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城市的“子弹”再飞一会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更新时间:2013-11-12

本报记者李东桓北京报道

与参加10月30日至31日的智慧城市大会其他嘉宾严肃而多少有些乏味的学术报告相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郝力的演讲显得与众不同。生动的比喻、幽默的言语、巧妙的起承转合,条分缕析地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

11月4日,在接受中国房地产报记者采访时,他认为,智慧城并不拘泥于具体的形态,也不必走同一条发展道路,应因地制宜建设智慧城市。

中国房地产报:你在智慧城市大会上提到,“让智慧城市的子弹飞一会”,这里面有什么“典故”?

郝力:在上一届大会上,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张文燚教授曾指出,在热闹背景的映衬下,智慧城市发展的隐忧和乱相正隐隐显现出来。他建议对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引导,智慧城市建设还不能太急于求成,“让子弹飞一会”,先看看“飞”得怎么样。

形势发展很快,一年后的今天,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在中国全面开启,这颗“子弹”已经划出了一个漂亮的弧线,但显然这颗“子弹”还没有达到终点,依然没有击中目标,所以我愿意沿用这个比喻来形容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之路。

中国房地产报:你如何看待这颗“子弹”的飞行路径?

郝力:首先,我们看这颗“子弹”在中国政府部门里是怎么“飞”的。智慧城市从一开始就是政府在主导,其路径也非常清晰,那就是政策逐年升级。

从2011~2013年,国家政策这颗“子弹”一直在“飞”,并且“飞”的轨迹也很有意思。最开始是工信部在主导。工信部对智慧城市这件事采取的态度是不组织也不阻止。工信部没有专门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发过文件。2011年9月,工信部编制完成了与智慧城市相关的10多个规划,并于年底前陆续颁布实施,包括信息安全规划,电子信息产业、软件业规划,通信业规划,物联网规划,电子政务规划,电子商务规划等。这些规划从侧面构建起对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支撑。

2012年4月,科技部开始关于智慧城市前沿技术的研究。科技部导向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智慧城市是全新的,要从根本上彻底研究相关技术,并且争取在这次技术革新中,中国人能够在世界的智慧城市技术领域和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2012年国家测绘局发了一个文件,从地理空间数据的角度阐述了如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部门里把智慧城市的目标、地位、作用、体系做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一个表达,几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体系。

中国房地产报:那么智慧城市是不是需要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各个项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郝力:住建部去年和今年共评出了两批、近200个智慧城市试点。在此之前,各个部委基本将开展智慧城市的工作定位在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范畴。

事实上,这也是困拢了很多国内企业和用户的问题——智慧化是个技术概念,再加上“城市”这两个字,似乎智慧城市必然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项技术也必然会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思维方式对不对呢?

目前来看,顺应智慧城市整体化的趋势,现在各级政府描绘智慧城市时,都是一揽子的内容。国内企业给智慧城市画的也是一个全景图——下层是物联感知网,中间是传输网络,再上面是综合信息平台。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平台上,这个平台是一个物理的,还是一个逻辑的?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主体的,还是城市只有一个、两个、三个?这是智慧城市建设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

今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联合七部委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上报国务院,这个指导意见把智慧城市重点发展领域点了出来。这个《意见》提到,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能养老、智慧社区、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国土等智慧工程建设,也就是要分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只要带有智慧化的技术特征,都可以纳入智慧城市的体系。

认识城市自身规律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重要前提,城市到底想干什么,要依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当前最急需的那部分去做,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成体系的东西。而遵循城市规律的智能化才能优化城市的资源,追求技术体系完整性的智慧城市,不一定能带来优化城市资源、强化城市功能性能的作用。

中国房地产报: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城市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郝力:回答这个问题,要回到智慧城市的发源地IBM。

IBM经过研究发现,城市由涉及城市主要功能的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业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他们认为在城市这个复杂的巨大系统里,这六个核心系统是起关键作用的,它们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功能和性能。

我认为六个系统之间是互相作用、有内在联系的。这六块板组成了一个城市功能的“木桶”,任何一块短板都使城市整个功能下降。而智慧化技术的出现,如果能够针对这六个核心系统进行改善,在同样资源的投入下,只要加上智能化技术,城市功能、性能就会比以前提升很多,进而解决城市功能不足的现实问题,也就达到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

智慧城市要在这六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建设。城市有大、有中、有小,有各种特色,某个城市利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只要把其中一个事情,比如水系统做好了也是智慧城市。至于应怎么定义智慧城市?带有智慧化技术特征的信息化应用,特别是在六大应用系统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就是智慧城市。

中国房地产报:智慧城市今后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这颗“子弹”将沿着怎样的路径前行?

郝力: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能够真正拉动消费、真正在实践中起作用、带有智慧化城市技术特征的这些领域,都可以纳入智慧城市的范畴。

这颗“子弹”飞到现在,已经能看出一点意思来了,“子弹”是抛物线形的,2013年可能是智慧城市抛得最高的一年,媒体热议、舆论焦点,接下来“子弹”将会往下走,那时也就是智慧城市真正落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