每个指标的分值上,澳大利亚根据指标的类型,使用了三种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包容性(Comprising)指标:将反映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百分比指标直接转换成得分。如某国的宽带家庭占总家庭比例为25%,则该国在该指标上的得分为25分。
●对比性指标:在绝对性指标缺乏对指标的说服能力时,采用国际间对比来确定得分。例如,日本的宽带价格全球最低,即将日本的宽带价格作为最大值(100分),西班牙的宽带价格大约是日本的3.66倍,西班牙的该项指标得分就是27分(100/3.66)。
●差异性指标:对于涉及性别和年龄等差异的要素,则通过计算出其差异程度来确定得分。如美国男女公众中因特网用户的比例分别为73%和72%,其差异性得分为99[100-(73-72)=99]。
从上面三个国家的ICT发展指标体系的比较可以看出,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都结合了本国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了衡量本国信息化发展的指标体系。但是,正是由于带有一定的本国特色,这些国家在建立指标体系中都或多或少有点偏颇,本国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在指标体系的得分也比较靠前。
作为一个亚太地区的国家,中国正在走着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信息化的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如何更好的评估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情况,构建出一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非常重要,指标考核体系的建立能够很好的促进我国信息化的推进。
指标考核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公正准确的反映出现实的情况,以量化的手段给出评估和比较的渠道。因此,在进行信息化评估体系的指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指标反映的全面性。信息化的建设并不是面子工程,信息化是为公众、企业、政府服务的实实在在的事业。因此,信息化指标的设计要贴近实际,指标兼顾公众日常接触到的信息化服务和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发展,不但要反映信息化的可用性、能用性,还要体现出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持续性。
●软性指标和硬性指标的考核。硬性指标的设计在评估体系的建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客观性能够真实反映出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但是,ICT产业处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脱离不了软性指标对它的影响,这就存在着将软性指标内隐含的信息显性化的过程。
●数据的来源问题。评估体系中的指标是灵魂,而数据是肌肉,是评估体系健壮与否的关键。一般说来,建立指标体系的数据来源有三个主要渠道:一是评估组织自身收集,如我国信息产业部获得的运营商用户、收入等数据;二是从相关组织中获取的信息,如ITU数据、CNNIC提供的中国Internet发展数据等;第三是通过市场调查得到的数据,这一部分数据通常是对消费行为(如用户上网时间、使用偏好等)或感知性指标(如用户满意度)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