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站运营管理六大建议
来源:国脉互联 更新时间:2013-05-08

  
   2012年12月7日,“2012年中国智慧政府发展年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与国脉互联政府网站评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承办。会上发布了《2012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报告》,据报告显示——

  (一)把握网站定位,保障供需对接

  政府网站的定位是政府网站建设的基础,决定了政府网站的建设方向。随着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的开展,政府网站定位开始逐渐成型,并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与参考,即目前常规的三大定位:信息公开、在线办事以及互动交流。国脉互联指出:从定位本身可清晰地看到,这三大职能定位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值得深入分析和探索。例如:“信息公开”并不完全等同于“政务公开”;“在线办事”与“在线服务”也应该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互动交流”与“公众参与”之间也存在形式与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因此,各级政府部门仍需将网站定位工作及其深化落实作为一项基础工作,以保证网站稳定发展。

  (1)要把用户需求放在首位,坚持把“构建服务型政府网站”作为宗旨,深入分析政府网站的用户特征与需求,并将其与政府网站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保障供需对接,提升用户使用的满意度。

  (2)继续做好三大功能定位的相关工作,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规范,强化内容保障,加强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全面性,保障信息有效性;进一步深化在线办事功能,促进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真正实现“一站式”服务;不断拓展在线互动的渠道,完善互动机制,保证回复时效和质量,提升用户参与度。

  (3)结合自身特征和发展情况,发挥政府网站的其他角色功能,如公共服务的网络平台,政府改革与创新的助推剂,信息资源的集聚地和开发开放利用的主平台,宣传及体现特色服务的窗口等,创建地方特色,避免千篇一律。

  (二)清晰角色责权,加强管理支撑

  政府网站的管理工作是保障政府网站科学、规范运行的关键,能够有效提升网站质量。首先在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上,需要明确建设管理的领导协调机构,制定网站管理与维护岗位和人员管理制度,根据网站的建设各个阶段和环节,明确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任务,且明确相应工作部门负责门户网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上网内容的收集、整理、审查、更新和网站日常维护工作),确定相应的负责人和信息联络专员;同时保证从事网站群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制定定期的培训制度。

  其次,在资金与物质保障上,应将政府网站的运行、维护、检查、培训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对本网站的运行、维护工作要筹措和落实配套资金。

  第三,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随着我国政府对网络安全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已经被纳入网站管理的工作重点。政府部门应当具体开展以下几点工作: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保证相应投入,同步开展网站安全系统建设或者改建工作;建设完成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等级技术测评工作,并根据结果采取措施保障网站系统的安全。日常注重对政府网站诊断监测以及安全监控,同时开展系统维护与优化升级工作,网站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网站系统软硬件运行环境进行检查,技术维护部门应提交维护报告及预防性维护建议。此外,还需及时的进行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制定网站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若发生网站安全事件后,应当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害程度,防止事件扩大,保存相关记录,并按照规定及时向信息化主管部门报告。

  (三)完善互动机制,提高沟通实效

  互动交流是政府网站满足用户参与需求的重要功能,不断完善互动交流平台,增强互动功能,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扩大网站影响力。政府网站在建设与发展中,应当紧密围绕部门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增强互动栏目建设,为公众提供便捷、及时、有效的参与机制。

  在互动交流栏目建设中,应广开渠道,开通咨询信箱、领导信箱或部门信箱及交流论坛等,接受公众建言献策和情况反映,并能围绕政府重点工作和公众关注热点开通热点解答、在线访谈等相应互动渠道;在政府重要决策方面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不断开拓创新服务,创设政务微博、手机版等服务形式。为保证互动交流的质量,要建立健全双向的互动反馈机制,重视对公众问答留言的咨询回复,用符合政策法规的用语、准确的数据和认真诚恳的态度进行答复,提升电子信件办理的回复率和及时性。充分发挥政府网站舆情引导、以正视听、解疑释惑的作用,使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密切,进一步达到民政一体的效果。

(四)加强整合手段,提升服务能力

  “服务”是政府网站的核心功能和最高宗旨,在线办事作为“服务”的最直接体现,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各级政府部门间建立信息共享、互相协作的机制,以提升在线办事的效率,实现一站式的办事服务,充分体现政府网站的本质功能。目前,我国政府网站在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信息孤岛”、“各自为政”现象使在线办事难以实现“一办到底”,“多部门、多审核、多窗口、多标准”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严重阻碍了政府网站的发展,降低了政府网站的服务能力。未来政府网站将呈现集群化的发展趋势,而其中最大的特点是“资源共享”,资源共享指的是以数据资源整合为核心、硬件资源整合为基础、应用服务资源整合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面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就此,政府网站在建设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创新信息采集方式,规范信息采集制度,建立统一的资源目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取并整合各种形式的数据,进行数据库建设,提高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存储的信息量和基于时间的信息分析能力。同时开展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制定工作,强化对高质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体制,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全面提高业务资源的使用效能,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合作、上下联动。另外,可通过梳理对涉及多部门的服务事项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进信息共享;通过深入开展流程优化、重组或再造,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让老百姓“少跑路、少盖章、少等待”,切实为百姓“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

  (五)加大技术应用,提升用户体验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政府网站创新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解决政府网站建设面临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政府网站的发展需要顺应新技术发展的潮流,不断吸纳3G、Web2.0、人机工程学、检索技术、云计算、SOA、流媒体等技术,增强自身的技术实力,提升网站的服务功能,充分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形成平台开放的生态体系。

  随着手机上网功能的日益发展,以及用户上网方式、习惯的转变,更多的用户将倾向和依赖于移动终端的使用,移动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趋势下所出现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政府网站建设运营工作中,可通过加强政务手机版的建设工作,实现移动终端获取信息与服务,同时聚焦公众的互动需求,深化web2.0的技术理念,开展RSS订阅、邮件订阅功能,实现信息的推送服务;开通政务微博,在深化政民互动的基础上加强舆论引导,为政府塑造良好形象提供支持,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获取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提供便捷。此外,“网站服务机器人”、“人性化检索”、“基于SOA架构的统一电子政务平台”无不体现着我国政府网站正向着“智能化公共服务平台”的目标不断发展,其中尤其是云计算的运用,将会大大提升政府的资源整合效率,帮助政府解决安全性、性能和成本等方面的问题。

  应该可以推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政府网站发展将紧密结合3.0时代“个性化、互动性和深入的应用服务”的特征,将会更加彻底地站在用户角度,提供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的服务,使用户间实现应用体验的分享。同时,垂直网站将与B2C实现对接,从而实现产品数据库查询、体验、购买、分享等整个过程的一体化。

  (六)强化运营意识,促进持续发展

  “运营”是促进政府网站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运营过程中应当遵循‘规划-建设-维护-评估’的过程,重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以保证政府网站的持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将“规划”作为网站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网站建设进行总体布局和统筹思考,规划先行——是避免网站反复建设、千篇一律的有效方法。

  网站的运营管理离不开各类制度和规范的配套、支撑和约束。在具体建设和维护工作中,要重视各项制度的制定,如岗位和人员管理制度、信息编辑审核与发布制度、信息存档制度、安全保障制度、日常维护制度、网站安全制度、网站应急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其中,内容保障制度是管好网站的重点之一,要求明确各部门和单位的保障内容及报送要求,制定政府网站内容保障工作情况通报制度,深化网站信息公开功能。同时,通过对信息公开的组织推进机制、信息采编管理制度、网站日常管理制度及应急机制等制度进行考察,深化网站制度建设;通过考察网站的身份识别、数据存储方案及故障等情况,帮助网站完成安全分析,为今后深层次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另一方面,需注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引进和培训专业人才,加强培训指导与经验交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并重点加强负责系统操作和维护工作的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以促进运营意识的提升。

  最后,要深化和加强绩效评估,建立有关部门、社会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机制,科学确定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推动政府网站运行效能持续改善,成效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