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志南说,福建先后制定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专项规划,统筹信息化建设,并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框架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建设有序推进。福建调动运营商、央企、民企等出资约10亿元,参与政务外网、政务内外网云计算平台、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平台、数字福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福州11月21日电(记者巫奕龙 沈汝发)2000年,福建省启动“数字福建”建设,十多年来几届省委省政府持之以恒,把“集中、融合、共享、安全”作为顶层设计理念,初步构建了集约化、低成本、可共享和可持续的区域信息化网络,有效探索了执政能力建设、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改革发展等方面的新路径。
顶层设计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本世纪初,福建省委省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全球信息化浪潮将带来的巨变,着眼于抢占信息化战略的制高点、增创福建发展新优势,坚定不移地将信息化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谋划建设。
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志南说,福建先后制定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专项规划,统筹信息化建设,并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框架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建设有序推进。
“‘数字福建’高起点的顶层设计奠定了福建信息化建设理念,即不仅作为一项要求,而是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决策。”参与“数字福建”建设的省经贸委信息中心原主任许维健说,福建坚持以“一盘棋”的思路谋划,构建上下“一张网”,为信息化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一系列指标和数据证明了“数字福建”建设的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测算,福建信息化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八;据工信部统计,福建“两化”融合水平居全国第六。
“数字大网”催动多领域变革
“数字福建”织就四通八达的“数字大网”,不断催动执政为民、经济增长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电子政务是“数字福建”的龙头。打开“中国福建”政府官网,记者看到,网站涵盖了16项公共服务平台,网上审批、办事流程一目了然。“已连续四年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所有市县政府和大多数省直厅局都建立了门户网站。”省发改委副主任林锡能说。
信息化规范了政府行为,提高了政府效能。福建建成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审批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平均缩短40%,按时办结率达到99%以上;建成网上行政执法平台,省市两级执法平台互联互通;建成政民互动平台“12345”热线。
福建自然灾害频繁。“我们建成的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覆盖省市县乡村,是全国最大的视频指挥体系。”林锡能说,这套系统不仅在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平时还用于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3年多来共培训农民380万人次。
“数字福建”在民生领域也给群众带来很多便利。“全国1亿多张社保卡,福建占了3300多万张。”省“数字办”规划处处长施友连说,福建已完成社保卡建设,基本实现全省就诊一卡通。福建还实现全省医疗保险联网,建成统一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平台,开通全国第一家全省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建成拥有1万多个村级站点的三农服务网。
信息化推动了福建企业转型升级,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支柱产业。省信息化局局长卢增荣说,福建信息产业发展规模和信息技术创新水平居全国前列,近40项产品技术居全国第一,三分之一以上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
创新探索带来发展动力
“数字福建”建设贵在持之以恒,贵在创新探索。
首先,统筹规划,强化科学的顶层设计。“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数字福建’建设无法持续。”福建省南方科技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开明说。
体制机制创新始终是“数字福建”建设强大的动力源。以省长任组长的“数字福建”领导小组统筹全省信息化建设,分管副省长兼任主任的“数字办”挂靠省发改委,这种机制使“数字福建”得以基本实现规划、审批、投资、建设、应用、管理、运行维护等一体化运作。
其次,坚持集约化建设,统一平台,实现共享。“数字福建”探索项目统建共用的模式,集中建设跨部门的公共性、基础性项目。
2001年,福建形成全国首个完整的省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在共享平台上使用;2011年,福建建成全省电子政务内外网云计算平台,仅去年新建的26个项目就因此节约政府投资、维保、运行费用约1亿元。
第三,“花小钱办大事”,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据统计,福建电子政务内外网的统筹建设和使用节约了网络建设经费6亿多元。同时,福建调动运营商、央企、民企等出资约10亿元,参与政务外网、政务内外网云计算平台、北斗导航定位服务平台、数字福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