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政务微博昙花一现
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13-05-13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问政平台,受到网民的强烈推崇,用户数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中心刚刚发布的《2012年中国政务微博客评估报告》,截至2012年12月20日,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共有政务微博客账号176714个,较2011年新增了126153个,增长率为249.51%。四家微博客网站共有党政机构微博客账号113382个,较2011年新增了81024个,增长率为 250.4%。四家微博客网站共有党政干部微博客账号63332个,较2011年新增了45129个,增长率为247.92%。
  网络微博平台对政府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宣传重要政策、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方向;与民众、相关机构、媒体及其他相关行业零距离、零时间多点互动,享受裂变式信息共享;通过在线征集话题、设置调查、发起活动;在线与网友互动,解答大家关心的相关的民政问题;根据行业不同,实现更多的政务办理诉求,切实架起了聚焦百姓呼声,化解社会矛盾,关注国计民生,推进依法治国,架起政府与百姓之间沟通的桥梁。
  以政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日渐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月7日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6日在北京谈及政务公开时强调:“现在社会已经是一个透明度很高的社会,我国微博的用户有数以亿计,有些政府信息不及时公开,社会上就议论纷纷,甚至无端猜测,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产生负面影响,给政府工作造成被动。”政府要向群众“说真话、交实底”。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渐引进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大量的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纷纷开辟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沟通互动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在走近民众过程中,不断改变着政府部门的学风、网风,甚至政风。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务微博在对我国政府治理模式革命性变革进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可见,党和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从关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全局来认识和推动新阶段新形势下网络问政工作,切实推动政务信息公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政、问政、议政的合法权利。
  政务“围脖”如何织
  不可否认,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正如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化媒体实验室的官方微博“政务微博观察”所言:“当前政务微博群体中80%患上了‘痴呆症’,既‘盲’又‘聋’,自言自语。”部分政务微博发帖不当、回帖雷人、官话套话、内容僵化、流于形式、漠视民意,有些政务微博甚至少有原创、鲜有见解、多为转载,更甚者常年不更新,被戏谑为“僵尸”。作为一新兴事物,政务微博决不能图新鲜、赶时髦、走过场,更不能假、大、空,否则就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尴尬。
  相关党政机关要真正架好微博这座政民互通的桥梁,尤其要做好几个方面工作。
  以党的十八大为契机,不断开创政务微博新局面。政务微博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大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政务微博工作新局面。要把政务微博打造成为宣传报道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阵地,分享人民群众学习体会收获的重要渠道,学习社会各界贯彻十八大精神措施办法、宣传落实十八大精神成效经验的重要平台。通过系列报道、在线访谈、微博关注转载等方式,充分运用微博借力社交网络和移动多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广泛传播的新特点,开展具有网络特点的宣传报道,增强网络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微时代应坚持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新形势下,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微博问政中去,使政务微博真正成为百姓听政、参政、议政、督政的重要平台,党政机关了解世情民意的有利渠道。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群体问政形式已经逐渐趋于个性化。毫无疑问,如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给微博问政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
  健全机制,苦练基本功。各级党政部门开办政务微博,坚决避免政府官员头脑发热,或者为了追求政绩建造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而是下功夫,夯实基础,花心思,提高效率。在政务微博规划、建设、管理各个环节上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专门的运维管理机构,培养一支熟悉法律法规、能驾驭舆情、擅长沟通、善于引导的政务微博专业人才队伍。
  同时,各地政府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政务微博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政务微博开通审核、信息发布审核流程、信息内容规范、网上与民沟通互动等诸多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实现政务微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运作与管理。
  创新方法,提高效能。政府工作人员要本着“态度真诚、主动回应、注意方式、展现责任”的工作方法,把百姓反映的问题快速转发到相关部门,及时把相关处理情况反馈给百姓,做到百姓意见有反馈,百姓呼声有回声,切不能让百姓反映的问题杳无音信。要注重与百姓沟通和互动的方法和方式,微博发布厅和办事厅的页面风格和语言互动风格,要个性化、人性化,具有亲和力。
  争抢“黄金 1小时”,破解新媒体时代“时间压力”。官方应对突发事件、公共危机素有“黄金24小时”之说,即在事发24小时内发布最权威信息是主导舆论、平息事件的关键。然而,随着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兴起,这一时间定律不断被打破。基于多年对网络舆情分析的经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而“问政银川”便将这一反应提速到“黄金 1小时”,甚至是“黄金10分钟”。
  着力提升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能力。建立和完善网上舆情研判机制,掌握网上舆情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升网上突发热点的预警能力。进一步完善网上舆论工作机制,形成网宣部门总体协调、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应对、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渠道作用,宣传、引导、管理协调配合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格局。各地各部门出台重大政策和工作举措、处置重大突发事件,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网上舆论引导预案,及时解答网民疑惑,避免关键时候失语,贻误舆论引导最佳时机。
  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要坚持政府立场,展现政府形象。危机来临时,百姓对政府信心指数的增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危机应急能力与处理能力,以及信息报道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等因素。政务微博要反应迅速、政令畅通、统一协调,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对各种情况进行研判,对舆情进行有效引导。
  政务微博扬正气、塑形象、促和谐、惠民生
  虽然目前政务微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水平参差不齐,各种管理规范、法律制度也处在探索阶段,但可喜的是,目前政务微博正朝着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亲民化的方向发展。有理由相信,在十八大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在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会把政务微博打造成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和具有建设性的网络民主平台,使之在引导舆论、凝聚共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亿万人民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战略目标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