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和改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鉴于中国国情,其互联网虚拟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模式,都有着与它国的特殊之处。当前国际研究主要是从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热点问题集中在互联网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角色、互联网对中国民众政治参与和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作用、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的方式及其评价等方面。国际研究不足以用于解决中国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迫切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社会治理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虚拟社会,网络舆情,网络治理,电子政务,电子政府
一、引言
在互联网重塑人类思维模式,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的大环境下,互联网治理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国内外在虚拟社会的治理方面已形成一定共识。因此,国际学界在自身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虚拟社会治理的一些研究结论和建议也值得关注。
二、从网络管理到网络治理的研究视角
为了避免管理或管控研究的局限,不少学者开始从治理的视角来研究网络,即认识到对于网络治理,需纳入到宏大社会大系统整体运行之中,实现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例如研究网络社会民主的《网络共和国》(桑斯坦,2003)[1],研究互联网治理过程中的架构、法律、社会规范问题的《代码》(莱斯格,2005)[2]和《网络社会的崛起》(卡斯特,2006)[3],研究网络群体极化的《信息乌托邦》(桑斯坦,2008)[4]等,这些著作都已经引入国内,并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总体而言,国外对虚拟社会治理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视角出发:
第一,认为网络治理是一种公共领域的治理。研究者从哈马贝斯的相关思想出发,认为互联网可以促进公共领域的形成(Dahlberg,2001;Sparks,2001)[5-6]。而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交流形式,例如即时聊天、电子邮件、讨论网站等,被视作为公民提供多种参与的机会并延伸了公共领域。
第二,认为网络治理是一种协商的过程。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是WilsonⅢ(2005)[7]将网络治理理解为政府、私营部门、研发机构和公民社会四个部分的协商过程,体现了协商民主的“公共问题讨论、平等、理性批判、跨意识形态质疑与思想互惠”等维度。
三、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一)互联网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ahlberg(2007)[8]提出了三种理想模式:自由主义模式,将互联网视为个人表达自己利益的工具;社群主义模式,强调虚拟社区中的精神共享和价值生成;协商民主模式,强调公共理性的协商。三种模式实际上都聚焦于公共话语权的力量。然而,这些模式都是基于个人主义文化和代议制民主体制等西方社会情境,很难准确地描述中国独特的社会政治生态。在中国,虽然互联网创造了一个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公共空间(Yang,2003)[9],但目前的互联网仍然不是一个为了追求公民利益和民主目的的工具(Liu,2012)[10]。因此,中国网民对颠覆政权的活动并不感兴趣,虽然他们有时会发起网络群体性事件,但基本上很少要求进行激进的政治变革(Yang,2009)[11]。
(二)互联网对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起到激发作用
从政治参与的角度研究互联网,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可分为两种:
一是探寻互联网是否可以成为“治疗”公民政治冷漠的良药。相较于其他的政治参与方式,互联网可以降低参与成本、创建群体组织的新机制以及开创新的信息传播渠道,这种特性可能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政治兴趣,激发政治参与的热情。Liu(2012)[10]认为,由于中国的政治参与热情往往被中国政府所控制和审查,大部分政治热情都在虚拟空间得以释放。
二是谈论互联网在社会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社会运动和其他社会行动者对互联网的使用已引起研究人员的注意。例如,Marmura(2008)[12]认为互联网有可能成为社会组织特别重要的运动工具。
此外,学者还就与网络政治参与有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社会资本(Chamak,2008;Chi等,2009)[13-14],SNS网站(Zhang等,2010)[15],博客(Garcia-Castanon等,2011)[16],网络政治效能(Shen等,2009)[17],政治兴趣(Krueger,2006)[18]等都得到广泛关注。
(三)互联网对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兴起的鼓动
民族主义在虚拟空间得到进发已不是新鲜事(Wu,2007)[19],这是因为互联网成为与国家民族主义不同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领域,“人民民族主义”在这一领域发展成为“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族主义不仅对国家的国家民族主义话语权垄断带来挑战,也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公共话语权利(Liu,2006)[20]。因此,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发展得如火如荼,这与我们通常认为中国网民使用互联网是为了娱乐和生活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Damm,2007;Liu,2011;Qiu,2003)[21-23]。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青年的积极参与。Liu(2012)[10]认为,中国的青年网民一方面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感。因此,网络民族主义运动实际上成为中国当代青年“新政治”的表现形式,构成了中国情境下的政治自我的重要延伸。
四、中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的模式
(一)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的方式
由于意识形态不同,国外一边倒地认为,在网络时代,对政治表达自由的最大威胁是对信息的控制和操纵,将政府必要的干预也认为是对人权和自由的侵犯。Chung(2008)[24]认为,互联网给了中国民众以极大的表达空间,而不能影响政治稳定是一条不能触碰的底线。中国领导人像控制传统宣传工具一样,依然积极对互联网上的政治内容进行管制,有关反政府、民主、人权等话题被严格监管和禁止(Chung,2008)[24]。为此,中国目前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监控系统,拥有高效的网络审查效率(Cherry,2005)[25]。这些审查形式包括对互联网的控制采取内容过滤措施,从技术上实现对数据包的监控,实施“积极利用”和“消极防范”行为策略(Kalathil等,2003)[26],通过法律条例限制访问敏感内容、对互联网服务商和内容提供者予以政治控制、促使自我审查、建设网络评论员队伍等(Gomez,2004)[27]。
(二)对中国政府虚拟社会管理方式的负面评价
这些审查方式引起西方学界的争论。Hung(2010)[28]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政府的传统宣传手段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有效,而网络评论员机制恰好弥补了这一缺陷。网络评论员在互联网上发出有利于国家的正面意见,为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和传播提供了有用工具。但是,网络潜在的角色是给草根阶层发表不同言论进而推进改革的地方,这些坚不可摧的国家防火墙和网络警察,以及其他法律和政治手段给网络的这种作用划上了一个问号(Shen等,2009)[17]。部分学者认为,对互联网的绝对控制是不现实的,只是政府尚没有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对策(Lacharite,2002;Endeshaw,2004)[29-30]。
(三)对中国政府虚拟社会管理方式的辩护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互联网虽受到管制,但仍是改善政府执政能力的积极力量。Gorman(2005)[31]指出,攻击中国互联网管制政策的人似乎并不理解中国的具体国情,实际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成员国都对互联网执行审查制度;他同时指出,世界各国的制度不一样,其所能接受的内容也有差异,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社会规范,因此很难绝对地判断什么是“好”的审查,什么是“坏”的审查。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定形式的互联网内容审查是必须的,并且不同的国家,其审查形式也不一样,每个国家都没有权利指责其他国家。政府对互联网的控制是政府试图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表现(Liu,2012)[10]。
五、国际研究评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在虚拟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并积累了大量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各国和地区的国情和网情不同,其面对的问题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同。因此,中外关于虚拟社会治理的理念或手段有着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
第一,西方国家在现实的社会管理中往往留有很多社会情绪的宣泄渠道,因此反而在虚拟社会中受到冲击较少,这尤其表现为很少需要面临众多棘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更没有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中国特有现象的干扰。因此,在虚拟社会的事务治理的目标和现实需求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与中国并不处在同一水平位置。
第二,西方国家在虚拟社会中延续了其自由主义的政治价值观,将互联网涂上了自由化的色彩,由于意识形态差异的存在,如果生搬硬套,不但无益于解决中国虚拟社会发展的问题,反而会对中国的现实社会治理带来不良影响。
从虚拟社会自身的复杂性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和影响的程度,以及通过虚拟社会的治理所要达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高标准上,在中国虚拟社会中都更为特殊,这无疑增加了中国虚拟社会治理的难度。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国外关于虚拟社会治理的理念,即网络上的治理,既要保证自我的平衡,也要能纳入到社会大系统的整体运行之中,实现其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这与中国虚拟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实践方面,国外研究多带有明显不同意识形态的导向而无法适用于中国国情,可借鉴的内容并不多,不足以用于解决中国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
今后的研究应从分析中国虚拟社会问题的特殊性入手,通过解构中国虚拟社会系统,掌握中国虚拟社会运行规律及其特征的特殊性。基于中国现有国情及长远发展的需要,引入公共领域的治理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虚拟社会治理模式,研究中国虚拟社会的自主治理和虚拟社会一现实社会”协同治理方式。
作者简介:曾润喜,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互联网治理、政治传播学、电子政务、公共政策与管理。
郑斌,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人地系统模拟与数字化。
张毅,通讯作者,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管理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桑斯坦K.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莱斯格L.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M].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卡斯特M.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桑斯坦K.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Dahlberg L. The Internet and Democratic Discourse: Exploring the Prospects of Online Deliberative Forums Extending the Public Sphere[J].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01, 4(4): 615-633.
[6]Sparks C. The Internet and the Global Public Sphere[M]//Bennett L W, Entman R M(eds). Mediated Politics: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75-95.
[7]Wilson Ⅲ E J. What is Internet Governance and Where Does it Come From?[J]. International Public Policy, 2005, 25(1): 29-50.
[8]Dahlberg L. The Interne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Power: Radicalizing the Public Sphe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a and Cultural Politics, 2007, 3(1): 47-64.
[9]Yang G. The Co-evolu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J]. Asian Survey, 2003, 43(3): 405-422.
[10]Liu F. Identity in the Internet Age “Politically Indifferent” Nationalists? Chinese Youth Negotiating Political[J].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2012.15(1): 53-69.
[11]Yang G. The Internet as Cultural Form: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 Condition in China[J].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Policy, 2009, 22(2): 109-115.
[12]Marmura S. A Net Advantage? The Internet, Grassroots Activism and American Middle-Eastern policy[J]. New Media & Society, 2008, 10(2): 247-271.
[13]Chamak B. Autism and Social Movements: French Parents' Associ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Autistic Individuals Organisations[J]. Sociology of Health & Illness, 200830(1): 76-96.
[14]Chi L, Chan W K, Seow G, et al. Transplanting Social Capital to the Online World: Insights from Two Experimental Studie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2009, 19: 214-236.
[15]Zhang W, Johnson T J, Seltzer T, et al. The Revolution Will be Networke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on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J].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2010, 28(1): 75-92.
[16]Garcia-Castanon M, Rank A D, Barreto M A. Plugged In or Tuned Out? Youth, Raceand Internet Usage in the 2008 Elec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Marketing, 2011, 10: 115-138.
[17]Shen F, Wang N, Guo Z, et al. Online Network Size, Efficacy, and Opinion Expression: Assessing the Impacts of Internet Use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009, 21(4): 451-476.
[18]Krueger B S. A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and Internet Political Mobilization[J]. American Politics Research, 2006, 34(6): 759-776.
[19]Wu X. 2007. Chinese Cyber Nationalism: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M].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7.
[20]Liu S. China's Popular Nationalism on the Internet. Report on the 2005 Anti-Japan Network Struggles 1[J].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2006, 7(1): 144-155.
[21]Damm J. The Internet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Chinese Society[J]. Critical Asian Studies, 2007, 39(2): 273-294.
[22]Liu F. Urban Youth in China: Modernity, the Internet and the Self[M]. London: Routledge, 2011.
[23]Qiu J L. The Internet in China: Data and Issues[R/OL].Working Paper Prepared for the Annenberg Research Seminar 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2003[2012-08-13].http://annenberg.usc.edu/international_communication/Papers/JQ_China_and_internet.pdf.
[24]Chung J. Online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he Internet and the Political Regime[J]. Asian Survey, 2008, 48(5): 727-751.
[25]Cherry S. The Net Effect: As China' s Internet Gets a Much-needed Makeover, Will the New Network Promote Freedom or Curtail it?[J]. Spectrum(IEEE), 2005, 42(6), 38-44.
[26]Kalathil S, Boas T. Open Networks, Closed Regime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Authoritarian Rule[M].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03.
[27]Gomez J. Dumbing down Democracy: Trends in Internet Regulation,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in Asia[J]. Asia Rights, 2004, 1: 1-19.
[28]Hung C F. China's Propaganda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ternet Commentators and the Weng'an Incident[J]. Issues & Studies, 2010, 46(4): 149-180.
[29]Lacharite J. Electronic Decentralisation in China: A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rnet Filtering Polic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2, 37(2): 333-346.
[30]Endeshaw A. Internet Regulation in China The Never-ending Cat and Mouse Game[J].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aw, 2004, 13(1): 41-57.
[31]Gorman G E. China-bashing in the Internet Censorship Wars[J].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2005, 29(5): 453-456.
[32]Freelon D G. Analyzing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Using Three Models of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J]. New Media & Society, 2010, 12(7): 1172-1190.
[33]Yang G. How Do Chinese Civic Associations Respond to the Internet? Findings from a Survey[J]. The China Quarterly, 2007, 189: 12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