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条件下税收征管现代化的思考复制
来源:江苏经济报 更新时间:2013-09-11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使我国的税收管理不断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求税收管理必须适应时代需求,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科学发展成果,大力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为税收征管提供有力依托。当不可否认,目前税收信息化建设和征管现代化还面临着高素质税收信息化队伍缺乏、对税收信息化和现代化认识不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协调发展信息化,建立社会化税收征管体系

  针对目前政府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各自开发、相对独立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部门之间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税务部门在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应积极地做好与其他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工作,提高税收信息化的社会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税收征管体系,使纳税人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活动处于监管部门的全面监控体系之中。如与工商部门共享与税收密切关联的工商登记信息,可以有效地杜绝税收征管漏洞,与公安、金融、质监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可以建立社会化信用体系。在税务部门,要尽快实现国税和地税的税务登记信息、申报信息、纳税信息等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多方位、立体式的税源监管方式。此外在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税务部门也要通过培训、辅导等方式提高纳税人信息化应用水平。

  二、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信息化人员素质

  如何全面发挥税收信息化的作用,促进税收征管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必须要树立科学人才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人才战略。在信息化队伍的素质提高上,一是要充实专业人才,每年应有计划地在社会上和大学毕业生中招收计算机专业人才,以提高人才层次,形成信息化技术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二是培训专业人才,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定期自办计算机知识培训班,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全员的信息化管理和操作能力;有条件的可选送人才到高等院校深造,提高信息技术的管理、开发和应用能力。三是打造复合型人才,税务机关在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培养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熟悉税收政策的复合型人才,从而适应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要求。四是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各级税务机关应提供技术人才发挥专长的空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稳定技术干部队伍。

  三是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提升征管质量和效率

  国家税务总局将“信息管税”确立为税收征管的总体工作思路,对税收信息数据的分析应用将已为税务部门一项常规性重要性工作,税收信息数据的分析应用成效也是税收征管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税务部门在强化数据分析应用时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的采集,提升数据质量,强化对数据信息的管理,确保数据的适用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其次要多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加强与社会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交互,及时获取企业经营能力、经营规模的信息;另外要建立一支的由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组成的长期的、固定的、高素质队伍,提升税务机关信息分析利用能力,对纳税人所有涉税信息的全面监控、深度挖掘、综合分析,从而适应纳税人日益增加、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税收收入多样化的新形势。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进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结构逐渐复杂化,信息技术对于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的促进作用越加明显,而税收征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技术建设水平,通过税收信息化建设,使其发挥对征管现代化的“支撑”作用,用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监管纳税额度较小的纳税人,把工作重点放在数据分析、风险管理、纳税服务等方面,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税源实现专业化管理。要以新的征管模式的应用为契机,整合目前应用系统,提升信息应用水平,优化业务流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科学发展成果,逐步建立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