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数字化国门——丹东边防检查站信息化建设纪实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3-10-23

 打造数字化国门——丹东边防检查站信息化建设纪实

 官兵查验出境货车证件

    新华网消息:近年来,辽宁边防总队丹东边防检查站作为国家重要对外开放陆路口岸,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每年约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数十万余人(次)和车辆几十万列(辆)出入境。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繁忙的执勤任务,给边防检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丹东边防检查站党委为开创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新局面,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不懈地探索,运用高科技手段逐步提高检查、监护、管理的科技含量,先后构建了口岸出入境人员检查安全视频监控、出入境运输车辆在线检查监控、江桥警戒区域实时视频监控等科技预警系统,实现“实战型指挥”的“数字口岸”,开拓出一条适合形势发展需要,具有丹东口岸特色的科技强警之路。

    “电子眼”——不可逾越的屏障

    2013年1月16日深夜,指挥中心值班员王明灏通过口岸视频监控系统监护7199次国际货物列车出境时,突然屏幕上闪现一个黑影快速窜上刚刚启动的列车,“不好,有人要偷越国境!”说时迟那时快,他抓起对讲机向中朝友谊桥头执勤哨兵报告,同时遥控桥头闪亮停车信号,在电子眼的指挥配合下,3名官兵仅用1分钟就将藏匿在车厢里的不法分子擒获。

    丹东边防检查站执勤任务点多、线长、面广,自2000年安装流动检查和现场监管电子设施以来,值班员只需在指挥中心通过视频,便多方位、全时空地观察执勤现场的各个角落动态。实现了网络传输、数字录像、微光夜视、远程监控等功能,使出入境车辆和旅客在监管区内全程处于监控之中,有效地防止了漏检、漏验和偷渡等事故的发生,也为查阅执勤音像资料提供了重要依据。另外,检查员可通过监控系统完成列车的检查和监护工作,避免了检查中遗漏点和不安全因素。现在检查时间和监护警力均是原来的三分一,创造了一个“客乐其行,物畅其通”口岸高效通关环境。
 “数字化”——打造高质的效率

    丹东检查站党委一班人深谙科技对加强部队全面建设、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作用,注重向科技要成绩,不断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在思想政治教育、军事业务训练、干部量化管理、后勤保障措施等多个领域中充分发挥科技主导优势,引导官兵创造性开展工作,构建起以网络为依托、信息为主线、人才为核心的数字平台。

    从确定走“科技强警”之路起,丹东边防检查站数字化办公建设的步伐逐年加快。计算机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实施边防检查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官兵使用计算机技能是增强综合素质的前提。2013年,这个站投资100万元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电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官兵的学习热情,推动了丹东边防检查站数字化建设进程。通过开展办培训班、技能比赛、课件制作等活动,全站官兵均已掌握了执勤相关操作技能。站机关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秩序,减少了机关发文数量,实现了教育模式电教化、证件识别技术化、档案管理电子化、部队管理规范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目前,一个以计算机、通讯、摄影、摄像为基础的工作格局已见规模。去年退伍的河南籍战士张扬来电称:是部队开展“学习型警营”活动,使我们拥有一技之长,在家乡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鉴别仪”——铸就平安国门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不断发展,给一些不分子提供了利用之机。丹东边防检查站党委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边防检查执勤执法部门,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手段,难以维护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为此,充分发挥高尖端的各类鉴别仪器作用,通过对证件和车体的外表直观鉴别、物理光谱分析、电脑软件支撑的手段,改变以往单凭感观和经验鉴别方法,提高了伪假证件和车体检查效率,为做好边防检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组织官兵在认真学习高科技知识的同时,通过搜集世界各国护照样本及伪假信息进行模拟查验;举办“判断伪假证件”和“微机查控”等培训班,提高检查员使用各种识伪仪器设施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检查技巧,旅客验放速度由每人45秒缩短至15秒。具在多年丰富检查经验的执勤业务一科检查员张坤感慨地说:“如今配备这些先进检查仪器,再加上丰富检查经验,等于给国门上双保险!”几年来,丹东边防检查站充分发挥高科技仪器,有效地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捍卫了祖国的东大门。(吴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