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发展
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对教育信息化概念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对于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e-Education”与“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词汇,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反映在我们这个工作领域中而出现的认识上的变化,电化教育的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它吸取了西方视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电化教育再沿用过去视听教育的英文译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1999年底,黎加厚建议用“e-Education”译名代替原来的“Audio-Visual Educatio n”,从“e-Education”一看就知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化。

  三、“e-Learning”“e-Education”有什么不同

  “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黎加厚认为,二者都是信息时代的教育,它们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差异,类似于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我们习惯于用“教育”的概念,而欧美习惯于用“学习” 的概念。

  四、如何认识和理解课件、积件、包件和电子作品集

  一段时期以来,课件的设计、开发和应用逐渐成为我国学校教学应用教育技术的中心。在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课件设计的思路有两个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一是过去那种事先由教学设计确定的、有固定程序的、定型情节的、封闭的、整体型的课件设计思路,不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二是课件往往是按照以教为中心的思路来设计,主要用于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具,在当前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型中需要调整设计思路。针对课件思路的第一个局限性,我们提出了积件的思路,发展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思路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教学资源的基元性、可重组性、开放性等。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课件和积件是为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而设计、应用并以教师为中心来对其进行评价。电子作品集是为了表达教师、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或结果、创新思想或某个想法而设计和制作,因而电子作品集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产物,是创新教育思想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它具有个性化、学生主体性、不可预测性、反映学生的学习历程、自激励与他激励性、兼有学习成果评价与资源建设两重性等特点。

  包件的概念最早出现在80年代电教教材中,当时把与某一课程有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课件、文字教材、使用说明书等装在一个包中,这样的资料包被称为 “包件”。

  五、教育部决定,要逐渐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如何认识教育信息化的三个基本任务:1.“校校通”工程;2.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3.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校校通”的设计要避免过去我们习惯的“超前发展”的思维定势,采取“按需设计、按需投资”的思路,坚持“实用、够用”的投资原则。要充分吸取历史经验,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从单机拨号上网到与公司合作,鼓励大家创造性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让师生能够获得网上学习资源的问题。“校校通”是包括硬件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师培训这四大要素在内的系统工程。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 校校通”系统都不能够发挥好作用,因此不能算是“校校通”。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实现从计算机课程转向信息技术课程,关键是搞好课程教材建设。实施信息技术课程教材改革往往面临着与教师传统观念的强烈冲突。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我们发现,新型的信息技术教材应该是由三部分构成:体现新教育观念的教材、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与掌握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师培训。其中,教师培训是否成功,决定了新的课程教材实施是否成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各学科课程融合,以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信息技术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为教师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工具。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需要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条件,要方便师生在学习活动中使用。其次,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教育条件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六、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黎加厚认为,目前可以看到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随着整个教育观念的发展而发生比较重大的转变。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观念正在经历从媒体观到生命环境观的重大变化。这个变化有四个阶段:媒体观,认为信息技术是教师传递教育信息的媒体。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万能的媒体,各种媒体应该综合应用,发挥各自的长处。认知工具观,认为信息技术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基本观点是,信息技术可以作为提高学生和教师工作效率的工具,教学中认知情景创设的工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高级思维训练工具,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和网络转向关注人脑和高级思维训练。资源观,认为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无尽的资源。基本观点是,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全球信息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资源的建设要从静态的“ 库”的建设发展到动态的“流”的平台建设,归根到底,人力资源开发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生命环境观,认为信息技术是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现代化的生存环境。基本观点是,我们所从事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从关注于“物”的技术环境的思考方式上升到关注于“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的思考方式。从生命环境观来看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教育信息化的价值观、学生观、课程教材观、教学过程观、资源建设观、教育评价观、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服务观、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观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和重构。由此也许会引发未来几年中教育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新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