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政府更加“耳聪目明”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3-05-10

记者:张志锋

“政府网上与群众交流,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网下要抓好执行,确保“民有所难,我来解决”。群众在网上提意见大多属于事后监督,但也可以把工作做在前面”

  如今网络等新媒体十分发达普及,网络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必需品”,这就要求现代政府和官员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工作方式,学会从网上察民情、知民忧,在网下解民愁、疏民怨,从而顺民意、赢民心。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网络可以让我们听到各种声音,让我们更加“耳聪目明”,促进政府改进工作。网络空间无限广阔,有民意、有智者、有高人,有对政府工作的建议、意见、批评,有不少让人看了坐不住的民生诉求。平时下班后,我经常浏览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等网络上与西宁市有关的留言,提建议的,发牢骚的,什么话都有,有的还很不客气。我的基本判断是,绝大多数网民是怀着善意和诚意来“灌水”的,“吐槽”让我们听到不同的意见,“拍砖”帮我们发现工作的不足。多种不同的声音有利于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意愿。

  网络是一面“镜子”,常照照有利于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牢固的接受监督意识。网友的声音来自一线、来自现场,虽然未必十分准确,但一定都有原委,能让政府反观工作是否到位,让官员反思自身有无缺点。在新媒体时代,微博等为公众提供了大舞台,人人都有“麦克风”。人民群众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方式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大家才能不怠政、不懒政,才能有所作为而不胡乱作为。一些干部形象地说:现在一言一行都在网友眼皮底下,人家随时可能把你捅到网上晒、架在火上烤!

  民事不可小觑,民怨不可积累,民意不能漠视。这需要刚性的制度保障、需要过硬的作风保障,确保民意落到实处。我们看不见网民,他们却在盯着我们。这是压力,也是干好工作的动力。政府要为市民、企业提供到位的服务,政府网上与群众交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网下要抓好执行,确保“民有所难,我来解决”。我力争当好“落实市长”,要求政府各级干部在抓落实上下足功夫,让群众说了不白说。2012年西宁市政府专门建立制度,对网上舆情实行“三全服务”:全受理、全办理、全回复。这已形成常态。凡是老百姓讲的,只要有理有据,都认真对待。一条意见可能代表一个人的诉求,也可能关系一群人的心愿,对当事人而言都是天大的事。我们只有重视每一个体的意见,才能维护全体的权益。我们下定决心:既然做这件事,就要踏踏实实抓回复,不折不扣抓落实。如果只在网上耍嘴皮、玩虚功,不在网下动真格、下实功,网友不买账,群众也会不客气。去年,人民网给西宁市政府颁发“办理人民网群众意见先进单位”奖,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当然,我们更看重来自群众的评价,看他们对政府工作是否满意。

  群众在网上提意见大多属于事后监督,但也可以进行梳理,从中发现规律性的问题、普遍性的要求,把工作做在前面。网络问政有助于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倒逼政府更加主动、自觉。只能“起”在群众前头,“睡”在群众后头,忙在群众心头,以干部的辛苦换取群众的幸福,力争群众意见越来越少,满意度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