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3-11-10

  一、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与现状
  
  1、国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一个飞速发展时期。2001-2009年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整体经济增长率一倍以上。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融合,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出现新的变化。表现为:
  
  (1)产业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具有最广泛的国际性,其全球性采购、全球性生产、全球性经销的趋势日益明显,产业梯次转移发展趋势十分突出。
  
  (2)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市场、资金和技术的国际化使得国际竞争形式由资源、产品的竞争转向技术、品牌、资本和市场份额的竞争,核心技术和自有品牌成为是否拥有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3)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跨国公司凭借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资金优势,逐渐成为行业的主导,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4)生产规模化和产品个性化成为主要趋势。电子信息产品大部分都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达不到一定生产规模,产品则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逐渐成为潮流。
  
  (5)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主流。电子信息产业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迅猛发展,各国都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化作为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
  
  2、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产业在新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2009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51305亿元,同比增长0.1%;利润1791亿元,同比增长5.2%;税金664亿元,同比增长13.3%;出口交货值28932亿元,同比增长下降5.6%。从业人员755万人,增速下降0.6%。(1)在国民经济中依然保持重要地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第一制造大国,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60.9%、48.3%、80%、85%,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15%以上。2009年,尽管电子信息产业收入下滑,但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依然达到10%左右,利润在全国工业中比重保持6%,税金占全国工业比重为8.4%。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超过35%。(2)中西部地区比较优势逐步显现。由于生产要素的成本优势日益突出,中西部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获得较快速度的增长,部分IT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正逐步在武汉、重庆、长沙、合肥等区域城市酝酿形成新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2009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24.1%、25.6%,成为遏制全行业下滑势头的重要力量。(3)对外贸易萎缩与供给过剩。由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外贸依存度依然较高----超过50%,出口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大。2009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7719亿美元,同比下降12.8%,这是本世纪以来首次负增长。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锐减,企业的库存压力大,产能过剩和外需疲软的矛盾凸显。
  
  二、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在空间分布上以长沙高新区为主,与岳麓科技园、星沙工业园、隆平科技园,形成“一轴四区”基本格局。一轴即以319国道为轴心,东达浏阳及星沙工业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区、中跨新世纪文化城数字媒体产业区、西接长沙高新区麓谷信息产业基地,南连岳麓科技园。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中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67家,主要分布在岳麓区和长沙县,单位数分别为19家和16家,占比分别为28.4%和23.9%。其余依次是芙蓉区9家,雨花区7家,望城县4家,天心区、宁乡县、浏阳市各3家。长沙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单位构成和规模
  
  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中,长沙现有7家规模较大企业,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蓝思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湖南信息产业集团、湖南国科广电有限公司、中电48所、威胜电子有限公司和中电软件园,分别属于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业;中型规模企业9家,其中4家属于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业,5家分散在其它行业;小型规模企业56家,占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数的比重为83.6%,其中有15家集中在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13家集中在其它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
  
  2、经济类型构成状况
  
  从经济类型来看,长沙电子信息业以内资企业为主,外资与港澳台资企业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业。在全市所有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中,内资企业51家,占全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总数的76.1%;外资企业15家,占全市企业总数22.4%;港澳台资为1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5%。
  
  3、增加值比重以及增长状况
  
  长沙的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中,占比最大的是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占到28.6%;其次是其它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包括电线电缆制造、光纤光缆制造以及计算器及货币专用设备制造,其占比为26.8%;然后是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专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排最后的是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
  
  从增长速度来看,增长最快的是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达到51.1%,其次是其它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增长41.6%;而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业以及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速度都在下降,分别为-7.7%,-5.3%和-0.4%。
  
  4、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与增长状况
  
  在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有13家,其中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5家,占全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7.7%,
  
  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来看,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三个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为65.6%,但这三个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为0.7%、通用电子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营业务增长为-5.2%,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营业务增长为-13.8%。
  
  5、利润结构与盈亏状况
  
  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韩国投资的LG飞利浦曙光电子有限公司、湖南HEG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在危机中关门歇业,让长沙工业总产值损失严重。在全市规模工业中,利润过千万元的电子信息产企业只有8家,累计实现利润2.7亿元。利润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电子计算机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4.0%,其次是其它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56.1%。
  
  三、长沙电子信息产业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回收问卷中80%来自于民营企业、20%来自于外资企业,近三年来,企业都保持了20-25%以上的产值增长率。
  
  1、企业选择长沙落户的主要原因
  
  企业选择长沙落户的主要原因为人脉、低廉成本和优惠政策等涉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因素,60%的企业对长沙企业办公地点表示满意。
  
  2、企业市场状况和供应商配套情况
  
  问卷中被调查企业的年销售总额在1000-3500万,企业的所有客户中10-30%分布长沙市内,70-90%分布在国内的主要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武汉,太原、温州等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大型城市。

  所有被调查企业的机械设备都是采用2000年以后生产的最新机械设备,其中国产设备比重为60-90%,这表明目前长沙电子信息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内比较先进水平。
  
  3、企业的本地竞争状况
  
  目前长沙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之间自身的竞争程度并不是很高,60%以上的企业感觉长沙本地竞争程度一般。它们认为80%以上的主要竞争对手分布在省外的其它城市,如广州、深圳和北京,还有20%的竞争对手位于国外。

  4、企业研发人员状况
  
  被调查企业“湘籍”研发人员的比重高达80-90%,这说明长沙本地劳动力人才市场,给予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力的支撑。为开发关键核心技术,企业招聘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20%是通过公司内部培养、60%通过省外人才市场、20%通过海外人才市场来获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长沙本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研发人员数量供给充足,但技术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5、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来源

1728338326.jpg (581×333)

  被调研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部门,都认为自身并不缺乏关键技术。关键的是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的投入,企业平均的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4-8%。核心技术来源,主要途径为:自主研发40%、国外技术吸收改进40%、省内高校研究机构的成果转化10%、省外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成果转化10%。调查问卷显示,被调查企业年均专利申请数量为4-13件。1729218070.jpg (569×124)

  6、限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序

1730005028.jpg (568×162)

  四、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存在问题
  
  1、规模较小,对规模工业的贡献不大
  
  长沙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企业数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全部企业数(2081个)的3.2%;实现增加值1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1.1亿元)的3.3%,增加值同比下降0.83%;实现利润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20.8亿元)的1.18%,在规模工业中占比较小。
  
  2、电子元器件制造业比重大、效益不高
  
  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主要包含电子真空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及其它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等6个小类行业。受电子真空器件制造业萎缩的影响,该类别的15家企业占全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小,效益不高,甚至有的企业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之中。
  
  3、产业链断裂,本地配套较差
  
  调研数据显示,长沙信息产业本地配套率不足30%,从长沙现有的电子信息整机类产品来看,是交换机、服务器、宽带网络应用设备、数字多媒体信息设备、智能交通系统、电视机接收装置、金融外部设备等等。这些产品的销售往往具有产品的非市场行为,制约产品集聚生产。一些电子信息产品难以做大是因为其产业链不能在市场需求下延伸,同时,电子信息材料基础薄弱,电子元器件的规模生产没有形成,导致这些整机产品不能带动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并在市场中占有相应的份额。特别是信息产业中小企业在本地的80%核心和基础零部件无法实现配套,造成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非常高昂,严重影响本地信息产业企业的竞争能力。
  
  4、缺乏先进技术制造业企业
  
  从长沙市行业构成看,行业小类实现增加值占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的只有4个行业,由高至低排序分别是电线电缆制造、电子真空器件制造、供应用仪表及其它通用仪器制造、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制造。而以生产通信传输设备、通信交换设备、专用仪器仪表设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的4个行业增加值占比未超过10%,全市生产高端产品的行业比重明显偏小。
  
  5、技术创新相对匮乏
  
  目前长沙电子信息企业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代表电子先进技术的制造业,如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所有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只有3.1%,而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增加值为零。外资看中的是本地廉价的劳动力,10家外资企业都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电子器件和元件制造业,致使企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与规划布局
  
  1、总体思路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为保障,把握“三网”融合契机,以立足本土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为关键,以跨国IT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消费类电子整机产业等电子信息制造类产业、软件产业及信息服务产业等信息技术服务类产业和动漫游戏产业等信息文化创意内容产业,着力发展辐射力强、聚集效应明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将长沙打造成为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鲜明、创新环境优越、在全国具有影响的电子信息生态科技新城。
  
  2、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根据长沙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国际、国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宏观背景,预计今后五年,长沙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长沙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在电子信息产业优势领域的价值链高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服务为主线,以软件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体系。
  
  (2)阶段目标
  
  为实现总体战略目标,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大致分二步走,进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扩张阶段。
  
  第一、中期目标(2011-2013年产业扩张阶段)
  
  在调整和提高的基础上,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初步扩张阶段。进一步提高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开发成熟度和要素集聚度。建设六大载体,包括研发、软件、孵化、大学生创业、总部及服务外包基地;打造七个平台,包括制造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专业科技研发平台、创新人才信息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企业国际化服务平台;引进4家以上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新培育30家产值过千万的本土民营企业。长沙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300个亿。
  
  第二,远期目标:(2013-2015年产业发展成熟阶段)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进入快速扩展阶段,该阶段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型企业配套”的紧密分工协作体系,电子信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和行业协会管理日益制度化,运转良性。到2015年,把长沙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部分领域具有知识产权优势的支柱产业,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产值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8万人,力争形成50亿元以上的规模核心企业5家和10亿元以上规模骨干企业10家。1731024349.jpg (567×272)

  3、相关措施
  
  (1)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
  
  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必须加强IT产业链的建设,立足长沙比较优势,完善关键性的配套环节。同时,促进分工细化,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注重产业链的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结合,形成上下游关联、产品结构互补、资源互补、功能互补的产业链。长沙应重点培育发展电子制造、软件及服务、基于IT产业的文化创意等三大类IT产业链,重点培育附加值高的产业链核心环节,同时,注重发展相关关联、配套环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IT产业链,以整条产业链的竞争,融入全球和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当中去。
  
  (2)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培养人才
  
  应积极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更好的科研环境真正留住人才。如借鉴其他城市对境外人员建立进出的“绿色通道”,使在长的电子信息产业工作境外人员享受一定期限内,一次性签证可多次自由进出的政策。同时,加强人才的招聘,每年定期举行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在吸引人才的同时积极的培养人才,建立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体系。首先,高校必须跨越现有专业界限,培养既懂系统,又具有微电子基础的复合型设计人才。其次,加强职业教育,大量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才,从而提高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的素质。再次,实施继续教育。发展远程教育,扩大网上教育覆盖率。
  
  (3)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增强内生核心竞争力
  
  必须抓住当前国家加快信息化建设、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等一系列战略机遇,不断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公共平台,壮大民营企业的规模实力。要将发展的重心从关注民营企业速度、规模转移到质量、效益上来。要积极从税收、用地、人才、资金、配套软硬件条件方面给予本土民营电子信息中小企业良好的支持。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构筑面向电子信息产业中小民营企业的以信息资讯、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信用中介、人力资源等为内容的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更好更快的做大做强。
  
  (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区域创新网络
  
  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产业技术政策的核心位置。首先,要搭建平台积极鼓励长沙本土企业与同一价值链的配套企业、协作企业、竞争企业,与长沙境内跨国企业,与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其次,电子信息产业企业要有意识形成和遵守电子信息行业特有的道德规范,积极促进“信任”、“凝聚力”、“互惠”社会资本的产生和积累,形成良好的鼓励创新发展的行业氛围,加快知识和电子信息流通的速度,形成有益于创新的人文精神环境。同时,要积极地进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向产业价值链上价值量较大的R&D和销售两头扩展,从事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设计和电子信息密集服务行业,有针对地把劳动密集的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向长沙周边地区进行梯度转移和扩散,把网络延伸到周边,通过与周边的IT制造业基地,内外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以长沙为重要节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区域创新网络。
  
  (5)选择性招商引资,做强外源型经济
  
  抓住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新机遇,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调整优化引资结构与形式,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外源型经济的发展与提高。以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为重点,吸引世界知名电子信息产业的地区性总部,地区性研发总部入驻长沙。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行改善软环境、硬环境和实施优惠政策“三管齐下”,积极利用政府招商、展会招商、网络招商、上门招商、节会招商、企业招商及以企引企、以商引商和企业增资扩产等多种方式,扩大外资直接投资领域,推动招商引资有更大的突破。
  
  4、空间布局
  
  长沙电子信息产业在空间分布上以长沙高新区为主,目前分布还比较分散,如长沙信息产业中的关键企业蓝思科技位于浏阳生物医药园中。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依托现有的空间格局拓展,具体来说:
  
  电子材料与电子元器件以及汽车电子系列产品等布局在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隆平高科技园;新型显示器及相关电子企业布局在浏阳生物医药园;计算机、手机、接收器终端及IT产品布局在以麓谷为中心的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并继续打造长沙软件园。
  
  针对长沙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密集特点,进行重点的空间规划。根据长沙产业的发展定位,在空间布局上,重点按照“三带”展开。即:以东方红路以西现有光伏产业基地为基础,打造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密集带;以中电软件园为依托打造应用软件、服务外包及电子信息服务产业带;以岳麓大道为轴线,打造以高端研发、孵化及总部经济聚集带。此外,以尖山水库为园心,积极推进具有现代城市功能的综合配套服务业发展。


  5、发展重点领域
  
  根据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结合长沙现有基础,确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企业:以蓝思科技、中电软件园、长城信息、国科广电、威胜集团、拓维信息、青苹果数据等企业为重点带动发展。
  
  重点产品:3DTV电视机、3DTV显示屏、3D显示器等系列产品、发展三网融合内容产业、终端产业;突破云计算海量数据分布存储、信息安全、传感网、物联网等核心技术;发展超级计算机、移动电子商务、电视购物、信息服务外包、卡通动漫、嵌入式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以及汽车、医疗电子等。
  
  (1)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
  
  第一、新型显示器
  
  1、以蓝思科技为龙头企业,全力发展高品质玻璃镜片和PMMA镜片“CNC雕刻”技术,支持蓝思科技3DTV、3DTV显示屏的研发生产。
  
  2、以湖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宇顺电子为基础,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骨干企业,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上下游产业,重点发展液晶显示产业核心零部件。TFT-LCD液晶显示产业配套用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偏光片、掩膜板、驱动IC、光源模组、膜材料、靶材等关键材料及其核心零部件,以LED背光模块和偏光板为突破,支持本区相关配套企业发展,积极引进玻璃基板和驱动IC生产企业。
  
  3、大力支持产品研发。从面板到平板电视的一体化生产技术、整机工业设计、数字高清电视接收机、背光源、偏光膜、显示驱动芯片六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生产,全力建设一个新型显示器件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平台。
  
  4、积极部署配套产业。在发展新型显示器件产业时,尤其要注重以TFT-LCD产业为核心,围绕TFT-LCD面板模组对相关配套的要求,发展相关配套用关键材料及其核心零部件,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促进本区TFT-LCD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冷阴极灯光、TFT化学材料、LED背光源、匀胶铬版、彩色滤光片等上游关键材料的生产线。
  
  6、支持OLED、PLED和SED等新型显示技术产业化。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盘活企业存量,引进资金、技术进行产品转型升级。
  
  第二、太阳能光伏
  
  结合长沙实际情况,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点是: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八研究所为核心力量,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中下游产业。具体到光伏产业链的下游企业,除太阳能电池在发电工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外,还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安装,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与机电产业、建筑材料的结合利用(光伏集成建筑)等方面。太阳能电池组件是长沙光伏产业发展的一个切入点。主要建设内容:
  
  1、完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和材料设备制造技术,提升设备制造核心能力,形成太阳能电池和材料生产成套生产设备供给能力。
  
  2、突破硅材料制备技术瓶颈。进一步完善大生产工艺技术,形成高品质硅材料的生产能力。
  
  3、建设1000MW太阳能单晶硅拉制、多晶硅铸锭、硅片切割生产线。
  
  4、建设1000MW高效、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线。
  
  5、推进太阳能照明、发电系统等应用产品产业化。
  
  6、积极推动薄膜太阳能电池产业化。
  
  7、建设10万KW太阳能发电站示范工程。
  
  8、推进太阳能光伏产品配套元器件重点项目建设。
  
  9、完成高亮度LED(外延片生长、芯片制备、封装及应用)项目产业化。
  
  第三、网络与通信设备
  
  主要包括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传输及网络交换设备、接入网设备、终端等。
  
  1、以长沙国科广电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以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的国内外大公司为依托,抓住3G(第三代移动通信)和NGN(下一代网络)、NGI(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构建网络及通信产品产业链。重点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产品;加快卫星导航定位等通信产品产业化;积极推进移动电视、网络电视产品的发展。
  
  2、大力发展3G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重点支持3G系统设备、3G多媒体信息终端、宽带无线接入相关产品(SCDMA、WLAN等)、GSM、CDMA和固网设备、电信网连接分配系统和综合布线系统、光通信元器件及光传输设备等技术和产品;积极引进发展高端路由器、因特网交换机等高端网络设备;发展安全路由器及基于IPv6的路由器和交接设备。
  
  第四、消费类电子整机
  
  抓住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机遇,利用产业转移、联合开发、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以长沙纽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长城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数字视音频产品和通信产品的发展。围绕整机,加快发展配套产业,形成数字整机产品产业链。消费类电子整机产业主要包括以下产品: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MP4、组合音响、数字电视产品、电话、家用电子保健设备、视频游戏设备、汽车电子、游戏机、打印机、扫描仪、移动存储设备等。依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及本区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发展:
  
  1、加大汽车电子类产品的开发。以博世汽车、广汽长丰、菲亚特汽车等为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包括数字化电动助力转向器、全球定位系统、汽车黑匣子、轮胎自动监测、电子喷油泵、仪表、点烟器、车灯、喇叭、分电器、车窗洗涤泵、干、湿点火线圈、电压调节器、汽车闪光器、雨刮电机、汽车充电电缆,燃油喷射电控系统、节油环保型电子点火装置、ABS、气囊防护系统、防撞雷达、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
  
  2、大力发展智能型产品。以长沙威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把握当今消费类产品智能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大中型工商企业的智能计量产品系列、智能家庭网关设备、家用安防及消防设备、医疗信息系统设备等产品,加强对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2)做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对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正在起着越来越大、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现代服务业中关联度和贡献度最大、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产业之一。
  
  第一、应用软件产业
  
  以长沙软件园这一国家级基地为基础,依托湘邮科技、拓维信息和中电软件园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网络平台及行业应用软件、数字媒体软件和嵌入式应用软件等。具体发展重点是:
  
  1、研发基础软件。在操作系统、数据库、基于构件的中间件、开发工具等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大力发展机顶盒终端嵌入式软件、数字媒体综合应用平台、数字内容采集、编辑、制作及输出等数字媒体领域的相关软件产品或服务。嵌入式软件因制造业升级、新一代通信技术和业务的推动与普及,成为软件产业增长的一个热点。要立足移动通信、汽车电子、数字电视、信息安全等重点领域对于嵌入式软件的庞大需求,推进嵌入式软件与传统产业结合日益紧密。积极研发符合开放标准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重点发展嵌入式智能家电控制器及系统、汽车影音系统、汽车导航系统等嵌入式软件产品,重点培育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机床数控设备控制系统、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发展汽车(安全)控制系统。
  
  2、开发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开发为金融、商业、工业、旅游、交通、公安、医疗卫生、教育、外贸等各行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软件产品,为纺织印染、医药、化工、机械、电子、食品、服装等重点产业的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产品数据管理(PD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MIS)、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等软件的升级和产业化,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并稳步提高行业应用软件的技术水平和集成服务能力。
  
  3、发展服务软件业。重点发展以中端软件人才为主的软件职业教育与培训,重点培育金融数据加工处理中心、贸易数据加工处理中心、呼叫中心等软件加工业。大力建设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公共支撑平台,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培育服务外包品牌、服务外包人才和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
  
  4、支持网络软件发展。重点发展网络并行计算机技术及产品,网络协同技术及产品,网管软件、中间件产品,基于IP的各种网络应用服务软件,兼容多信息源具有独立性、共享性、安全性、开发性的数据库管理软件等,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加密、数字签名、存取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等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软件和产品。
  
  第二、电信增值服务业
  
  以湖南移动、摩托罗拉、拓维信息、华诺等为龙头,大力发展移动电子商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等信息服务。
  
  1、电信网络增值服务。发展提升ISP,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根据用户价值,确定不同的服务等级,建立差异化的服务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手段,采取多样、灵活、主动的服务方式赢得用户;加快发展IDC(网络数据中心),为企业网上接收用户订单、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等商务活动提供服务。
  
  2、移动增值服务。抓住3G时代催生的一系列无线增值应用,开发移动增值产品,提供新的移动增值服务。
  
  3、网络增值服务。以电子商务平台软件为切入点,拓展功能,加快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网络支付系统及电子商务安全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在统一规划和标准的前提下,发展和建立实用性强的行业电子商务网及基于互联网的行业应用系统,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增值服务。
  
  第三、信息技术服务业
  
  依托长沙青苹果数据中心,立足推进电子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大力发展面向生产和市场流通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外包等产业。围绕国家批复的电子商务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在工业、商贸旅游、金融等行业的应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和外包服务,努力拓展信息技术服务市场。
  
  1、大力发展企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以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为主的信息系统,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为目标的综合管理系统,拓展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咨询服务。
  
  2、积极发挥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和社区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发展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与支持、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开展信息工程监理、信息系统安全测评和安全服务、数字认证等。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争取国外订单,发展信息技术外包服务。
  
  3、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重点培养信息服务领域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实用型人才,为提供优质服务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
  
  4、建成全国的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力争形成近五年中国唯一的中国移动全网手机支付平台。建成中国移动全国CA认证中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电子商务国家级技术标准体系。
  
  5、建设长沙移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创新基地。
  
  (3)积极扶持电子信息服务外包
  
  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目前,长沙已拥有中软国际、创智科技、科创信息等一批有实力的承接服务外包企业,产业集群正在快速壮大。并且微软、摩托罗拉、NEC、ORA-CLE、诺基亚、思科等近30家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在长沙设立了企业、研发机构或办事处。这些机构、企业既是全球服务外包的承接商,也是面向我国及全球的发包商,他们将成为长沙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引擎。
  
  发挥优势,重点承接软件业、研发设计、物流、金融、医疗等外包业务;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服务外包企业,重点培育本土服务外包企业,形成行业龙头;大力引进国内外专业培训机构,完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结合本区实际,应着重培育下述服务外包业务:
  
  1、嵌入式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外包业务。充分发挥长沙在信息家电、通信设备和智能控制设备等产品方面的优势,着力承接相关产品嵌入式软件和集成电路的开发、设计和测试外包业务;大力承接中间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外包业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工具安装服务、数据加工、办公设备维护和维修以及其它计算机服务等。
  
  2、动漫影视创意产业外包业务。以三辰卡通、宏梦卡通等企业的原创传统动漫、新媒体动漫、网络游戏和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等为基础,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同时,紧密结合动漫和影视产业的发展,积极承接国外网络游戏、数字动漫、影视传媒等产品的设计、加工、汉化、制作等方面的外包业务以及动画和录像带产品及其分销、动画设计、广播和电视传输、音像、娱乐、文化和运动服务等。
  
  3、金融、保险、财会等数据处理外包业务。积极承接国外银行类、保险类、基金类、投资类、经纪类等金融保险业和大公司的财务管理、账户管理、客户服务、信息录入等数据处理方面的外包业务。
  
  4、商务服务外包。积极发展制作摘要和目录、数据录入和加工、电子出版、法律翻译、诉讼支持、邮递名录管理、远程秘书服务、技术性写作、电子营销、电子支持和网站设计等。
  
  (4)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第一,积极促进三网融合
  
  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联合,其中互联网是核心。长株潭地区是国家公布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区。推进三网联合的重点工作:
  
  1、鼓励广电企业和电信企业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加强网络建设改造。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提高业务承载和支撑能力。整合有线电视网络,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电子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
  
  3、加快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三网融合有利条件,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其它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国家标准体系。
  
  4、强化网络管理。落实管理职责,健全管理体系,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
  
  5、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支持三网融合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关键软硬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对三网融合涉及的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金融、财政、税收等支持。将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和业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第二,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鼓励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优势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鼓励发展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等应用电子产品,组织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着力扶持一批信息化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主要内容:
  
  1、建成2—3家覆盖全省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2、每年推出2—3个传统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3、建设150家信息化试点企业和示范项目。
  
  4、鼓励发展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应用电子产品。
  
  5、开展企业信息化培训,每年1000人次。
  
  6、保障措施
  
  (1)完善产业发展要素保障
  
  第一、人才保障
  
  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是电子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为培育和吸引人才,长沙对企业新引进的从事电子信息研发的高端人才,应实行财政补贴和奖励政策。如:高端人才在长沙创建电子信息企业,三年内免费提供100-300平方米的科研场所。初进长沙工作的本科以上紧缺专业人才,经批准,在三年内可租住政府提供的廉租金住房。高端人才所研究成果被评为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湖南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且研究成果能够在园区转化,一年实现总收入1000万元以上,按其成果转化的时间段给予奖励。
  
  第二、资本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搭建银企资金供需洽谈会平台,建立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的银企关系,切实解决双方资金供需信息不对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顺畅,“银行贷款难、企业难贷款”问题。鼓励政府采取贴息、支付全部或部分担保费用等方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为信誉和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提供融资和担保,建立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形成多方长效合作机制。
  
  第三、技术保障
  
  依托国防科技大学和骨干企业的技术优势,建成基础网络、软件公共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应用、质量保障与评测等八大公共技术平台,并市场化开放运作,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共享服务,把技术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纽带,以产业化为目标,按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逐步形成官、产、学、研融合互动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第四、交通通讯保障
  
  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和辐射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确保区内各类经济活动依托该立体交通网络减少时间成本。促进高速宽带信息网及网络管理中心、共享资源库、软件评测中心以及网络平台软件、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应用等实验室投入运营,建成区内信息高速公路。
  
  第五、能源保障
  
  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区域能源尤其是电力供给的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加强长沙能源保障的合理规划,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和容量控制,保障园区实现双回路电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基础,大力推广节能降耗设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全面承接产业转移
  
  第一、抓住机遇,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准备
  
  为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长沙应造就一批主业突出、管理规范、产品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以优惠的条件、完善的服务,吸引更多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特大型总部来本地转移和投资,弥补产业链缺失环节,促进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发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
  
  第二、高效优质,全面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工作
  
  积极承接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逐步形成融入国际产业分工的独特的产业集群,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其次,以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为基础,吸纳国内产品制造、软件研发、信息服务融入本地产业链,承接国内技术密集、具有产业推动作用、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转移。
  
  第三、积极主动,实现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结合
  
  积极跟踪国内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采取自主开发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方式,鼓励自主创新,注重技术的引进移植与消化吸收,抓住机遇,内外结合,重点突破,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掌握核心技术,摆脱关键技术和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
  
  第四、提升优势,完成产业承接向产业对接跨越
  
  抓住“中部崛起”、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优势,以项目对接为载体,将优势产业主动与发达地区产业进行有效对接,通过实施“产业对接”强化优势产业,突破比较优势刚性,实现产业升级,使其由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并通过对接中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围绕优势产业形成相应的产业群,以此增强长沙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3)大力推进产业链定点招商
  
  第一、完善产业规划,指导产业链招商
  
  进一步完善技术和服务支撑平台,为企业提供好服务,吸引关联配套产业自动进区落户。对动漫游戏、创意服务业等新兴行业,根据已经制定的产业规划,提供有特色的专业服务,有效开展招商活动。同时,结合当前全国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深化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的分析,培育若干个适合在区内发展的朝阳产业,如太阳能光伏产业、新型显示器件制造产业等,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产业链招商工作开展。
  
  第二、发挥国家软件园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国家软件园、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传感器产业基地”三大基地优势,加快园区的载体建设,保证顺利实施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打造特色优势,吸引更多的项目进区发展,以点状经济充实提高面上经济,为国内外产业关联项目落户园区、进而加入本地产业链提供最佳契入点。
  
  第三、强化产业整合,促成产业链条“织网”
  
  通过整合企业存量资产、优化产业内部分工,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加速重点产业链条的形成,提高长沙现有电子信息重点企业规模,增强产业竞争能力。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新业务的推出,客户需求和市场范围不断被挖掘,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也得到延伸和扩展,随时整合原有产业链条或打造新产业链,为众多内容服务商、终端商和经销商的参与创造条件,促成产业链条不断“织网”,实现内部范围经济。
  
  第四、策划招商方案,定向上门招商
  
  制定年度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适时推出电子信息制造、通信、软件产业的专项招商说明会。根据重点企业产业链配套情况信息汇总,会同有关企业,开展定向上门招商,抓好与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有关的配套项目、合资合作项目的引进和实施。突出产业链,重视引进龙头项目或关键性项目,发挥招商示范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同时,综合运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对长沙进行立体式、全方位宣传推介,广泛吸引投资。最后,围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和高端信息服务业等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采取产业招商、区域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预期产出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4)营造优良发展环境
  
  第一、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完善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政策,健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管理模式,研究制定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领域及相关的产业技术政策规范。出台科学的招商引资鼓励政策,培育良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二、打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
  
  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公共要素的投入,通过土地、税收、财政投入、政府采购、项目审批等政策手段扩大公共投资;支持金融机构为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服务,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多元化的融资手段,建设良好的融资环境,吸引社会各界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投入。
  
  第三、提升电子信息产业服务水平
  
  建立和完善融资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物流仓储服务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降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交易费用和运行成本。培育一批电子信息产业咨询服务、资信认证评级、风险投资、招商引资等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快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如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软件测试中心等的建设,促进软件工程化;积极申报和建设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提升行业技术开发水平;鼓励大学及科研机构开放实验室,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
  
  第四、完善全方位的载体环境
  
  完善信息产业园区的管理方式、要素保障和服务功能,优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突出重点、形成聚焦,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服务。实施园区生态化、数字化建设,为园区企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和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绿色园区建设,促进节能减排。鼓励打造园区集群品牌,提高园区的集聚效应,推动园区建设向规模化、集中化、产业配套化方向发展。
  
  第五、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
  
  通过对产业集群关键性技术与共性技术的政策支持、技术支援与财政扶持,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创建一套促进科技创新的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组织好一批技术创新工程和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进入产业集群,建立产业集群区域研究机构,形成良好的创新体系,打造现代科技与地域资源、人文特征有机结合的高科技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