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话语权之争——微博上的新闻业
来源:北方传媒研究 更新时间:2013-08-14
自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以来,微博对社会的许多方面都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自然也包括媒体自身的生态。2011年以网民为首发主体的舆情事件占到了所有舆情事件总体的46.9%,而传统大众媒体为首发主体的事件为53.1%。微博成为社会第一大信息源,22%的人群通过微博获得舆情热点事件,2010年这一数据则只有12.7%;排名第二的都市报占19.1%,比2010年下降了13个百分点。[1]微博不仅是社交娱乐工具,而且成了重要的舆论场,不仅受众从中获取信息,许多微博的内容也成了舆论热点。传统媒体既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也试图在新媒体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开设法人微博是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的尝试,也是专业媒体在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争夺话语权的必要举措。但传统媒体应如何运用法人微博,微博对传统媒体又会产生什么反作用,仍是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本文就将通过对新浪微博上报纸媒体的法人微博的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
  截至2012年11月18日,新浪微博媒体机构账号总数从2011年12月底的1.16万增长到1.8万左右,增长率为55.2%(2011年的增长率为140%),整体增长速度趋于放缓。但从绝对增长数量来看,2012年与2011年基本持平,都在0.7万左右。共有2379家纸媒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其中杂志1632家,报纸747家,相关报纸覆盖率在40%左右,杂志覆盖率不足10%。新浪媒体机构账号的粉丝数已经突破2亿,较2012年初的1.3亿,增长了54%,粉丝数已经接近于新浪微博用户总数的二分之一。[2]媒体微博吸引了这么多受众表明获取信息是微博的重要功能,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微博上阅读新闻,虽然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但这并没有让专业媒体失去存在的价值。
    因为海量的信息也增加了受众进行甄别的难度,他们更加需要有公信力的媒体提供准确的信息。很多人都赞同微博可以成为新闻的消息源,但在爆料后专业媒体要进行核实,按照新闻生产的流程提供更加权威的信息。很多新闻都是按照这种流程生产出来的,但与微博上的爆料总数相比,被专业媒体制作成新闻的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媒体微博的留言板上就有许多网友在反映问题,但专业媒体显然没有能力去将它们一一核实。而一条微博能成为热门话题,背后的因素非常复杂,往往离不开人为的推动,假如媒体只是跟进微博上的热点事件,就可能陷入推手们的圈套。如果说媒体可以继续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选择微博上的爆料的话,那么微博形式上的特点带来的就是整个传播方式的变化了。这在当下还并不被视作一个大问题,因为媒体的主要业务还是在自己的传统领域,微博只是媒体进行营销、扩大影响的工具,负责微博日常运营的团队在媒体内部也只是个普通的部门。但如果随着微博的进一步发展,微博成了受众阅读新闻的主要渠道,这就不仅是个传统媒体适应新媒体环境的问题了,而可能对整个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微博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字数的限制,微博这一形式上的创新是其产生巨大影响的基础。140字篇幅,只能容下几句话,对写作的逻辑要求几乎没有,无论对于写作还是阅读来说,都降低了进入的门槛。写微博是每个识字的人都能做的,读微博也不需要经过太复杂的思考,而且面对海量的信息,也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报纸微博在字数的限制下,只能发布事实性的信息,或者对新闻事件进行简短评论,至于长篇的报道只能通过链接的方式附加在微博上,但能否被阅读就不能保证了。消息写作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功,但限于篇幅,消息只能提供“5W”等新闻的基本信息,无法提供更多的背景和细节。评论固然可长可短,但在微博的篇幅中,也只能做到陈述观点,对观点的论证则无法充分展开。现在140字的篇幅似乎对于受众来说还是太长了,很多报纸的微博都用括号的方式在开头总结了微博的内容,相当于新闻的标题,这适应了受众阅读微博的习惯,但也可能使一部分受众只通过读标题来了解新闻。虽然二三线城市的都市报很多也充斥大字标题和广告,但报纸毕竟内容有限,而微博中的信息在不断更新,“翻看”在二者中的具体意义因而也是不一样的。微博的内容在不断刷新,而且受众关注的不同方面的信息都会在一个平台上呈现,在一条新闻微博的上下,可能就是朋友旅游的照片或者明星的自拍,在娱乐的互动中,新闻就成了匆匆浏览的微不足道的信息。
  虽然“娱乐至死”只是一部人忧心忡忡的警告,但微博上的热点事件中总有些娱乐的成分,从而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因为自拍上传微博成了很多人的习惯,所以才有些人在炫富的时候不小心拔出萝卜带出泥,揭开了腐败的内幕。娱乐明星在微博上的互动,往往能让网友找到重要线索,随后就成了新闻的内容。“XX体”在微博上走红后,不仅成为报道的对象,也让新闻不时采用这种语言。原本社会地位较高的精英,在微博上经常暴露出本来的面目,或者被网友随意调侃。这些娱乐因素固然在消解被建构出的崇高,打破权威的垄断,特别是对权力的批判与监督,有益于民主的进程,但人们也不得不面对传统逐渐衰落后的不适,比如新闻业在新媒体、公民新闻等兴起后的处境。
    舒德森从历史的角度还原了美国新闻业的自我建构过程,尤其是客观性的神话。为了获得更大的销量,报纸必须放弃政党的观点,从而让持有不同政见的人都愿意阅读。通讯社也要让自己的稿件尽量不含党派观点,从而被更多的报纸采用。除了经济因素,记者也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身份。“记者开始欣赏一种独立于政党的、属于自己的文化。他们发展了自己的神话(他们着迷于自身与城市下层社会的亲密关系),自己的俱乐部和酒吧,以及自己的专业实践”[3]、“新闻从业者努力将自身与科学、效率和进步主义改革的名望联系起来,同时,他们也努力将自身与突然包围他们的公共关系专家和宣传家区别开来”[4],对新闻业自身来说,在这种神话建立起来后,媒体机构、大学等相关者逐渐将新闻的专业建制化,维护自身的领域也附加了权力与利益的需求。
    在公民新闻对专业媒体形成冲击后,新闻业采取了多钟应对策略,一方面在扩大新闻的概念范围,将非专业人员制作的新闻包容进新闻业中,另一方面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性,认为只有坚持新闻业的传统方法,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具有生存下去的独特价值。但这种对自身的调整对已经建制化的新闻业来说也是一种破坏,原有的体制逐渐瓦解,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建制化本身就是被攻击的对象,即便形成了新的建制,或许还会冠以“新闻”的名字,但其包含的内容却已经不同了。
  正如我在之前分析过的那样,在微博上阅读新闻和在报纸上阅读新闻是完全不同的行为,受众阅读的体验、习惯、反馈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报纸在法人微博上发布的新闻已经与在报纸上不同了,这不是转换媒介那么简单,报纸也很清楚在微博上发布新闻就要按照微博的传播规律来做,当然不能仅仅用技术来解释,技术的创新应当被视作背后众多变革因素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所以会被视作划分媒介演化过程的代表。从表面现象出发,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报纸微博的不同之处。报纸是定期出版的,一般以天计算周期,但在微博上没有固定的周期,时间精确到分钟,信息可以随时发布,因而在一般人的非睡眠时间都可以发微博,而且都需要发微博。因为微博上的信息太多了,一条微博很容易就淹没在信息的大海之中,所以必须持续更新,也就是被很多人抱怨的刷屏,才能提高微博得到关注的几率。比较有影响的报纸微博一般是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每十几分钟发一条微博。
    这种频率和报纸自身的生产过程是无法契合的,不可能20分钟就生产出一条新闻,就是时效性更强的电视新闻,每个小时播出一次的整点新闻,其中重复的内容也是占了大多数。当然新闻的时效性是相对而言,一个报纸微博每天发布几十条新闻,而一份报纸能够获得的新闻显然要远远超出这个数字,那么报纸就把自己掌握的新闻按照一定的间隔发布出去不就行了吗?如果只有一家报纸微博存在,这么做当然没有问题,但在微博的世界中,信息发布的速度是报纸微博重要的竞争力。如果跟进慢了,受众在已经了解情况后,也就不会再关注你的新闻了,所以这么做是要冒风险的。在自身的资源不能满足的情况下,转载就成了不得不采用的手段。
    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就是共享,报纸微博转载别的机构的新闻,也是适应微博特点的做法。只是每天能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的新闻事件是有限的,特别是在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不同的报纸微博在“共享”相同的内容,这也引起了很多关于报纸微博同质化的批评。同质化的问题不是在微博出现后才产生的,在纸质报纸时代就已经存在。但是一个人能够接触到的纸质报纸是有限的,地方类报纸还可以通过本地新闻形成特色。但在微博中地域的界限已经被打破了,全国性报纸、地方性报纸再加上非专业的新闻人在一起竞争,一个新闻事件会被不同的微博反复报道,同质化的问题就更为严重了。而且微博用户的阅读习惯也在变化,新闻被越做越短,140字的内容不如一个醒目的标题更有冲击力,但这么短的篇幅提供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只能是些基本情况的描述。如果是一件事实清楚的新闻,各家报纸微博的内容很难体现出什么特色,这就使得同质化问题愈发明显。
  报纸微博并不只发布事实性新闻,评论同样是重要的内容,这是体现报纸微博的水平、深度和情怀的地方,很多报纸微博也因此脱颖而出。但对于新闻评论来说,有个难以解决的困境,就是标与本的问题。对新闻事件本身的评论可被视作“治标”,由事件本身挖掘更深层的意义可被视作“治本”。对新闻评论来说,目标自然是能做到标本兼治。但问题在于本的问题不是能一下就解决的,否则也不是本了。比如腐败的案件层出不穷,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司法公正、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保障之类的建议是经常在新闻评论中出现的。
    但这些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有些方面是始终没有付诸实践,所以每次有腐败案件被曝出时,都能看到类似的评论,久而久之就不免有了陈词滥调的印象。“公知”的污名化的一部分原因也在这里,当中国出现负面新闻时,用体制来进行解释总是不会错的,但这种思维方式未免太过简单,而且这种意见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没有帮助,所以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也是正常的。这种困境对于报纸微博来说更难处理,因为140字的篇幅对于评论有很大的限制,几乎只够陈述观点,而无法进行逻辑推导和具体证明。
    如果评论仅仅治标,会被认为深度不够;如果兼及治本,呈现出来的又只能是空洞的原则性话语,在微博发布量很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变得索然无味。很多报纸微博都开设了“早安”和“晚安”微博,通过发布一些格言警句式的内容来吸引受众,效果确实很好,但这只能视作营销的手段,并不能作为新闻评论的新尝试,因为这种内容的微博无法体现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性,更适合作家去写。新闻评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评论员的个人素质,但微博的团队在报社内部只是个普通的部门,《人民日报》微博团队的负责人曹焕荣在讲座中也提到,很多青年记者不愿意加入微博团队,这对于提升新闻评论微博的质量是个棘手的问题。
  在微博的环境中,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新闻评论,都不得不在篇幅的限制和快速发布的压力下,进行调整和摸索。在目前,微博还只是作为报纸的附属,新闻生产部门还是按照报纸的形态组织的,微博是将已获得的资源进行重新包装,以适合自身的特点。但从开头的调查中看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微博来阅读新闻,假如以后这样的人成了总人群的多数,现有的新闻业体制还是否适合呢?这并非天方夜谭,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总是快得超乎人们的想象。现在就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迹象,报纸不仅是接受微博的爆料,而且会把微博上的内容当作新闻,很多消息会通过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假如受众主要从微博上阅读新闻了,会对新闻造成什么影响呢?
    140字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只需要简单的事实而简短的观点就行了,那么还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进行深度报道吗?假如转载就能起到同样的效果,自己去生产就不够划算了。这或许就是二十世纪初新闻从业者的处境,黄色新闻大行其道,公共与宣传让新闻面目模糊,而当时的新闻从业者选择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让新闻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从而生存下来。但在后现代的语境中,这种客观性的神话还能被建立起来吗?我并非要抱残守缺,坚决保卫新闻专业主义,但是人对于信息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真实可靠的信息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具有价值。如果新闻的专业性被不断解构,谁来接替这个责任?还是要完全依靠个人的理性?但个人的理性本身就是不能被完全相信的。这里有些危言耸听了,但看看新闻从业者在中国的地位,看看网络上对记者群体的攻击,又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
  报纸微博的发展是值得关注的现象,但其背后的意义实际上不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环境的举措,而是两种传播方式的碰撞。我这里没有使用融合一词,因为现在只是将两种媒体汇聚在一个机构中,但这并不能算作有机的融合。更值得我们探究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能否融合,在新媒体消解新闻专业的情况下,新闻从业者该如何应对,我们还能不能、还需不需要建立关于真实的“神话”?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能一时就得到解答,只能通过不断的实践来丰富我们的认识,而报纸微博就是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