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导高度重视,为信息化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巩义信息化建设成就的取得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1、更新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作为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较为发达县(市)之一,虽然社会与经济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但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而信息化建设正是突破固有资源型、粗放型经济发展极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为使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是巩义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选择的战略性问题,我们在加大工作力度的同时,邀请中央部委领导、国家信息化决策、规划、研究、咨询机构专家、大专院校教授、学者、通过不定期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举办各种信息化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统一四大班子领导、全市科级干部和35岁以下青年干部及重点企业负责人的思想,转变与社会发展不相符的观念,不断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信息化作用于经济发展的理解程度,从而把带头使用网络,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信息技术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2、四大班子领导齐抓共管,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保障。近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始终把信息化列入全市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不断在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上研究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全会、市人代会、市政府全会、市政府工作会议等全市性的工作会议上重点安排信息化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参加年初的全市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全市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对信息化建设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2004年,我们巩义市委、市政府还把“百家信息化建设重点单位”列为全市“八个一百”重点工程之一,由市四大班子43位领导分包,定期进行督查,实行单独考核,单项奖励。
3、健全组织体系,使全市上下形成了工作合力。在领导机构方面,我们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加快科技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副市长任组长的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各镇政府、委局办行政正职任组长的镇办、委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机构方面,我们市政府设置有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正科级机构,编制28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镇办和市直各单位建立有信息化办公室,配备有信息化专干。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党政副职具体管,信息化办主任实际干,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统筹规划,使信息化工作实现了循序渐进。可行性的规划使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的保障。近几年,我们先后编制了《巩义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将信息化列入了《巩义市“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了《巩义市建设河南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试点县(市)实施方案》、《巩义市建设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规划》等专项和综合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围绕规划的落实,先后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关于2004年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关于抓好百家信息化建设重点单位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信息化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目前,我们正在组织编制《巩义市“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和制订《2005年全市信息化工作意见》,确保全市的信息化工作稳步健康有序开展。
5、强化责任,使信息化工作落到了实处。建立健全信息化工作责任体系,是我们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有益尝试。为了促进工作落实,我们把信息化工作列入全市竞争激励机制目标,由市委书记、市长与各镇办、市直各单位党政“一把手”签定目标责任书,并由市委、市政府两个办公室下发《信息化建设目标实施细则》,对信息化目标完成情况实行月督查,季小结,半年一总结,年终考核验收。考核结果除评先外,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条件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信息化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6、列入财政预算,为信息化建设注入了活力。为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我们把信息化建设相关项目的资金投入列入了市里年度财政预算。仅2003年、2004年的两年时间,就投入了3000多万元,用于市信息化服务中心大楼、全市网控中心、行政审批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四大班子办公自动化系统、劳动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公安综合信息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管理信息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化工程项目。
7、设置机构,健全了信息化的服务体系。健全的服务是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的保障。为切实做好城市信息化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2003年10月,我们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了信息化服务中心,编制10人,配备了办公用具,赋予了职能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了以市信息化服务中心为中心,以各镇、街道办事处、市直各单位、各企业信息化服务机构为分支的服务网络,形成了辐射全市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8、政府引导,促进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发展。政府投入力度的加大,有效地促进了相关部门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据初步统计,近两年,我市镇办、市直单位用于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达6972万元。 “十五”以来,移动、网通、广电、联通、铁通、电信等部门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投资5.49亿元。
二、强化平台建设,不断夯实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随着信息化在全市范围内认知程度和推进力度的增强,全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方面。全市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已达21.96万门,移动通信用户达22万户,全市村村通广播电视,210个行政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户达4.6万户;城市有线电视双向传输网开通,节目信号实现了硬盘播出和网上编审;教育系统建教育电视台1座,电视插转台5座,卫星地面接收站35座,电化教育馆拥有13500学时的教学软件数据库,拥有2000多个联合国赠送的教学软件包,位居全省之首;巩义通信、移动、广电网络已经覆盖整个市区和所有村镇,以adsl为接入方式的宽带网络已经完善,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已具趋形,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快捷地获取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遍布全市各镇、街道办、各部门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正在形成并日益完善,网络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
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充分运用本地电台、电视台、市政府网站等不同媒体的舆论功能,大张旗鼓地宣传市委、市政府对信息化工作的战略决策和相关政策,宣传政务信息化实施单位和试点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的典型和样板事例,为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出台办法,进行规范管理。先后编制完成《巩义市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巩义市政务信息公开管理办法》、《巩义市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五个管理办法。
人才建设方面。我们按照“高级人才靠引进,中级人才靠培养,一般人才靠普及,后续人才靠教育”的原则,一是通过面向社会公开选招、聘用等形式,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坚持开展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普及教育等多种途径,以及函授教育、电视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快各类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职业培训工作。四是坚持长期不懈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提高信息化意识,为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较好的人才基础。
三、狠抓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首先是政府带头使用网络。目前,市四大班子机关的公文流转、事务管理、活动安排等行政事务均通过内部平台整合共享,逐步实现了公文处理电子化,业务管理智能化,信息管理网络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公质量。其次是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在政府网站上推出了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建成了市政府公众服务平台,拓宽了社会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渠道,有效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办事透明度。第三是各镇、街道办事处、各局委的政务信息化建设也全面铺开。2003年至今,镇办已建成17个局域网和15个镇政府网站,所有镇办都设立了信息化服务机构。委局建成了51个机关局域网,34个系统数据库,17个行业信息系统和15个部门政务网站。市网控中心、公安综合信息系统、预防职务犯罪网、再就业劳动社会保障网络等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科技信息网、税务信息网、多媒体教育网、公安信息网、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等信息化应用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第四是建成并应用了上接郑州市政府、下联各镇政府、重点委局的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自2004年5月投用至今效果很好。
二是加快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我市于1999年建成了“巩义市人民政府网站”,今年全面改版和进行技术升级后更名为“中国巩义”网站。改版后的网站将所有政府部门的各类信息整合上网,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功能,向市民提供包括政务公告、办事指南、办理查询、咨询投诉等多项服务。其中设立的市长信箱,自开通以来回复率为100%,解决了群众的现实要求,实现了政府与群众的良好互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市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网络管理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中国巩义”的子网站“巩义市人民政府信息库”,向市民提供16个方面的政府工作信息、40多类法律法规、6个方面的经济分析信息、15个行业的动态信息、500多种报纸媒体等,每天更新60万字,已成为我市各级领导的参谋,人民群众的益友,各行各业的帮手。目前新版“中国巩义”网站运行良好,日访问量一万多人次。在 “2004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调查中,巩义市人民政府网站在全国县级政府门户网站中名列第一。同时,我们还相继建成了“巩义党建网”、“巩义信息港”、“巩义之窗”、“巩义信用网”、“巩义人才网”等专业网站。“中国巩义”英文网站已经列入市政府议事日程,网站所需人才、技术、资金等正在紧张运作当中,所需软硬件正在进行相关的招标工作。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完善,将更好地呈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不断拓展对社会、公众服务的领域和内容,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社会和公众的满意度,使巩义通过网站这一载体走向世界。
三是切实做好领域信息化工作。
近几年,我们坚持以应用需求为主导,下功夫抓了涉及全局性工作的领域信息化建设。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覆盖包括金融、税收、政法、教育、医疗、科技、经贸、交通、国土、招商等各个领域。人劳局先后建成了包括企业养老、工伤、失业、机关事业保险四保合一的综合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等,实现了与郑州地区的信息共享。公安局进一步完善了“四台合一”公安综合决策指挥信息系统,建成350m无线集群系统、ip网络电话系统、手机智能网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建成了以机关内部局域网为中枢,以各镇、街道办事处及部分行政村为终端的信息网络,基本上实现了计划生育决策、管理、宣传、服务、办公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检察院建成了以职务犯罪预防网站为中心的政务(检务)公开大厅、警示教育大厅、审讯室数字化改造、信息管理中心等七大信息化建设项目。教体局为199所中小学校装配了计算机教室,为213所学校接通了因特网,安装了80个多媒体教室,拥有计算机11000台,投资1040万元为第二高中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校园网络。此外,我市信息化办、组织部等部门还在全市实施了网络dvd农村综合信息化项目,并与农村党员干部的现代远程教育紧密结合,使之逐步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学习现代化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职业技能传授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娱乐点、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避免了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促进了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
四是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
多年来,我们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来抓。一方面加大信息化知识在中小企业的普及和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信息化应用素质,指导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推进企业上网工程,引导、支持我市333家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网站,宣传企业,扩大对外交流;同时引导培育基础雄厚的企业从建立企业信息化支撑平台入手,逐步建立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包括质量控制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应用系统,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地处我市的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着重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效应用了管理信息系统和综合查询系统,使企业管理从传统的手工管理过渡到由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为全面推进生产过程集散控制(dis)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郑州华德永佳地毯有限公司网上营销体系遍及全国、辐射世界;明泰铝业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erp系统;供电公司建立的mis系统覆盖公司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与省、郑州市系统联接。目前,我市工业企业上网率达90%以上,建成企业网站200余家,局域网30多个,有3000多家企业利用网站、网页、专用软件、上网专线开展电子营销业务。耕生集团、恒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网上贸易,将业务扩大到印度、日本、韩国;小关镇的矾土粉加工厂产品销售业务全部在网上进行,厂里已经没有专职销售的业务人员;宇清净水剂公司网络销售占销售总额的40%。信息化在经济效益方面的体现,也使企业与信息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深、更好、更有效地应用信息化在企业界已达成共识。
五是加快社区与家庭信息化工程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引导家庭及个人走进互联网,是提高市民素质、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为契机,从普及网络观念、创造网络条件、发展网上信息和网上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广大市民积极上网,从网上获取知识,接受继续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家用电脑总数3万多台,家庭上网11000户。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我们将智能化小区建设纳入基本建设项目审批轨道并准备在新建居民住宅楼区进行试点,实现电视、电话、信息网络的“三位一体”。
六是开展试点、示范活动。
近年来,通过培植信息化重点单位,市政府先后命名了29家信息化工作试点示范单位和企业,进行示范带动,鼓励各行各业进行信息技术改造,推广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几点体会
一是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信息化、学习信息化知识、应用信息技术的浓厚氛围。政府引导是启动信息化建设的先导工程。多年来,我们坚持从政务信息化抓起,从领导干部和机关抓起,从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服务抓起,注重在学习培训中提高认识,在服务和应用中推广,在强化考核中完善基础,从而调动了全市上下发展和推广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使信息化工作逐步实现了由政府强制性推进向全社会自发性建设的转变,为信息化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社会基础。
二是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既要量力而行,又要适度超前。东部发达地区,条件较好,可以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而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立足于应用,选择好切入点,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具体工作中,我们在政务信息化上重点抓了政府上网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上突出抓了重点企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在领域信息化上主要抓好重点行业的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了政府上网的龙头带动作用和试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信息化在全市各行各业的普及和应用。
三是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之路。巩义信息化的启动得益于工业化奠定的较好基础,而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又为工业化的提速发展提供了动力。网上营销,使华德地毯建立起遍及全国、幅射世界的销售网络;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使中州化纤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实践证明,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进步,只有坚持依靠工业化、紧贴工业化、服务工业化,信息化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才能真正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虽然我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全国兄弟县(市)尤其是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和不足。目前,信息孤岛、资源共享问题还困绕着我市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中小企业如何尽快实现管理信息化是我们正在探讨的问题。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诚恳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的指导下,在河南省信息产业厅信息化办公室的帮助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我们扎实有效地努力,使巩义市的信息化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