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团
“最近想查询一下周边配套建设情况,没想到政府网站更新时间还是去年!”最近,家住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的市民何先生有些沮丧,制作精美的政府网站,内容却远不如网站本身那么美好。记者发现,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9月3日《新闻晚报》)
当前,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正在成为党政机关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不断提高应对网络舆论的能力和技巧,已成为各级党政机关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但是,与政府网站数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政府网站长期处于“瞌睡不醒”状态。尽管有些网站的更新是挺快的,但公布的信息内容却是“老八股”,对民众的生活和工作帮助不大。“一张老脸,三年不洗;内容陈旧,文件过时;看过后悔,信则误事;现代工具,纯当摆设。”难怪有网友抱怨:“这是对民意的漠视,这样对民意视而不见的网站,不如一关了之。”
一件工具能不能用好、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还是要看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工具本身的好坏。政府网站、政务微博患上“痴呆症”,要么既“盲”又“聋”,要么“答非所问”,还不如不开呢。对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而言,有没有“互动”至为关键。网友的每一个关注,都是在与政府互动,都期待回应,而“瞌睡网站”、“僵尸官博”必然导致政府公信力的受损。
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同时兼具权威发布、舆情监测、互动行政3大基本功能,正如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益民所说:“5亿网络群体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党和政府必须重视并主动适应在网络搭建沟通与服务民众的桥梁。”作为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不能仅仅是政府“做出的姿态”,政府更要放下身段,贴近民生实际,关注民众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切实反映并维护公众利益,从而推动政府工作的科学发展。如果拿不出真诚的态度,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必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