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谈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3-11-22

  原标题: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部部长蔡武谈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周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部署。围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问题,新华社记者日前采访了文化部部长蔡武。

  进一步深化改革 协同作战啃硬骨头

  记者: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何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怎样体现各领域配套协同推进?

  蔡武:我们从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改革不是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领域单兵突进。改革到今天,剩下的都是比较难啃的骨头,都是涉及到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利益格局调整。

  我举个例子,院团改革涉及到土地、财政、税收、人员等问题,一系列有关政策必须是配套的,是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比如国有院团用地性质,随着院团转企改制由公共用地变成商业用地,性质变化了,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措施必须随之完善起来。土地问题要不解决,我们的剧团永远只是给剧场打工,发展不起来。

  目前,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到深化、提升的阶段,更加系统性,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相关部门的联动。下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重点做好这几件事情: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履行好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我们现在还抓着很多具体事情,还可以进一步下放,交给社会,还有一些事情可以用购买服务、招标的办法,让有能力的社会团体、中介机构来承担。

  二是要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推动转企改制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强对转制院团扶持政策的落实。

  三是要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探索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推进保留事业体制院团企业化管理。

  四是要完善和健全文化法制,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各市场要素的流动,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我国的文化市场,本身还是一个不成熟、不发达、初步建设的市场,所以不仅仅是管的问题。首先是要建设好培育好,要创造条件使市场主体能够迅速壮大,建设和管理并重,培育和规范并重。

  “现代”二字彰显时代特征体现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

  记者: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请谈谈“现代”这两个字的指向和意义。

  蔡武:我理解,所谓现代,是要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现状,并与整个世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时代潮流、全球化浪潮、信息化的发展相适应。从观念上我们要突破过去形成的传统认识,要对国情有科学客观的评价。

  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解决公共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总量偏少的问题。二要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标准化。究竟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包括哪些项目?保障哪些权益,保障到什么水平?要有个标准。三是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有效性,要从老百姓的需求出发,喜闻乐见,便于参加。四是参与主体多元化。要充分运用政治、经济、法律和舆论各种手段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我们所要建立和完善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主要表现在:

  ——市场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政府要减少行政审批、不再过多干预市场行为。就国家整个经济体制而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文化建设领域,考虑到文化既有产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我们提出要进一步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宽松。要求文化市场的准入更加宽松,最大限度地给市场主体松绑。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生产要素市场体系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关键。必须采取有效举措,使人才、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参与竞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样式更加丰富。

  ——文化市场更加开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应该是封闭的,而应是开放的,符合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决定》提到要“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在具体操作上,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蔡武:这个问题分几个方面。一是从艺术家创作主体来讲,要引导他们深入生活、接地气。鼓励那些深入生活、充满生活气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而不是闭门造车关在象牙塔里面的产品。

  二是要鼓励在人民群众中的创作,我们是普及和提高并重,不能只把眼睛盯在那些专家或已经成名的人。要看到在人民群众中间鲜活的创造力,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

  三是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不能只是以某些专家的标准为标准,要结合老百姓的反映。比如目前优秀保留剧目、舞台艺术精品评选都有演出场次的要求;“十艺节”评奖过程中,随机抽取观众代表参与评奖。

  四是文化产品和服务要让人民共享。为什么反对豪华晚会?花费几千万,看完就完了!创作本身不是为了孤芳自赏,不是只给少数人看,不是为了评奖,不是为了政绩,而是真正要愉悦老百姓、教育老百姓、引导老百姓,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

  搭建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扶持体系 推动出口模式不断提升

  记者:下一步文化部在“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方面有哪些新思路?

  蔡武:多年来,我们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民间参与、合作共赢”的要求,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许多文化企业在“走出去”方面都获得了成功。下一步,要具体做好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搭建和完善对外文化贸易政策扶持体系。建立重点出口项目的申报、评选机制,建立对外文化贸易资源库。继续加强央地合作,建立外向型文化产业聚集区,继上海、深圳后设立新的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二是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实施信息服务计划。搭建国际文化市场的信息收集、研究和发布机制,让所有从事对外文化贸易的人员都可以共享国际文化市场信息。

  三是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建设。举办中国文化产品国际营销年会,开展专题推介会、产业论坛等活动。发展国内重点展会和交易会,提升其国际吸引力和辐射力。

  四是实施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计划。积极培养我国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贸易所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并加大海外文化产业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引进。

  五是推动出口模式的不断提升。鼓励企业通过深度参与创意、制作和国际市场营销,针对国际市场打造文化产品,实现高附加值贸易。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外向型产品开发、优秀产品对外推介及企业海外落地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