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快来打飞机!”微信5.0的正式上线掀起了全民打飞机的热潮,而随着游戏、微信支付、扫一扫等项功能的陆续公布,新版微信再一次在短时间内吸引了无数用户的眼球。此次新版微信或预示着微信商业化全面开始,且各项强大功能广泛吸引用户的关注,微信将触动更多不同类型企业的利益,或刺激移动电商爆发增长。
微信5.0亮相,商业化特征明显
在万众期待之下,8月5日,备受业内关注的微信5.0版正式亮相。此次新微信较之此前的版本有较大变化,引入了支付、表情商店、游戏中心、二维码扫描条形码报价、扫描英文翻译、街景等功能,受到了普遍关注。
腾讯此前就有表示称,游戏将成为微信商业化的首站,而在此次新版微信中,果然推出了游戏中心,而这无疑是微信商业化的典型代表。两款游戏《飞机大战》和《天天爱消除》都引起了用户的广泛关注,这两款游戏可免费玩,但其中的道具和额外的游戏次数都需要进行购买。玩过游戏后,微信会显示用户的当前分数,并根据分数高低对朋友圈中的好友进行排行,这大大刺激了用户的好胜心和游戏欲望。同时腾讯内部人士也谨慎表示,未来不排除推出付费类游戏。
新微信商业化的典型代表还有微信支付和表情商店。微信支付无疑给现在的支付市场打开了另一道口,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微信购买、支付,在第一次进行微信支付时,微信会提示要求用户绑定银行卡,之后可在微信各个支付入口实现银行卡快捷支付。表情商店中目前推出了5套表情,售价均为6元,但与微信支付不同的是,表情商店的支付入口是苹果的支付系统。
“扫一扫”功能的丰富为微信商业化提供了更多遐想,此次新版本微信“扫一扫”功能进一步细分为5类:扫二维码、扫条形码、扫封面、扫街景、扫翻译。用户扫描产品的二维码、条形码、封面,就能显示产品的详细信息及购买平台,如用户有兴趣,就能在显示的购买平台上完成支付。
扫街景是非常有趣的功能,只要用户将微信对着周围的街道、建筑物扫一扫,就能显示出所处位置、建筑物名称等。业内人士纷纷认为,该项功能将是微信商业化的延伸,而如果扫描街景过程中,加入周边商铺信息显示、产品购买、支付等内容,微信就将成为生活服务电商的新入口。
微信让谁坐不住了?
毫无疑问,新版微信的推出必将让不少企业“坐不住了”。首当其冲的是支付宝。支付宝是目前支付市场,包括移动支付市场的领头羊,最新数据显示,在第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支付宝以60.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位。腾讯旗下的财付通平台一直在向支付宝发起冲击,但显然处于弱势,此次微信推出支付功能,凭借着海量的用户数,很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各大电商也备受冲击。“扫一扫”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并能够为用户链接产品购买平台,微信就将成为O2O的入口,满足用户线上线下的多重需求。微信用户数量庞大,且便捷、随时随地的微信购买支付功能,无疑将给电商的移动支付带来很大的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建立了一个闭环型的购买系统,无论是从公众平台的链接购买,还是扫描产品信息进入购物平台,微信都绕开了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而在此前,淘宝以安全名义,屏蔽了微信淘宝客类营销应用数据接口,微信此次的举动,显然是针对阿里巴巴的新应对方式。
而与电商业务相关的B2C、团购网站、分类信息显示网站等也受到微信的冲击。扫街景功能让电商业务相关的相关企业也备受危机,虽然目前微信扫街景功能还并未如预期的那样完善,但后续推出的一系列功能已是意料中事,一旦微信扫街景功能全面完善,将各类生活信息都容纳其中,这些企业将更加被动。
还有一些在线翻译公司也遭遇冲击,微信扫一扫开始涉足翻译领域,作为一款即时通讯工具,具备翻译功能的微信或将给更多用户带来便捷,且翻译还有更多延伸功能有待挖掘,这对于腾讯而言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
升级版微信给用户带来多方面便捷,但也触动了很多企业的利益,可以想象,为了应对微信冲击,将有更多企业迅速行动起来。
巨头争夺战升级,或刺激移动电商市场规模增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商从PC端开始向手机延伸,淘宝、天猫、京东、当当等电商企业都相继推出手机客户端,希望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这种策略是目前电商企业都在尝试的,且彼此相互竞争,而微信5.0的横空出世,虽然给更多企业带来压力,但对于移动电商市场本身而言,事实上将带来更大益处。
微信凭借着即时通讯领域积累的巨大用户数,在推出更多功能后,已与用户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款微信就能实现诸多功能,何乐而不为?但作为竞争对手的各领域企业,为了能从微信的压力下突围,势必将不断研发新功能,提高产品体验感知,这无形中就有利于推动市场的优胜劣汰,给市场发展带来更大推动作用,促使电商市场蓬勃发展,以便给用户带来更便利的功能,这不但加快了市场发展,也给广大用户带来更智能的新生活。
但作为电商或与之相关的企业而言,安全性是一个不可绕开的问题,尤其涉及到移动支付问题上,安全性就变得格外引人关注。企业在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对于消费者而言,无论产品功能再新颖、便捷,如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也不会选择这样的产品,这点或许应该成为未来市场发展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