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社会测评研究”课题组
编者按:今年8月31日,国家信息中心再次发布《中国信息社会测评报告》。此次信息社会指数测评由省级行政区扩展到300 余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行政区,更为精确地呈现出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全貌。值得注意的是,该报告对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做出十大结论—— 整体而言,我国尚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阶段,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转型显得更加迫切;城镇化成为我国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断完善的宽带基础设施为我国向信息社会的转型提供着日益强大的支撑;深圳、北京、上海等1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初期阶段,等等。本报今起连续刊出其核心研究成果,敬请关注。
趋势一:
尚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阶段
从全国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看(下图),2012 年中国信息社会指数(ISI)达到0.4391,仍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转型期。2001~2006 年,中国ISI 从0.232 增长到0.281,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起步阶段。2007年,中国ISI 突破起步期临界点(0.3),达到0.3023,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转型阶段,至2012年仍处于此阶段。
从信息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领域来看,数字化生活是发展最快的领域,也是对信息社会指数增长拉动最为显著的领域。2006~2012 年,数字化生活指数从0.1686 增长到0.4133,增长了145.16%,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6.12%,对ISI 增长的贡献率为46.30%;网络化社会指数从0.3402 增长到0.5045,增长了48.3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9%,对ISI 增长贡献率为31.09%;知识型经济指数从0.2837增长到0.3918,增长了38.1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3%,对ISI增长贡献率为20.46%;服务型政府指数从0.4276 增长到0.4619,增长了8.01%,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对ISI增长贡献率为2.16%。
转型阶段信息社会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普及,主要信息技术产品加速扩散,信息化对经济运行、社会发展、生活提高、政府治理的影响日益显著,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从量变逐步走向质变。从经济领域看,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活动中,ERP、CAD、3D 打印等技术应用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武器,数字学习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从社会领域看,信息基础设施趋于泛在、高速、互联互通,数字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智慧城市成为城镇化建设热点领域。从生活领域看,信息消费成为全社会消费的新增长点,生活工具中数字产品日益丰富,人际互动手段更具瞬时、多媒、高效特点,生活方式呈现出虚拟化倾向。从政府领域看,电子政务成为提高行政效能不可或缺的工具,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成为行政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信息公开、政民互动、高效治理、科学决策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破口。
转型阶段信息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有:1.新旧矛盾冲突交织。这一阶段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并积累了若干亟待化解的矛盾,但人们对信息社会的需求、渴望已被激发出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普遍存在,使得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政府、企业、个人在发展中都会遇到许多新矛盾与新问题,出现许多不适应。2.数字鸿沟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信息技术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导致新差距的出现,还对原有差距产生了明显的放大效应。3.信息化成效亟待提高。在这一阶段,由于人们对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尚未完全把握,实践中容易沿用工业时代的思维和方法推进信息化建设,导致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应用、重系统轻资源、重建设轻维护等问题屡见不鲜。同时,受原有社会“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和利益格局的影响,重复建设、“信息孤岛”比比皆是,部门间、系统间信息资源共享难、协同办公少,直接影响信息化成效的充分发挥。
趋势二:
信息社会建设进入加速发展快车道
从全国总体水平来看,近年来信息社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2001~2006 年全国ISI 从0.232 缓慢增长到0.281,增幅仅为21.1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2007~2012年全国ISI从0.302快速提升到0.439,增幅达到45.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7.75%,远远高于2001~2006年时期。2012年,信息社会指数同比增长10.8%,增长速度创历史新高,信息社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社会建设加速发展最为突出的领域。1.从信息基础设施来看,电信通信能力显著提升。2007~2012年,光缆线路长度从577.7 万公里快速提升到1480.6 万公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3%,明显超过2001~2006 年年均6.2%的增长幅度。宽带接入端口从2003 年的1802.3万个迅速增长到2012年的26835.5万个,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4%。其中,2010 年以来宽带接入端口增长幅度更是创历史新高,为信息社会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从信息技术应用来看,主要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加速扩散。2001 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首次超过10%,2001~2005年移动电话普及率稳步增长到30.26%,年均提高4.7 个百分点,2006~2012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从35.3%快速提升到82.6%,年均提高7.88 个百分点,明显超过2001~2005 年的发展速度;互联网普及率在2006 年之前增长缓慢,2002~2006 年年均增长幅度仅为1.475%。2006 年互联网普及率首次超过10%,互联网应用进入加速扩散期。2006~2012年,年均增长幅度达到5.27%,呈现出明显的加速发展态势。信息社会的加速发展主要源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的推动作用。
从技术层面看,我国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服务的创新速度不断加快。2012年,我国在多项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其中采用国产处理器和软件的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不断深化,信息技术扩散趋于加速,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与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1.在经济发展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服务业、电信业及其他新型产业等快速发展,2012 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销售额首次超过10 万亿元大关;信息化与工业化进一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信息技术渗透到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经济形态进一步知识化。2.在社会生活领域,信息技术在社会领域加速渗透,智能水利、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数字环保等带动了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教育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社保信息化引领社会领域的信息技术深化应用,一系列新型社交、购物、娱乐方式,如微博、淘宝等,带动了居民的数字化生活。3.在行政管理领域,近10年电子政务建设在网络基础设施、核心业务系统、政务信息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阶段信息技术应用是创新政府治理模式、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为推动政府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制度层面看,从“十一五”至今,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化发展规划与政策,为信息社会加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十一五”期间出台的《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中国信息社会建设进入快车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关键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化应用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政策支持体系。“十二五”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信息化领域的一系列规划与政策,涉及电子政务、电子信息制造业、农业农村信息化、两化融合、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为我国信息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趋势三:
信息消费成拉动内需重要力量
信息消费是指以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对象的消费行为,具有结构层次高、绿色无污染、带动作用强等特点。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快,与 信息技术相关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信息消费需求。从信息技术的扩散情况来看,信息消费涵盖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管理消费等领 域,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电子信息产品,也包括语音通信、互联网接入及数据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软件等多种信息服务,还包括基于信息 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新型信息服务。
近几年,我国信息消费增长势头迅猛,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和市场规模,正日益成为新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支点,其对内需的强力拉动作用已经日益显现。
(1)快速增长的信息产品消费对内需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在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设备等相对传统的信息产品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由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衍生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数字家庭产品和北斗导航等信息产品也渐成气候。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590.2 万户,达到111215.5 万户;全国网民数净增0.51 亿人,达到5.64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比上年年末提高3.8 个百分点;国内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超过70 台,比2002 年增加50 台;城镇居民每百户彩电拥有量为135 台。新兴信息产品也在快速增长。国内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58 亿部,比上年同期增长166.8%,占手机总量的55%;平板电脑国内销售879.5 万台,同比增长54.7%;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200 亿元,民用注册用户约有5万个,有望逐步替代GPS 系统。
(2)信息服务消费快速增长。2012年,我国信息服务业占GDP 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7.3%,比上年提高近1 个百分点。拉动就业520 万人,上缴国家税金2562 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电子商务作用明显。据工信部统计,自2008 年开始,我国网络购物用户数一直在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均达到50%左右,至2012 年年底,网络购物用户总规模已达到2.42 亿户。网络零售额从2004 年的45 亿元增加到2011 年的近8000 亿元,年均增长1.4 倍,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4 年的0.08%上升到2011 年的4.3%。2012 年的“双11”促销,淘宝、天猫一天就创造了191 亿元的销售纪录。
(3)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支撑了信息消费的蓬勃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性能先进、价格低廉的电子信息产品迅速进入平常百姓家庭,人们 的交往、学习、消费、娱乐等方式越发基于信息服务。1.社交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正在帮助人们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真实的人际关系网。截至2012 年12 月底,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为2.75 亿个,同比增长12.6%。2.数字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趋于数字化,信息检索、在线 学习、在线阅读、移动学习等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常态方式。3.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数字化消费方式快速崛起,打破了传统信息消费方式所面临的时空限制。信息 的生产、传递和消费连成一体,信息的供求双方无须直接接触,即可实现信息沟通。4.各种数字媒体实现了声音、文字、图像的综合集成与共享,使得视频点播、 互动游戏、在线娱乐、在线收看、视频下载等新的娱乐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虽然信息消费在拉动内需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信息消费还面临着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足、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政策不配 套、体制机制不适应等不少问题。今后要加快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根据市场特点、消费者习惯和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提供适合我国消费者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以及 信息服务模式,积极开拓经济、社会、民生、电子政务、城市和农村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消费需求,以促进内需持续快速的增长。
趋势四:
城镇化成信息社会发展重要推动力
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信息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城镇化率越高则信息社会指数越高。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1.27%,总体尚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全国地及以上城市城镇化率与信息社会指数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达到0.77(左下图)。从城镇化发展阶段来看,全国有42 个地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率超过70%,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其相应的信息社会指数平均值达到0.63;213 个城市的城镇化率在30%~70%,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其相应的信息社会指数平均值为0.41;还有60 个城市尚处于城镇化初始阶段,其相应的信息社会指数平均值为0.32。总体上说城镇化从初始阶段走向成熟阶段的过程,也是信息社会从起步期走向发展期的过程。
通过进一步的分组统计分析(右上表) 可以看出,城市的人口规模、居民人均年收入两个因素都与其信息社会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城市的人口规模越大则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在本次重点测算的315 个地及以上城市中,2012 年,46 个人口低于50 万人的小城市的ISI 均值为0.331,而35 个人口超过300 万的特大城市的ISI 均值达0.529,比前者高出59.8%。另一方面,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越高,信息社会发展水平也越高。在本次重点测算的315 个地及以上城市中,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低于1 万元的89 个城市的ISI 均值仅为0.281,尚处于信息社会起步阶段;而年收入高于1.5万元的86 个城市的ISI 均值为0.590,约是前者的2.1 倍(右下表)。城镇化对信息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镇化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相对优越的人力资源、产业资本、基础设施等也不断在城市聚集,有力地支撑了政府与 企业等主体参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带动了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人、财、物等各种要素在城市的 加速集聚,既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了可供开发利用的海量数据,又为信息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此外,随着人口在城市的集聚,人与人之间的 交往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便捷,也为居民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条件。
(2)城镇化快速发展也对信息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亟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点,推动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 深化信息化在人口管理、公共交通、市政运营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普惠化,推动优质教 育资源共享化,支持社区服务便捷化,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与治理水平,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催生了居民在消费、 旅游、娱乐、交往等领域新的信息需求。
趋势五:
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助推信息社会发展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形态,是信息化城市发展的新阶段。近两年智慧城市热潮的出现,为推动各地区信息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国外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大约有200 个,智慧城市建设已被许多国家看做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改进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 年年底,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超过150个,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级以上城市共41 个,副省级城市10个,北京、上海、天津3 个直辖市均提出了相关的规划纲要与行动计划。在分散的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江苏、山东省进一步规划实施了智慧城市群建设,有力推动了信息社会建设。
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与信息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省、市在信息社会发展的许多方面都有比较突出的表现。从省级层面看,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都较早规划实施了智慧城市建设,其信息社会指数排名在全国31 个省份中位居前三,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湖北五个省份较早实施了智慧城市群建设,其信息社会指数在全国排名均位居前列。从城市层面来看,一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成绩突出的城市其信息社会发展往往较好,如南京、苏州、扬州、杭州、宁波、厦门、佛山、深圳等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通过在智慧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建设,带动了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撑,以泛在感知的海量信息整合共享作为应用基础,带动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设施、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大大推动了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1.在知识型经济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高度重视智慧技术攻关、智慧企业运营、智慧产业培育和智慧基地建设。比如,天津已经规划实施智能芯片技术、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的攻关;再比如,南京规划实施了麒麟科技创新园、智能电网基地、智能物流基地建设,加速了知识型经济的发展。2.在网络化社会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重视光纤宽带、无线城市、三网融合等主要信息基础设施的广泛覆盖,以传感终端、物联网络为代表的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程度推进。如深圳已经规划实施了深圳云服务工程,组建深圳云计算中心,构建系列深圳云,形成了辐射华南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3.在数字化生活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如江苏扬州规划实施了民生幸福体验计划,开展智能教育建设项目、智能综合视听信息化系统项目等,提升了数字化生活水平。4.在服务型政府方面,智慧城市建设重视政务运行、交通管理、公共安全、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如北京规划实施了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重点覆盖城市人口精准管理、交通智能管理服务、城市安全智能保障等,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了支撑。
趋势六:
“宽带中国”支撑向信息社会转型
信息基础设施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以光纤网、无线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传感网等为依托,以交互方式传送语音、数据、文本、图像、视频等多类信息的通信网络及相关设施。当前,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向宽带化、移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宽带成为信息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由于宽带基础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加之电信运营商通常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在推动宽带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以纠正市场失灵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宽带基础设施建设。
2010 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向国会提交了国家宽带计划实施细则,提出未来10 年的主要发展目标:(1)1 亿以上的美国家庭能使用上平价宽带,并且实际下载速率至少达100Mbps,实际上传速率至少达50Mbps;(2)每个美国社区都能获得至少1Gbps的宽带服务等。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 年年底,全球已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署了宽带战略。
我国也积极推动以宽带为重要内容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加大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提升以宽带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11 年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开发。电信运营商也积极跟进,中国电信全面实施“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并将宽带下乡、拓展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作为重要内容。2012 年3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八部门共同组织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工作小组。5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实施“宽带中国”工程。7 月,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宽带接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12 月,“光纤到户”建设成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13 年3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包括“城市宽带提速计划”、“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农村校通宽带计划”、“应用创新推广计划”、“宽带体验提升计划”、“宽带产品研发计划”六项行动计划。4 月,上述八部门又发布《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13 专项行动的意见》。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提速“宽带中国”。(编者注: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在各方面的积极努力下,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正在形成。2007~2012 年,网络基础设施大幅提升(见上表)。2012 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净增902.9 万公里,达到1480.6 万公里,增长了1.56 倍,年均复合增长21%;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净增3596.1 万个,达到26835.5 万个,年均复合增长26%;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净增97373.7 万户,达到182869.8 万户,增长了1.14倍,年均复合增长16%。
此外,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市场竞争程度加深、电信企业生产经营效率进一步提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不断下降(见对应图),出现了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和资费水平连续下降的良好态势。2008~2012年我国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累计下降29%,而同期我国人均收入从9794 元提高到16674 元,“电信购买力”(人均收入/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增长了60%。
趋势七:
17 个城市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
就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言,上海于2007 年、北京于2008 年先后步入信息社会(ISI 均超过0.6)。之后一直到2012 年,依然只有北京和上海处于信息社会“俱乐部”。其余省份中,高于全国水平的有天津、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山东,基本属于东部改革开放先行地区,低于全国水平的有22 个,基本处于中西部地区。
从我国地及以上城市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看,在2012 年重点测算的315 个城市中,深圳、北京、上海、厦门、东莞、苏州、广州、无锡、佛山、中山、南京、西安、珠海、杭州、常州、嘉兴、济南等17 个城市的ISI 超过0.6,进入了信息社会初级阶段,占比5.40%;240 个城市的ISI 介于0.3~0.6,处于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占比76.19%;58 个城市的ISI 低于0.3,处于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起步阶段,占比18.41%。其中,东莞信息社会建设水平在全国地级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一。
这些城市之所以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主要原因是:
(1)经济发展(特别是居民收入)水平较高。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意味着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更好的基础,同时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往往直接影响着各种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水平,这些都是决定信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2011 年,上述17 个城市人均收入全国排名均处于前20 位,均值达到22020.13 元(2000 年可比价),是全国水平(11200.97 元) 的1.97 倍(见左下表)。
(2)数字化生活发展水平在全国的排名普遍靠前。如左下表 所示,现阶段数字化生活领域对信息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2012 年,17 个城市数字化生活指数基本占据全国排名前17 位(嘉兴例外),指数平均值(0.69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133) 67.58%。
(3)17个城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信息社会发展。这些城市不仅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建设经验较为丰富,成效明显;而且在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等地方较早制定或实施智慧城市发展的专项规划,较好推动了物联网相关技术发展、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促进了信息社会水平不断提高。
趋势八:
中西部面临信息社会跨越发展机遇
经济发展是影响信息社会水平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社会水平呈高度的同步性。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信息社会水平的唯一要素。从地区来看,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与信息社会的同步程度较低,一些省份抓住机遇实现了跨越发展,与之相反,另外一些省份在信息社会建设过程中则明显掉队。
中西部地区面临信息社会跨越发展的机遇。以陕西省为例,2012 年陕西省经济发展指数为0.248,在全国31 个省份中排第23 位,但其信息社会指数为0.428,在全国排第10 位,表明陕西省信息社会发展状况明显领先于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全国31 个省份经济发展指数及其全国排名的计算和比较可以看出,陕西、山西、四川是信息社会发展领先经济发展程度最大的3 个省份,内蒙古、江西、湖南则是信息社会滞后经济发展程度最大的3 个省份,上述省份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只要针对自身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就可以在信息社会建设过程中实现跨越发展。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如可以通过借鉴其他省份、城市的成功经验,规避它们走过的弯路,找出既合乎客观规律又适合当地实际的跨越路径;也可以通过直接采用先进技术,达到少投入多产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信息社会条件下,不同地区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技术合作等活动日益密切,中西部地区比较容易获取信息社会先行地区及其城市的发展理念、成功经验与先进技术,高起点、加速度推进信息社会的跨越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实现跨越发展。一是,信息技术存在跳跃性,在现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不够高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应用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中西部地区可以跨越传统的ADSL、VDSL等xDSL 铜线接入方式,直接采用更为先进的光纤接入方式。二是,信息技术存在通用性,可以覆盖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环节和流程。中西部地区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具备发展条件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地区实施重点突破,一旦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就有可能带动其他领域、产业、地区真正实现跨越发展。
趋势九:
信息社会发展区域失衡问题非常突出
总体上看,我国信息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东、中、西区域差距较大;二是省际间差距较大;三是省内差距较大。
从东、中、西区域差距来看,2012 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均值分别为0.541、0.386、0.358。其中,东部和中、西部落差明显,中、西部地区信息社会指数均低于全国均值,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51.1%。东部地区中,除海南、河北两省以外,其余省份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省际间的差距来看,北京、上海已率先进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而大多数省份刚刚进入信息社会转型阶段。2012 年,各省信息社会指数的标准差为0.108,其中信息社会指数最高的省比最低的省高出约150%,9 个省信息社会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均值为0.572,而其他22 个省份的信息社会指数均值仅为0.372。
部分省内信息社会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的如广东、甘肃、内蒙古、福建等。有些省份信息社会总体水平高,但内部发展不平衡,以广东为例,2012 年广东省信息社会指数为0.562,在全国排第5 位,其中,有6 个城市信息社会指数均超过0.6,已经迈入信息社会初级阶段,深圳最高达0.775,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信息社会指数排名中位居第一,但仍有11 个城市信息社会指数低于0.4,占广东省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的52%。有些省份信息社会总体水平低,但省内个别地区信息社会发展水平一枝独秀。以甘肃为例,2012 年甘肃信息社会指数为0.320,其中有9 个城市社会指数均低于0.3,尚处于信息社会起步期,但最高的嘉峪关地区信息社会指数为0.523。
信息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是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淤经济基础差异较大。2011 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GDP 分别为53350 元、29229 元、27731 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5628 元、2373 元、2986 元,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分别为44.9%、34.1%、36.3%,东部地区支撑信息社会建设的经济基础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较大。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在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人才储备、创新能力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信息技术应用程度较高,以互联网应用为例,2011 年全国互联网用户总数为5.16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38.3%,东、中、西部地区互联网用户数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53.5%、25.1%、21.4%,东、中、西部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49.9%、30.5%、30.5%。盂政策支持力度差异较大。由于认识水平、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各地区在推进信息社会建设方面的政策导向、力度等存在明显差异,直接影响信息社会的发展水平。
趋势十:
数字包容状况喜忧参半
数字鸿沟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拥有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导致数字鸿沟的最直接原因是“收入鸿沟”,收入较高的人群拥有更多财富来拥有各类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逐渐形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除收入因素外,使用者的信息技能、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扩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扩大,反过来会放大不同劳动者和地区之间在能力、收入、机会等方面的差距。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劳动者之间、地区之间甚至行业之间的数字包容,日益成为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2006~2012 年,我国数字包容指数不断提高,从0.3372 增长到0.5368。同期,全国31 个省份均实现了数字包容指数的正向增长,数字包容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中,增幅最高的是西藏,从2006 年的0.1906 提高到2012 年的0.4134,增长了116.93%。
在本次重点测算的315 个地及以上城市中,108 个城市数字包容指数超过0.6,比重为34.3%;介于0.5~0.6的城市有119座,比重为37.8%;介于0.4~0.5的城市有69座,比重为21.9%;其余低于0.4,仅占6.0%。2010~2012年,315座城市中的267座实现了数字包容指数提高,占比高达为84.8%,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数字包容状况得到改善。
尽管数字鸿沟得到明显改善,但城乡间数字鸿沟形势仍较为严峻。在信息产品日益成为重要生产生活工具的情况下,全社会有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帮助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拥有基本的数字产品、掌握必备的信息技能、把握住新的发展机遇。当前,传统信息产品的数字鸿沟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全国电视普及率的城乡差距已经较小,2011年我国农村电视机普及率相当于城市的85.43%,东部地区基本超过90%,中西部地区普遍超过80%。不过,人群间信息产品普及情况并不理想,与世界较高水平相比,我国仍有相当多人群未能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等数字产品服务。2012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达到全球平均标准,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例如美国手机普及率为110%,而在阿联酋,手机数量与人口数量之比约为2∶1;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 相关报告,在固定宽带与移动宽带普及率方面,中国普及率分别为11.6%、9.5%,分别位列第53 位与第71 位,而美国位列第18 位与第9 位。
更严重的是,我国电脑产品的城乡间数字鸿沟问题依然严峻。2011 年,全国农村电脑普及率仅相当于城市的21.94%,情况最好的省级区域北京仅为60.73%,次之的浙江滑落至42.18%,而上海仅为36.49%。电脑在现代信息技术中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全国城乡间电脑普及率巨大差距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何设计出切实有效的方案,以政府引导、市场跟进、社会组织和企业积极配合的方式,降低农民购买电脑实际支出、提高农民信息技能、建设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点、普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等,是下一阶段破解城乡间数字鸿沟问题的主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