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的兴起,是对传统执政方式的有益补充,既方便了广大网民最快获取政府信息,又增强了政府政策的“落地率”,拉近了政府尤其是上层政府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如今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网站已成为政情民意的直通平台,从网络监管缺失到网络谣言传播者被查,再到政府网微博、微信开通,“网络正能量”开始萌芽并茁壮成长。
电子政务有了,政府在网络上架起了与百姓沟通的桥梁,要注重通过建立制度章程,逐步加强干部网上为民服务意识和提升服务手段,以及网络问政后续处理的监督、跟踪、评价、追责等配套制度。要善于用“微”“去官气”“接地气”“聚人气”,从网民的提问、拍砖中打捞民意,及时引导舆论走向,解决或回复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政府服务群众,“有用”是一个必须的标准。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依法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大势所趋,也是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转变政风的内在要求。只有拓宽政府和百姓交流沟通渠道,去掉“作秀”的成分,用网民“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的方式回应关切、释疑解惑,才能真正把网络问政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执政“生产力”,才能充分展现网络问政的内在魅力,赢得群众的广泛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