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更重深度而非速度
来源:时代周报 更新时间:2013-11-14

 

  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亚非。

  媒体无论纸质还是电子平台,都要在经营上融合多种形式,把它变成一个管道、 一个舞台。人们不会忘记报纸的影响力。纸媒本身也可以做一个企业的平台,传播、 论坛、 会展各种各样综合元素,展示更多活灵活现的画面和时尚,并且能够获得知识传递、 信息分析等。随着生活的调整,人们会更重视报纸的深度、 广度以及质量,但是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淘汰一部分影响力、 组织力、 质量较弱的纸媒

  本报记者 李兮言 发自广州

  尽管传统媒体处于被唱衰的尴尬境地,但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亚非却提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纸媒诸多功能的开发其实才刚起步。2008年,安徽出版集团成功上市,成为我国新闻出版主业借壳整体上市的“第一家”。围绕纸媒和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时代周报对王亚非进行了专访。

  纸媒更有文化气息

  时代周报:目前,数字化、电子化的媒体越来越多,普遍认为传统媒体市场会受到严重冲击,你怎么看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

  王亚非:纸媒的发展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它存在下去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跟图书一样,因为数字化的东西只是一种阅读的补充,或者说习惯的调整。而现在又进入自媒体时代,信息量比较大,信息的传播反而逐渐从追求简单的信息变成追求深度,即透过信息看本质,这种需求会越来越大。很多人会利用数字化的东西获得简单的知识和娱乐,但是并不能代表纸媒不能带来深度的知识传播,我个人认为纸媒有这个特点。

  如在《华盛顿邮报》被收购一事上,他们评价纸媒应提供信息化服务、新闻分析而不见得仅仅提供简单的信息传播。所以现在各个角度都反映了信息时代的潮流,就是人们更重视信息的质量深度,而不是信息流量和速度。

  现在纸媒的功能应从三方面反映。一是阅读功能,二是创意功能,三就是信息服务功能。无论数字媒体还是纸媒其实都能做到这三点,但是纸媒更加有文化气息。这如同一个人在家里看光碟还是去院线看电影,有的人觉得在家里方便,有的人去外面看电影感觉浪漫。现在有人写微信,说不定过几年手写明信片变成时尚。我感觉这是一种时代的变迁。

  最后纸媒本身也可以做一个企业的平台,传播、论坛、会展各种各样综合元素。我觉得空间很大,纸媒是个平台,上面展示更多活灵活现的画面和时尚,并且能够获得知识传递、信息分析等。而且纸媒可以做礼品和各种多元化产业的融合或者延伸。

  当然,新媒体出现肯定使纸媒现在的市场被蚕食。但是这就逼迫纸媒去开发新的功能,不要把纸媒只当成报纸,纸媒还是一个经营的平台。其实电子期刊可能更多的是机械化、数据化的东西,更加随便化,而纸媒则是更好的平台去展示和影响组织。

  时代周报:但是现在有很多调查数据都说年轻一代没有养成纸媒阅读习惯,同时电子图书市场也开始起来,未来图书、报纸的市场会不会受影响?

  王亚非:这是民族引导和社会引导、国家引导的问题,要坚守,让青少年养成阅读的习惯。为什么别的国家读书的人多而我们国家读书的人少呢?读报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问题,是能够引导的。当然我们必须要对纸媒的内容进行改造,让它能跟读者互动。这种互动并不是说在屏幕上互动,而是有更多互动的语言和内容,我想这样年轻人就会感兴趣。

  数字媒体的收益尚难确定

  时代周报:安徽出版集团在传统媒体平台拓展方面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介绍?

  王亚非:安徽出版集团有份报纸叫《市场星报》,就这一份报纸本身来看,作为纸媒虽然广告可能已经受到影响,但它本身举办活动,还和旅游结合,以及和图书文化载体的结合,使它的收益不但没减少还在增加。但是数字媒体到底现在有多少收益我还不清楚,纸媒的收益是看得见的。虽然有些方面在减少,但利用纸媒平台还是可以在其他方面获得收益。

  比如《市场星报》除了做广告外,还有商业分析,并让报纸和期刊、图书、影视结合,成为各种方面嫁接的平台,如跟旅游、会展嫁接。我觉得媒体无论纸质还是电子平台,都要在经营上融合多种形式,把它变成一个管道、一个舞台。人们不会忘记报纸的影响力。随着生活的调整,人们会更重视报纸的深度、广度以及质量,但是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淘汰一部分影响力、组织力、质量较弱的纸媒。

  时代周报: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比如将纸媒电子化,或者出电子杂志、电子图书这些举措,目前褒贬不一。你有何看法?

  王亚非:每个人选择方向不一样,比如在英国、日本这方面尝试不多,美国可能比较多,美国人生活节奏快,报纸广告量本来就不大,福利、人员待遇又高,它的报纸成本高,因此减少纸的印刷量可能是一方面原因,但是电子版同样要花很多精力去推广。而且美国的新闻价值传播是有偿的,不像我们很多新闻传播是没有版权的,是无偿的新闻服务,电子版传播价值不能得到体现。如果这些数字版的传播和下载都是有偿的,就有升值的潜力。在中国目前情况下,数字版的传播价值值得思考。

  而且在美国从报纸发行量看,包括我自己在西方访问的感受,西方国家还是很多人拿着报纸在看,所以并非被完全代替。增加电子版,是增加阅读的空间和深度。数字版不表示大家不看纸质图书,只是多了选择。纸质版有纸质的欣赏方法,数字版有数字的欣赏方法。现在大量的数字版图书都是由原纸质图书经过时尚化、碎片化、互动化的改造,现在两者在互补,我觉得这是很好的。

  时代周报:中国媒体市场有其特殊国情,这对传统媒体变革有什么影响?

  王亚非:在中国纸媒还是受到重视的,以图书出版为例,很多人的文章或文学作品都是数字化,比如盛大文学,但最终他们一定要找出版社来将作品出书,一次印量常是5000本、10000本甚至更高。因为他们认为这才叫书,这才叫成果。报纸方面,很多读报的人一般利用休息时间、旅游时间去阅读,读报慢慢变成休闲时尚,而非工作需求,这就是进入了不同的阶段。在中国,报纸的广告还是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而电脑、网络很多人却不大习惯。报纸放着随时可以找出来,报纸更直观、更随意。我认为广告是声音比文字重要,文字比图片重要,报纸随便往哪放都能找到那种感觉。

  另外报纸还可以进入礼品市场,哪一年哪一月的报纸,是正正规规的报纸,是无法PS的,有人就开发这个功能,将其做成礼品。我觉得报纸可以进入很多行业,报纸空间无限大。

  观念转变是产业发展的根本

  时代周报:安徽出版集团2005年成立至今,已连续四次入选“文化企业三十强”,发展模式可圈可点,有哪些理念和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

  王亚非:第一点,没有概念的转变,产业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从我个人来看,观念转变是一个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的元素。因为观念一转变,你的整个经营队伍才可能转变。

  第二点是专业队伍的建设。企业应当有意识去培养具有专业意识的队伍,让专业人才在专业岗位上从事专业工作,选择专业的手段,并且有定向的目标市场和合作对象。比如我们集团下每个出版社都有国际版权专门的岗位和人才。所有的展会也都有固定的人员跟进,不会开一次展会换一批人。同时,我们在外语、图书出版功底、知识产权上都有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我认为精英型的人才和产业化的人才是企业突破的基础工作,也就是说,在企业观念转变之后,继而建立专业的队伍,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技能。

  第三点是结构的转型。现在的出版产业面对的是大技术、大经济、大市场、大数据的时代,所谓的经营思路必须符合这个时代,才能符合这个产业的发展,从而变成产业。比如,一本书可能是一个文化元素,但是你想让它变成文化产业,必须做一个大规模的战略性和战术性结合的综合考虑,你必须多考虑大的趋势背景下的发展模式。安徽出版集团强调的“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就是从这个角度去发展和布局。

  时代周报:安徽出版集团在“走出去”方面做了哪些尝试?

  王亚非:首先,所有可以利用的国际市场开拓的机会我们都不会放弃。每年的图书博览会、展会,甚至是广交会,我们没有一个空缺,全部都有专业人员有的放矢地去做。不过,最终还是靠平时的功夫,我们的工作人员经常利用网络等手段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寻找合作平台和机会。如果在平时就有目的去做,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那么最终就会有成效出来。迄今为止,我们每年的BIBF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每次签约的数量基本都比往年增加20%-30%,其中欧盟国家基本占了60%-70%。

  第二点,我们从图书产品、文化产品会做产品的延伸,比如图书的文具化、玩具化,数字产品与软件结合等等。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海外建立了工业实体,比如我们在俄罗斯有自己的印刷工厂,这样和国外的出版公司直接打交道的机会会更多,出版、纸张贸易等业务也就能比较稳定的发展。我认为在海外建立实体经济,有助于文化“走出去”。因为建立实体,是产业的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把几样文化产品输出国外。一旦有稳定的工业实体,整个产业发展会比较稳定,如果急功近利,一本、两本书去推广,很难真正“走出去”,只有相当的经济、效益、实力、资金保障,才能把图书文化产业扎实做下去,从而在海外稳定。有一些在海外做单个出版社的,可能两三年内,开拓业务的从业者连自己的生存都保障不了,怎么谈稳定发展?

  我们在斯洛伐克有数字传媒产业,在波兰也有出版社等等,都是机构先“走出去”,然后再开展推广。而在这之前,都是通过各种博览会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再去联络发展。我认为国际市场的开发,不是那么立竿见影的,不应该急功近利,不管在经济还是社会考核上,都应当给与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更耐心等待,才能有好的效果。

  时代周报:你认为文化企业向外发展过程中,应当是政府主导还是企业先行?

  王亚非:两方面是需要结合的。首先政府当然要主导。因为长时间以来,文化产业在中国并没有被提到一个较高的高度,所以很多文化产业的从业者都维持一个作坊式的做法。这里面存在自娱自乐、自我阳春白雪式想法的人很多,他们的想法具有封闭性,即缺乏对外交流的意识,因此总体而言从业者既缺少国内市场竞争的意识,也缺少在国际市场竞争的眼光、意识或能力。

  政府的号召、鼓励和政策扶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产业,有价值观输出的作用.但是同时又要打造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因为给政策去引导的是国家,但是最终走出去和操作的还是企业。所以企业意识上要有“走出去”的观念。由于我们的国内市场以及消费者的阅读习惯本身就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国际市场的空间是很大的。文化、市场、交流是没有国界的,文化产业从创业伊始就应当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