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卡芯片安全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来源:学习时报 更新时间:2013-09-16

原标题:自主可控:智能卡芯片发展方向
   2013年8月28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密码学会承办的“第二十七次中国科技论坛—智能卡芯片安全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智能卡芯片学术界、产业界和检测认证机构等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部门领导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聚焦我国智能卡芯片技术发展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和智能卡芯片的产业发展,围绕“发挥自主智能卡芯片的信息保障和应用支撑作用”这一重大战略目标,邀请了包括蔡吉人、沈昌祥、林永年、周仲义、郑建华、魏正耀6位院士在内的该领域30多位产、学、研方面的代表,从智能卡芯片现状及发展思路、安全技术和应用现状、市场分析、密码检测标准与技术、攻击和防护技术、全球芯片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力求达成各方共识,提出发展建议和对策,推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

  智能卡是国民经济和信息安全的重要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金融、公安、社保、交通、卫生和物流等领域。全球产业规模超过百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我国年用量近20亿张,产值近百亿元人民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普及,智能卡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张,对保障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具有重要战略作用。

  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主任魏少军教授认为,要保证安全,必须守住芯片,芯片的安全技术,实际上是智能卡非常关键的内容。在安全检测认证技术方面,应该说我们起步相对比较晚一点。国际上现在出现非常庞大的组织,叫CC认证(CommonCriteria,信息技术安全评估通用标准)。应该说CC是西方国家的组织,通过 CCRA(CommonCriteriaRecognitionAgreement)协议,这个CC成员国都联合在一起,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检测和认证的程序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他们对内形成了一种保护,对外形成一种技术壁垒,我们国家不是CC的成员国,我们也无法通过CCRA协议进入他们的市场,很难获得进入欧盟市场的入场券。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既然不是CC认证的成员国,理论上来说,我们与欧盟国家之间的任何认证,应该互认,这是国家主权问题,但是由于一些行业的特点,西方国家进到中国相对很容易,我们要走出去就很难。各国政府对智能卡技术和产品的控制非常严,都希望对内形成保护,对外形成壁垒,所以在核心安全技术上,对我们是封锁的,不让你来,我也不告诉你;在市场上,通过CC认证的手段把其他国家的产业拦截在外面。这种竞争的手段,发达国家运用得非常娴熟。魏少军也强调,我们的检测和标准必须先行,特别我们在标准制定过程当中,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我们现在照搬国外的事情,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很多不该写的都写到标准中去了,闹了很多笑话。

  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是孤岛。与会专家认为,我们对于智能卡芯片的目标要做到自主可控。智能卡技术和产品是国际竞争热点,也是国外对我极力遏制的重要领域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智能卡技术和产业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但在生态环境、基础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亟需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在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方面推动标准建设;科研院所和企业需要提升内生能力,促进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沈爱民、国家密码管理局副局长何良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主持了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