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概述
生命科学产业在中国重点覆盖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药用辅料、医疗/诊疗器械、制药及包装设备等。
21世纪被称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时代,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增长速度大致在25%-30%,是经济增长平均数的8-10倍。最近很多人都去做基因体检,这个体检不仅可以知道你现在有没有什么疾病,而且可以预测未来。所以可能很多人都对安吉莉娜·朱莉的手术津津乐道,她因为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恐较高,已经接受预防性的双乳腺切除术,这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相互融合的结果。
生命科学产业也已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整个生命科学产业链,我借鉴了IBM的一个图,包含了生物科技公司、医药制造企业、分销与渠道,同时还有相关的机构:比如说保险、支付方,包括一些医院、诊所。整个产业链的核心围绕着患者和客户。我认为,生命科学发展的未来,更重要的是预防。
中国生命科学产业的迅速崛起,有很多因素,包括:
1、政府支持
*“千人计划”为生命科学领域吸引了顶尖人才
*下一个“五年计划”将至少拨出15亿美元投资于尖端生物技术研究
*医改、药品集中采购推动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2、成本优势
*中国临床研究机构与跨国公司密切合作,以加速药物研发效率,降低新疗法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成本
*SFDA鼓励新药尽早进入临床研究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正迅速转移至中国
3、国际接轨
中国新版GMP已与国际水平接轨,说明了中国的制药企业获得美国FDA认证所需的标准,变得越来越近。
以前中国的医药行业更多的是仿制,现在中国正在从仿制走向自主创新。走在前沿的应该是中成药。现在美国已经有针灸的行业协会了,而且有一套规范。美国也发现有很多病,可能用西医搞不定,还是需要用中医的针灸方法。所以,中国的生命科学,包括生物产业也发展得非常快。
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规划》,中国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了一批百亿以上的企业。而我国正面临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保障、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为保障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亟需加快新型药物、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发电、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基产品等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所以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由此可见,中国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是:
*突出高品质发展,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
*突破核心部件制约,促进生物医学工程高端化发展。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增强生物农业竞争力。
*提高产品经济性,推动生物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
*开辟多元途径,促进生物能源商业化发展。
*加强工艺应用,发展壮大生物环保产业。
*着眼市场需求,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
二、中国生命科学产业信息化应用分析
生命科学产业信息化应用有供应商管理、营销/物流管理、产品创新、全程质量追溯、集中管控等几方面的热点。例如,天士力制药,花了非常多的精力在这个CRM系统的建设;马应龙在电子商务方面也开始了实践。
中国生命科学产业的信息化契机有以下几个方面:
*新版GMP更加严格,国家规定“100%符合”的硬指标,将导致医药企业加大软硬件投资力度,在5年过渡期内实现政策符合要求。
*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医药销售终端模式的扩展,为药企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渠道管理、客户管理和质量追溯方面的管理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改善医药营销的“顽疾”是每个企业关注的焦点。
*国家倡导的新药研制及配套的重大工程和财政措施,必将推进医药企业在药品研发、配方管理和实验数据的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改进,带来巨大的需求动力。
*国家鼓励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从业务模式、产品类型、营销体系甚至并购重组等多个层面进行创新,带来配套信息系统的扩充和整合。
那么,新版GMP到底新哪里?简单地归纳地一下。首先是引入了质量风险管理新理念。药品生产过程存在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等风险,不能简单按照质量标准通过检验来发现问题,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所以,新版GMP中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并相应增加了一系列新制度,如:供应商的审计和批准、变更控制、偏差管理、 超标(OOS)调查、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等,分别从原辅料采购、生产工艺变更、操作中的偏差处理、发现问题的调查和纠正、上市后药品质量的持续监控等方面,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促使生产企业建立全链条的、相应的制度,及时发现影响药品质量的不安全因素,主动防范质量事故 的发生,以最大限度保证产成品和上市药品的质量。其次是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新理念。新版GMP明确要求制药企业应当建立全面、系统、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必须配备足够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管理制度来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新版的GMP对信息透明应该是一个考验,制药企业为保证GMP的施行规定了详尽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SOP),但如何保证管理措施的落地和规程的有效执行是制药企业的软肋,原因是信息传递不及时、不透明! 制药过程的洁净或无菌要求使得制药车间像一个与外界隔绝的黑箱。人员不能随意出入的要求使生产过程的监管变得困难,传统的管理模式如何避免管理死角是对如何应对GMP的过程管理要求的严峻考验。
制药企业信息化目前面临这样的一些挑战:第一,需要一个系统来证明其合规性。第二,需要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第三,需要历史数据来支持、跟踪异常事件。所以制药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需求,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原材料的管理;第二个物料的管理;第三个生产过程管理,我们最近看到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实施了MES系统。第四个是质量管理,以及合规管理和药品的销售管理。
药品研发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需求包括:临床实验管理、研发管理、新产品转化,全过程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医药流通企业也面临着一些信息化的挑战:组织机构复杂,如何建立分支机构业务数据集中管理;如何建立系统供销模式,实现集中采购、集中结算与配送的资源动态共享,从而有效合并采购需求,节省成本;如何保证药品流通企业符合GSP规范,规范化采购、销售、库存、内部交易的业务流程。
新版的GSP对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包括: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冷链管理和人员要求等软硬件方面都增加了许多新规定。在药品信息化管理方面,主要集中在药品的电子监管,以及对信息化系统提出的新要求。其中的核心是药品在流通体系中全程进行以电子监管码为平台的相关信息体系的建设。所以药品流通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需求就包括仓储管理、物流管理、渠道管理、GSP的质量管理等等。这方面湖北国药控股,应该有一些很好的应用范例。
这次,我们希望把会议内容延伸到医院,所以我们来看到一个数字化的医院。它涵盖了医院的信息系统,医院的建筑智能化和数字化的医疗设备。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信息系统还仅以财务为重点(包括挂号、收费等流程),涉及临床医疗、为病人服务的很少。所以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应该包括:临床信息系统、一卡通、实名就医、数字签名,电子处方、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一些共性的问题:
1、缺乏顶层设计
整个生命科学行业的信息化缺乏顶层设计,多部门管理、多套信息化系统让企业无所适从。例如,仅在药品流通领域,国家就建立了基药采购、非基药采购、药品电子监管等多个平台,分别归属于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国务院纠风办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多部门管理导致行业信息平台众多,让企业疲于应对。
2、推动力不足
整个行业都在忙着对新版GMP的认证改造,反而忽略了信息化建设。
3、ERP与GMP的融合差
市场上缺乏能与GMP融合很好的ERP软件,造成了ERP是ERP,GMP是GMP,“两张皮”的局面。
4、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统一
国内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采用的标准规范也不统一,产品编码、管理编码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不统一。
5、企业内部信息孤岛
企业内部存在“信息孤岛”,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
6、IT管理薄弱
企业普遍没有建立项目管理规范、IT运维流程等相关制度和标准,各IT部门管理随意性较大,IT组织建设不到位。
所以整个生命科学产业的信息化应用趋势有:
1、集团型企业
全面推行以“研发、工业、商业”主营业务的一体化建设,在统一信息资源管理、业务协同管理,统一的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上,以商业、科研、工业一体化建设为业务管理手段,以企业战略管理与商业智能的建设为决策手段,建立和完善医药集团企业科学、全面的信息化业务协同与管控体系,消除信息孤岛,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实现企业决策支持信息化,推进电子商务应用。
2、医药研发类企业
在统一的信息管理与集成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医药研发信息数据,实现研发的信息集中管理和研发信息有效共享;从支持产业链的角度,支持研发与下游的工业一体化;实施研发项目管理信息化;通过建立研发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支持企业实现从战略、管理、运作等不同层面对研发管理,增强企业对研发业务管控力度,加强项目决策与成果转换能力。
3、制药企业
建立统一的IT管理平台,实现企业信息的统一管理;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把握产品流向;实现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协同,提高综合竞争优势;积极推进MES应用。
4、医药商贸类企业
在统一的信息管理与集成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医药商业信息数据,实现商业的信息集中管理;从支持产业链的角度,支持与研发、生产业务有效衔接;整合商业产业链,在有效衔接上下游业务的同时,实现企业内不同业态在分销、物流、零售的协同运营,提高商业企业综合竞争优势。
5、医疗器械企业
将信息技术用于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品开发,推进机电软一体化设计,提升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精准化水平,开发基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医疗器械品种,统一技术标准,支持远程医疗和医疗资源共享。
简单归纳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就是由早期的药品生产,已经逐渐变成对症下药提供服务。那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每一个人的基因来定制药。
三、生命科学产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概述
目前已经有很多生命科学产业信息化方案,例如SAP生命科学解决方案,已经涵盖了医药、生物技术、诊断学和医疗设备;Oracle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临床、医疗器械、制药与生物科技领域; Infor也提供了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解决方案;在研发领域,像达索,本来是做三维设计的,现在也提供基于三维的体验平台,把三维设计与整个医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结合起来;IBM也有更加完整的各方面的生命科学的解决方案;另外像QAD、浪潮在医药行业也应用得比较广泛;美国寰通提供了比较完整的一体化营销管理解决方案,包括产品流向管理、产品追踪与身份管理、经销商门户、网上订单和协同商务、供应链集成等等。实际上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寰通,他们在医药流向数据方面,因为跟医药流通企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终端的流通数据。所以,他们实际上在为一些大型的制药企业做外包服务。如果企业想知道药品的最终流向,需每年向寰通支付一定的费用,他可以定期地提供分析数据。从而有助于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例如,未来可能需要加大哪方面的研发和投入,加大哪些药品的营销力度,如何提高企业的营销绩效。
其实还有很多的数字化技术在数字医疗中已经有应用,像过去的一年到今年有很大变化的三维打印技术,突然成为很时尚的热词,以后补牙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补。
四、e-works制造业信息化服务
e-works十一年来,一直专注于制造行业的信息化,我们跟在座的很多企业也接下了很深厚的友谊。实际上,我们也一直强调是中立的第三方。
在信息化服务方面,e-works建立了两化融合评估体系。该体系有两种用途:一是帮助企业进行深入评估,二是对于一个行业、一个产业或者对一个区域进行深入的现状评估。所以,e-works也得到了国家工信部的大力支持。
再说一点,我们最近还帮助一些企业做一些专项评估,比如专门针对信息安全做评估。另外我们还有VIP会员,为企业中致力于成为CIO的这样一些人,比如说在座的各位,提供知识地图、知识定制、信息化能力评测等等服务。另外就是企业会员,这是一个物有所值的服务,每年4800元,仅相对于一个中级汽车的保险。有了它,我们可以为企业进行信息化方面的保驾护航。
同时,e-works提供第三方咨询服务。现在,我们的咨询团队已经忙不过来了,很多企业找我们做信息化的需求分析与规划。比如整个中国印钞造币集团,他们有14家企业,现在在上生产制造信息化,之前一直委托我们来做需求分析。我们是通过现状评估、业务流程的建模与优化、需求分析和整体规划这几个步骤来帮助企业完成信息化整体规划。我们另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帮助企业做信息化规划的落地,包括项目的监理等等。
2011年12月,e-works在武汉建立了中国光谷制造信息化创新联盟,实际上,这个联盟也是希望更紧密地位绕着武汉市的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