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变化 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待加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更新时间:2013-11-04
 
  本报记者张伟报道  
  “提供的服务不需要,需要的服务找不到。”日前,在第三届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对当前政府门户网站的发展现状如此评论。在此次论坛上,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业委员会与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报告(2013)》显示,我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的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弱阶段。由此,政府门户网站如何真正融入互联网,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
  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整体偏弱
  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主任于施洋介绍说,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中国特色信息社会的逐步成型,互联网上信息交互和传播的格局悄然发生变化,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参与和监督意识不断加强,对各级行政机关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一届中央政府指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升级”,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信得过”、“能监督”。政府网站承载了海量权威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升级要求各级各类政府网站“走出去”,全面融入互联网大生态。
  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是指网站为树立更好的政府形象,达到广泛的政策宣传、有效的舆论引导、便捷的服务供给的目的,面向互联网主流用户群体传递信息和服务,从而满足公众需求、提升公众认知的能力。基于此,2013年中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评估重点从网站的搜索引擎影响力、社会化媒体影响力、重要网络媒体影响力、移动终端用户群体影响力、少数民族及国际用户群体影响力五个方面详细考察全国地市级以上重要政府网站的互联网影响力。
  《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影响力总指数仅为50.9分,其中副省级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指数最高,为56.35;其次是省级政府网站,为53.64;第三是中央部门网站,为48.25;最后是地市级政府网站,为45.36。《报告》将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水平划分为8个水平等级,分别是:极弱(0-20分)、很弱(20-40分)、较弱(40-50分)、中等偏弱(50-60分)、中等偏强(60-70分)、有效转强(70-80分)、强度升级(80-90分)、强有力(90-100分)。按照等级划分,我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的发展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弱阶段,副省级和省级政府网站平均处于中等偏弱阶段,中央部门和地市级政府网站平均处于较弱阶段。
  在556家评估网站中,仅有14个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水平达到“有效转强”阶段,这些网站是外交部网站、商务部网站、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重庆市政府门户网站、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深圳市政府门户网站、襄阳市政府门户网站、烟台市政府门户网站、晋城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张家界(000430)市政府门户网站、宿迁市政府门户网站、梅州市政府门户网站。这些网站在互联网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能够较好地传递政府网站信息。
  解决“不好懂、不准确、不实用、不亲民”问题
  政府网站是人们了解政府工作动态、反映社情民意、网上办理事项的重要渠道,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政府网站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不好懂、不准确、不实用、不亲民等现象比较普遍。
  有研究机构此前对我国近50个省会城市和较大型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集中调查发现,一些政府网站存在链接无法打开或者链接与标题无关的内容;网页设计不够美观;提供的政务信息陈旧,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等有误;获取信息不方便等。此次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我国政府网站互联网影响力总指数仅为50.9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中央部委、省、市级政府网站信息能够在搜索引擎上被公众查到的比例分别不足10%、8%和5%,这就意味着政府网站经过十几年积累的海量信息总体上处于不可见的状态。”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电子政务处副处长杨道玲表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政府网站对互联网发展环境变化,特别是网民普遍使用搜索引擎这一新变化准备不足、应对不力。
  一些政府网站信息发布工作不准确、不细致、不实用,导致公众对其认知度低、满意度差。业内人士认为,最近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办事难、办证难等问题,除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外,也与政府网站服务的细致度和实用性不够有关。相关数据显示,我国70%的政府网站只是简单公布行政审批项目,缺少不同业务类型的办事流程。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政府必须以服务大众的态度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社会的全方位进步。
  于施洋认为,互联网时代,政府网站未来发展趋势将是从“知晓”式被动信息发布向“回应式”主动公开转变,从“单向式”互动表达向“融入式”参与决策转变,从“形式化”在线服务向“实质性”网上独立办事转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网站快速准确把握社会热点话题,主动倾听群众意见、呼声和诉求,创新社会关切回应方式,稳步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良性互动,快速提高政府网站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大数据时代带来新机遇
  近年来兴起的大数据技术,由于其能够根据网站用户的访问喜好、站内搜索行为等,分析提炼用户的需求特点,为政府网站破解发展难题提供了条件。专家认为,随着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发展,深化应用和突出服务正成为政府网站提高实效的总体趋势,传统的供给导向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据了解,从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至今,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突飞猛进,当前全国政府域名下的政府网站数已超过5.2万个,100%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省级政府、99.1%的地市及85%以上的县(区)政府都已经建设了政府网站,部分村镇也在建设门户网站。
  于施洋表示,近10年是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10年,作为服务型政府主要表现形式的政府门户网站也得到了全面发展,政府网站已成为广大公民获得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新技术的迅速普及发展推动政府网站加快建设步伐,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越来越呈现移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尽快建立更加智慧、更加安全的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据悉,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早就开始注重大数据应用。美国于2009年开始实施“开放政府计划”,利用开放的网络平台公开政府信息,鼓励公众参与和交流,增进政府信息的可及性。2010年7月,美国联邦政府根据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对其门户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使页面更简洁、服务更便捷、搜索功能更强大。
  “对政府网站来说,大数据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就会止步不前甚至掉队落伍,被时代淘汰。”于施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