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健康可视化
来源:中国企业报 更新时间:2013-10-09

 记者郭奎涛

崔红雷是北京市一位普通的85后白领,每次生病去医院之前,相比很多病人直奔医院然后湮没在漫长的挂号队伍中,他都会先在网上咨询简单了解一下自己的病情,再通过网上挂号或者电话挂号精确地挂到对应的科室,省去了排队和挂错号带来的重复排队等麻烦。
  这只是互联网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的改进之一。目前,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撑下,互联网还在让人们的身体、食品和环境等的健康、安全程度,以随时随地可以查阅的数字、视频等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个人健康档案试水

  “我在帮助新疆政府建设网络健康档案,病人可以对自己的病情一目了然,也帮助医生对他更好地诊断和治疗。”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侯卫真对《中国企业报》记者透露,中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推动这一惠民工程。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些距离。崔红雷表示,北京仍然没有看到所谓的居民健康档案,只有全市通用的病历书,但是容易丢失和忘记携带,很不方便。“每次去医院,医生对自己之前的病情基本都是一无所知。”
  对此,侯卫真坦承,居民健康档案有太多的细节要做,信息如何收录、数据如何保管等,尤其是建设完成之后,个人的健康隐私将一目了然,这些并不是随便一个医生、护士都可以看到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查阅准入体系。
  居民健康档案并非中国首创。例如,芬兰已经建立了医疗保健服务平台Taltioni,日前,数字安全服务商金雅拓旗下的Valimo公司还宣布,已经携手当地电信服务提供商Elisa,为其实现强有力的移动登录和终端用户验证服务。
  Taltioni首席执行官TuomasTeuri表示:“数据安全对Taltioni而言至关重要,每个国民都拥有自己的信息并有权决定谁可以访问。”拥有移动身份证,用户就可以安全登录他们的电子健康账户,并授权医护人员将其个人信息与医疗应用联系起来。

  可追踪的食品安全

  医院和居民健康档案只能在健康问题出现之后做出应对,人们还更加希望更大限度地避免健康问题,尤其在安全问题已经杯弓蛇影的中国食品市场。近年来,苏丹红、瘦肉精、三鹿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敏感神经。
  “如何从生产、加工、物流、零售各环节有效监控食品到达消费者的全过程,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所存在的隐患,正在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在日前举行的“2013生态中国·智慧农业”高峰论坛上,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郝丽萍表示。
  在中国政府的“免检产品”、“QS”等认证保障体系相继宣告失败之后,互联网行业的另一项产品二维码正在被寄予厚望。这是一种布满黑白点的小正方形,本来被电商用于储存商品类型、价格和支付等信息,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厂商用来储存产品的安全数据。
  根据崔红雷介绍,北京很多超市的食品包装都带有二维码,扫描一下,其名称、生产地址、收获时间和收货人姓名、农残检验报告等信息都可以查询到。也有超市采用大型的查询机,不过配置的较少,而且没有二维码方便,用自己的手机就能查到。
  不过,京中园博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海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维码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仍然存在问题。例如,目前的食品二维码都是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食品编码系统,只能在几家企业、基地范围内实现,难以打通全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