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邹乃硕
阅读提示: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事情已经实现了网上办理,既方便又经济。电子政务的出现,就为政务服务的快捷办理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目前,我省50个市、县政务大厅系统实现了与省政务大厅联网,在省政务大厅,26个窗口单位的237项审批及服务事项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网上运行,我省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尽管现在我省电子政务建设还面临诸多挑战,但电子政务手段带来的快捷和高效,让公众对政务服务的前景充满期待。
“现在跑审批,需要的申请材料都在网上公布了,一查就知道,比以前方便多了。”在省政务大厅,正在行政审批窗口前办理业务的赵淑芬这样说。
赵淑芬告诉记者,以前跑审批,只有到窗口或者具体部门询问才能准确知道需要哪些申请材料,但自从吉林省政府政务公开网开通以后,审批所需的申请材料、收费情况以及批复结果,都可以在网上查询,自己只需要到省政务大厅递交和取回相关文件即可。
而另一位正在办理业务的王先生则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机短信,“省政务大厅还给我发短信,通知我审批手续已经办结了。”
这些让普通办事群众感到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无论是网上查询,还是短信提醒,都是通过电子政务手段实现的。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背景下,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快速发展。而电子政务手段的出现,也打开了我省政务服务的新窗口。
现状:50个市县系统与省政务大厅联网
我省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早,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专业领域信息化建设、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其发展水平在一段时期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早在1998年,我省就开始立项筹建政府网站,并于2000年成立了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政府网站的筹建工作。
2001年3月29日,经过3年的紧张筹备,吉林省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正式上线开通,这是我省第一个以公开政务为主的公众信息网站。
随后,门户网站的概念开始风靡,我省也开始将省政府公众信息网逐步改造成为省政府门户网站,广纳全省各地、各部门的信息。2002年12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上线,32个省直部门网站也同步建立起来,其主要定位是政府信息公开、与百姓交流互动以及实现网上服务。如今,我省至少已经建立了110多个政府网站,根据《吉林省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全省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网或政府门户网站共发布政府信息698835条,点击量超过4亿次。
同样在2002年,省政务大厅挂牌成立,开始为群众集中办理涉及政务服务的有关业务,这是全国第四家省级政务大厅。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省政务大厅也逐步实现了信息化办公。2011年,省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对省政务大厅网站进行了全面升级,并正式更名为吉林省政务公开网。
现在打开省政府政务公开网,除了实现查询政务公开信息外,还可以随时对审批及服务信息进行查询,在企业特办入口下,还可以进行行政审批的预申报和预审核。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省、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县(市)政务大厅53家,其中50个市、县的系统与省政务大厅联网,可以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和业务在线指导,群众办理业务可以在线进行,大大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
阻碍:技术管理仍需发展体制机制有待突破
我省电子政务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除了面对来自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外,一些制度、法规的制约至今仍是电子政务建设难以跨越的藩篱。
一个行政审批项目,被递交给政务大厅主管部门的窗口后,行政审批的过程却不在政务大厅的窗口进行,而是被送回主管部门的有关处室进行审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前店后厂”。因为审批过程不在政务大厅进行,所以这个审批就“逃出”了政务大厅对行政审批的电子监控范围,因而产生了诸如审批超时限等一系列为人诟病的弊端。
“‘前店后厂’这种现象的本质是行政审批职能进厅不到位。”省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徐彩晶一语中的。为了破除“前店后厂”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我省一直在努力推动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将部门内分散在各个处室的行政审批职责和权力相对集中到一个处室,成立行政审批办,然后将行政审批办成建制地集中进驻政务大厅,要求各部门领导对行政审批办主任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层级,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窗口实行“一章批审”。
然而,“前店后厂”的现象至今仍在行政审批领域内广泛存在。徐彩晶告诉记者,这种现象的存在是有原因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前店后厂”都会产生弊端。有的审批项目可能需要现场踏查或者专家论证,这项职能只能由相关部门的业务处室来开展,因此这个过程就只能在相关部门进行,“这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关键在于监督和规范。”徐彩晶说,运用电子政务手段,对现场踏查和专家论证的时限、过程进行严格的“全流程监控”,这种现象的弊端就不会产生了。但遗憾的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全流程监控”还无法实现,技术的障碍制约了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如今,我省电子政务的发展格局被业内人士普遍归纳为“纵强横弱”。所谓的“纵强”,指的是信息在行政上下级间流转的时候,往往能够“一通到底,形成体系”,而“横弱”则指的是信息在平级行政单位间流转的时候往往会“缺乏联动”。而这种格局最明显的反应现象是“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也有人称之为“条块分割”。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只放在部门垂直系统内流转,而拒绝与其他部门或地方共享;或者这个部门因为系统封闭无法与外界连接,因此无法与其他部门或地方共享信息。总之,这个部门独占了这些信息,就形成了“信息孤岛”。
徐彩晶认为,发展电子政务必须消除“信息孤岛”。一方面,政府机关之间需要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网上政务协同,使社会大众真正享受到一站式办公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与民众之间也亟需加强信息沟通,社会信息资源需要公开,政府公共信息需要透明,而“信息孤岛”正是其阻碍因素。
但是,产生“信息孤岛”原因并不只有技术因素,技术问题终能破解,制度层面的制约却只能等待相关政策法规有所突破。
建言:重点建设与完善网上审批系
统
“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关键是要创新行政权力运行方式,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重点建设和完善网上审批系统。”省政协委员曹莉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一段时间以来,曹莉非常关注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在十一届省政协一次会议上,她与其他十位省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建议》。这份建议由曹莉执笔,肯定了目前我省行政审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但也指出我省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经过十一位委员的长期观察,他们发现我省电子政务建设中还存在政务与技术融合程度不高,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以及全省各个层级政务大厅缺乏层级业务互动等多个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系统的措施才能解决,希望我省电子政务建设能够在两到三年内找到解决办法,跨越这些障碍。”曹莉说。
曹莉等委员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建设各级网上政务大厅,与实体政务大厅建设衔接同步,规范全省各级政府所有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登记服务事项的申报和办理流程,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反馈。
建设跨部门协同审批系统。对企业登记注册、政府投资项目、重大投资项目等跨部门审批业务进行流程梳理和优化,实现网上协同审批。申报人只需向一个牵头审批部门申报或查询,就可获得完整的服务。同时,通过实现流程引导、提前介入、信息共享、网上会商等服务功能,提高跨部门审批效率。
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审批系统。链接市、县政务大厅的信息系统,根据省、市、县三级不同的职责范围,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形成上下互动、快速运转的审批通道。
建立全省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利用全省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规范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证照的电子发放和网上查询,建立共享资源库,实现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简化办事程序。
建设标准化审批系统。标准化是全省联网审批的基础要件,是公共资源共享的基础,要加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推行力度,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
展望我省电子政务发展前景,曹莉说:“希望吉林省的电子政务能越建越好,为公众提供更加快速、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希望有一天,群众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能够像在网上买东西一样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