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地处鲁南的滕州市的电子政务工作再传捷报:从10月1日起,全市党政机关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这标志着"数字滕州"工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其实在这之前,滕州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县级信息化建设试点市、移动办公示范市;2004年5月,被推荐为山东省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先进单位,并荣获"全国电子政务应用综合奖",成为全省唯一获此奖项的县级市。
现在,如果你是滕州市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那么虽然你出差在外地,却能够随时随地登录单位的内部局域网;一个手机短信,就能清晰地告诉你单位内网上有文件需要办理;如果你在偏远的乡镇工作,也不需要城里-乡下地来回奔波,只要在电脑上轻点鼠标,就能够方便地领取和报送公文;如果你参加一个市级大型会议,也不需要抱回来一包又一包的会议材料,只要打开电脑,所有的会议材料都能一目了然……这些在两三年前连想都不敢想的事,目前在滕州市已变为现实。
思路篇:依靠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滕州地处鲁南,面积1485平方公里,人口157万,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是战国时期"科圣"墨子的故乡。滕州交通区位优越,煤炭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齐全,机械制造业发达,是全国有名的能源基地、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客观上说,虽然滕州的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好,但仍然突出存在着工业化水平不高、资源消耗较大、投入产出效率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高新技术企业偏少等问题。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很难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大的跨越式发展。那么,面对城市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滕州应该怎样发挥优势、把握机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呢?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精辟论断为滕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谁能在信息化工作上先行一步,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否则,就有可能被信息社会所淘汰。滕州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研和理性思考,确立了"以加快普及电子政务为切入点,以机关信息化带动企业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思路。从2002年起,他们响亮地提出了打造"数字滕州"的口号,邀请中科院中国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省信息产业厅、省财政厅、省保密局、省信息中心的专家们,研究制定了《"数字滕州"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信息化推广、普及、应用、提高的文章。
政务篇:信息化建设的破题之作
电子政务是滕州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亮点。
目前,滕州已建成了覆盖市几大领导班子、21个镇街、160余个党政机关(单位)的大型光纤城域网,中心交换速率达到1000M,桌面交换速率达到100M,网内计算机达5000台。网络应用系统由办公业务系统、视频会议、网络电话、网络电视、多媒体点播、电子邮件、移动办公、信息采集、发布传输系统、政府网站等网络基本应用和以连接数据库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系统构成,统一运行在整合平台软件下,初步实现了办公网络化、公文无纸化、资源共享化、异地办公移动化、信息采集发布集约化、视音频网络传输化等实用功能。
按照无纸化办公的要求,滕州市各党政机关之间的公文,除涉密文件外,报送、下发、传阅、审批、办理全部在党政办公平台上进行,并通过统一的短信平台系统提醒有关人员人及时收发办理;市级会议上只印发主讲人的讲话摘要,讲话全文及其它文字材料通过幻灯演示,会后在市党政办公网上发布。从2003年开始,他们利用"GPRS+VPN"技术,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移动办公网,实现了移动办公。现在,滕州市的机关干部即使出差在外,也能随时随地利用笔记本电脑,通过GPRS无线上网卡和VPN软件登录市党政办公网,阅读、办理公文,与同事交流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办公。不仅是在市级机关,各镇街和工作量大的部门也都已经完成了内部局域网建设,开发出基于市党政办公系统的二级办公平台,实现了内部无纸化办公。
为了让看惯了纸质文件、摸惯了钢笔的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对电脑产生浓厚的兴趣,信息化管理中心的同志们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们从党政办公网的建设入手,精心构思、科学设计,使各种链接、上下级页面之间层次清晰,一目了然,即使是初学电脑的人,只需轻点几下鼠标,就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为了提高网站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他们以广泛搜集国内国际时政、财经、体育新闻,组织记者对本市的重要新闻和重点工作进行采访报道,针对每一时期国家大事和热点问题开设专题栏目;专门开设了视频点播栏目,使机关工作人员既能够及时掌握国内外时政信息和全市工作动态,又能在工作劳累之余得到休闲放松,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应用网络的兴趣。滕州市每年都要组织2-3次大规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普及培训。目前,包括市级领导和各镇街、部门负责人在内的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基本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地使用党政办公系统阅读公文、签批意见。
应用篇: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滕州市坚持突出"应用"这一主题,把提高政府网站服务功能、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公共领域的推广应用作为重点来抓,更好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滕州市共有政府门户网站186个。其中"中国滕州"网站拥有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版本,并根据内容分为市民、企业、投资、旅游四种板块,突出了招商引资、便民服务、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四个主题,全方位宣传介绍滕州交通、资源、产业、环境、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各镇街、部门也分别将自己的管理职能、政务信息、办事指南、招商资讯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这些政府门户网站还都专门设立了领导信箱、网上信访、网上举报等互动性栏目,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反映问题、谏言献策的新渠道,增加了政务工作透明度,很好地起到了宣传、推介滕州的作用。现在,广大市民和客商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政府网站方便快捷地检索查询招商信息、合作需求、政策法规、办事指南,下载有关表格,办理相关业务。
不仅是门户网站建设,在滕州市的行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信息化也得到了充分应用。
滕州市计划生育局在全市三级计生专线网络的基础上,开发了"户况显示"软件系统,通过这一系统,能够精确反映城区67个居委会的地理位置、区域全貌和所有住户分布情况、户籍人口信息等,有效提高了城区计生人口管理的覆盖率、准确率。这一软件还被应用到社会治安、物业管理、煤气、供水、有线电视等公用社会事业管理中,有力地提高了这些行业管理水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在应用了医院信息管理、手术直视转播、异地远程会诊、门诊管理、库房管理、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等医疗信息系统后,患者平均门诊就诊时间缩短了十五分钟,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由2001年的12天降为2004年的8.5天,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此外,市水务局的水文水质气象监测预报信息服务系统、市公安局的城市重点区域电子监控系统和移动警备系统、市民政局的地名查询系统、市建设局的房地产信息展示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滕州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全市固定电话总装机容量已达70万门,用户29.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9.6%,小灵通系统网络容量6万门,用户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万户,普及率为21%;互联网注册用户3万户;共铺设广播电视光缆1300公里,发展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公共领域的推广应用,信息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为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享受到信息化成果。
效益篇:小投入换来的大产出
在推广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滕州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市场化运作,在信息化建设上走出了一条以小投入换来大产出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在确保网络安全和符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滕州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原有公共信息网络,对一些业务部门的专业内网进行整合,盘活各机关单位原有的计算机资源,采用先进的逻辑隔离技术建设了党政办公网,形成了统一的办公平台,避免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信息孤岛"现象。针对有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贪大求洋现象,由市财政部门和信息化管理中心联合进行统一招标,专门定购了质优价廉、能够满足日常办公需要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避免了新的浪费。为了确保足够的建设投入,滕州市积极创新,坚持走财政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道路,有效地扩大了资金筹集渠道,减轻了财政压力。这些成功做法,得到了我国著名电子政务专家、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政务评审组主任委员、国家软件评测中心主任王克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那么,小投入是不是就意味着低产出?滕州市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滕州市委书记牛启忠同志坦言:"推广电子政务,经济效益只是一个方面,何况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投入"。他认为,更大的效益体现在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能够规范办事程序、加强监督管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
在实施无纸化办公前,滕州市的乡镇每年到市里来报送、领取文件平均达到200多次,到市直部门有时一天要跑三四次;市里各种类型的会议,印发的纸质材料动辄成百上千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测算,实施无纸化办公后,滕州每年可直接节约行政办公开支约400万元,并且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推广普及,将会进一步降低办公成本。现在,全市各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程序进一步规范,过去一份最少也要三四天才能办理完毕的公文,现在只需半天就可以完成,基本避免一文多投、公文积压和公文乱传等现象。由于各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通过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汇总办理,全过程均在网上进行,更便于接受市民和社会监督,有效地降低了行政审批、收费事项的个人裁量空间,避免了各种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电子政务在招商引资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界河镇是滕州市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几年前,他们便在自己的网站上叫响了"中国马铃薯之乡"的牌子,把马铃薯、大葱等蔬菜放到网上叫卖,吸引来大量外地客商。现在,远在广东、黑龙江、河北等省市的客户都可以在界河镇的网站定购所需要的蔬菜,交易过程十分方便快捷。今年界河镇5万多吨春马铃薯全部外销,产值创历史新高。去年,一位温州客商在网上了解到滕州市木石镇是鲁南高科技化工基地,甲醇产量很大,便主动去当地联系,先后投资3.3亿元,利用丰富的甲醇资源新上了两处甲荃和氨基膜塑料生产企业。
开拓篇:寻求突破的企业信息化
与机关信息化建设相比,滕州的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认知程度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仅管如此,滕州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也不乏亮点和精彩之处。
山东盈泰食品(集团)公司是一家集肉鸡、肉兔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畜牧集团企业。近年来,他们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在滕州市率先建立起"e盈泰"数字信息系统,企业领导者能够对下属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对企业销售情况、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为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提供决策依据;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地访问企业,参观了解企业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他们还利用这一系统,建设了33处现代化、标准化、生态化肉鸡养殖场,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通过集中控制室观察到养殖场每个环节的工作情况,自动调节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线,自动供水、供料,提高了肉鸡产品质量。
滕州境内共有煤矿20多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滕州辰龙集团公司依靠信息技术,专门开发出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建成了内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网络,实现了对所属煤矿井下安全数据的实时搜集分析和安全动态的实时监控、集中管理,打造出一条牢固的"数字"安全防线,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滕州市将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加大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培养的同时,立足现有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到2006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培植10-20家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中推广应用ERP、SLM和CRM等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滕州市政府已经设立了1000万元的中小机电企业改造资金和300万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鼓励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结束语:成功背后的思索与启发
滕州市信息化工作的成功经验,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县级市运行信息化技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范例,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启发。
领导重视是做好信息化工作的前提。有人说:"一个地区或部门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要负责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据市信息化管理中心的同志介绍,最让那些到滕州来参观学习信息化工作的外地同行们羡慕的是滕州市委、市政府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市委书记牛启忠、市长杜永光同志始终坚持把信息化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信息化工作汇报,安排部署全市信息化工作。不仅如此,党政主要领导还坚持"从我做起、带头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各级领导干部抓好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各单位负责人也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对信息化亲自抓、带头学、主动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浓厚氛围。
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是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关键。2002年10月,滕州市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成立了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市信息化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全市信息化的推广、普及、建设和管理工作。各镇街、部门也都成立了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了专、兼职信息化工作人员。目前,市信息化管理中心共有正式职工15人,全部拥有本科以上学历,90%是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平均年龄27岁。全市党政机关共有信息化工作人员670余名,全部由市信息化管理中心统一建档管理。
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是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在实践中,滕州市逐步摸索形成了科学完整的信息化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将信息化建设任务目标量化、细化,作为对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市组织、人事部门也分别把计算机知识技能列入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内容,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一项参考依据,有效地增强了信息化建设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市信息化管理中心根据全市电子政务工作需要,统一制定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使信息化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