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五色电子商务年”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04-13
        聆听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进行时的足音,叩问中国电子商务的点滴进程。进入了“后竞争时代”的C2C市场烽烟四起,考验着“惟一的超级寡头”Ebay易趣的“武功”和“内功”;淘宝的崛起是否意味着更多的以“免费”为名的持久竞争?B2B收费是否将永远持续下去?中国人民银行一口气出台的六章四十九条“电子支付一号指引”,又是否意味着对第三方电子支付行业的全面绞杀或是另一个“银行垄断的电子支付体系”即将出现在地平线?“亲密无间”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与银行之间的“裂痕”会否越来越大?逐步开始应用和普及的“电子签名法”又会否使中国电子商务业务实现真正的安全保障?拥有了众多大腕、明星的中国电子商务又在走向什么样的未来?

  回首一年的七彩历程,让我们由此记住2005所有难以忘怀的一切。

  红——红红火火,市场火爆

  2005无疑是中国电子商务全面走向爆发的一年。刚刚过了年初,便被冠上了“电子商务年、电子支付年”等等年号,无论是命运使然还是少数人的有意为之,最终却也成了这一年的真实写照。

  行业火爆发展:自2005年初开始,IT业就已经是暗潮汹涌。随着电子支付瓶径的突破,大批新生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眼前,仅仅半年时间,国内就已经出现了超过30家功能各异的在线支付服务平台。

  从瑞士达沃司年会到天下无贼;给淘宝的来势汹汹创造了无数的理由和广告素材,易趣高层的更替,“安付通”对“支付宝”的窘迫,Ebay女掌门的连连访华,无一不是在拨动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心弦。而短短几个月过后,雅虎和阿里巴巴的相互收购风波更是着实让互联网全面兴奋了一把,至今都令人津津乐道。时值年末,当当卓越的挥泪甩卖,赔本赚吆喝更是让越来越多的网络商家买家发昏发热,追捧不已。

  用户需求增大:7月21日下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1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00万,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

2005年上1-7月的网上购物用户调查

  电子商务在中国真的火了,无论大街小巷,何时何地;只要谈到网络,谈起IT,必然就会提到电子商务和相关企业的名讳。一年之前,又有几个人能想到网上卖东西会如此的大受欢迎呢?于是,相关的争议和质疑也就跟着多了起来:网上交易如何保证安全呢?电子支付是否真的便捷可靠?第三方支付是不是真的可以起到监管作用?等等等等……

  黑——诚信、安全、监管问题凸现,交易黑洞难避免

  如果在这轰轰烈烈的市场中,仍旧有人能清醒的指出国内电子商务的瓶颈所在,那就是网络诚信环境的进一步完善。怕上当,仍旧是许多网民不敢尝试网络购物的第一大原因。2005年,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短信诈骗依旧时常侵害着消费者的权利。

  从2月的网银大盗变种病毒危害,到骗取用户帐号密码的工行克隆网站;从挂牌网站的低价欺诈手段到易趣、淘宝的“泡菜门”事件;从网银与云网的支付服务企业不正当竞争官司到易趣被推上被告席。网络购物、电子商务似乎让人觉得又是那样的危机四伏,处处都是陷阱。在我们唏嘘不已,步步小心的同时,似乎更深切的感受到,如此巨大活跃的市场背后,除了行业的自律和规范,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完善的法规法律保护是那样的必不可少。

  白——监管空白,法规尚不完善

  从2005年4月1日起《电子签名法》开始正式施行,这是一部被誉为中国信息化领域的第一部法律。紧随其后的是,电子签名法能否保证电子商务安全;电子签名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等一系列问题紧跟着被推向了前台;一时间,众多专家、法律界人士纷纷讨论,而结果最终却大相径庭。

  值得深思的是,正是在这“首部信息化的法律”条文中,却并没有提到管辖权问题,一旦出现纠纷,应该由交易甲方、乙方还是认证服务机构所在地的法院来裁判?这样的问题仍旧不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难题还有,对于信息流的知识产权、信息监管以及资金流的电子支付、电子发票、网上证券、网上银行与物流方面的所有权凭证的转移等方面也是没有涉及的。

  2005年即将过去,今后政府将如何对国内存在的70多家电子认证服务机构和已发的上百万张数字证书进行平稳过渡管理?如何规定电子认证服务的法律责任?仍旧将是日后我们需要关注的焦点所在。

  黄——指引办法亮黄灯,支付企业缓行

  中国人民银行于10月30日向社会公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规定个人客户在网上商城购物并通过输入银行账号支付货款时,单笔金额将不能超过1000元人民币,每日累计金额则不能超过5000元人民币。另外,该法规还对电子支付活动的业务规则、操作规范、交易认证方式、风险控制、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等进行规范,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银行在电子支付规则制定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然而,就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来看,出台这样一部非法规性的指引文件,其深意远远不只是规范这么简单;显然也隐含着些许敲山震虎的意思。目前,涉足支付领域的公司多是IT和网络公司,并以技术服务商的面目出现。然而事实上,支付公司已经部分领域内扮演了了银行的角色。而且,随着电子商务今后在国内的发展,支付公司开始做大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对于银行来说,放任第三方支付服务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扩展。今后在国内电子支付领域必定会出现一批新的“难缠”的竞争对手。因此,临近2005年末,在银行的第一盏黄灯亮起的时候,下面跟着出现的究竟是红灯还是绿灯,就需要我们拭目以待了。

  一年即将过去,无论是一部信息化领域的法规,还是一部银行颁布的指引办法。想仅仅几个“盆栽”来“美化环境”的中国电子商务显然是无法形成规范的的行业体系的。2005,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尽管实现了前所未的火爆和迅猛发展,也同样为年轻和头角狰狞付出了代价;2006,我们期待的是一个更理性、更规范、更成熟的行业市场,和更安全、更完善的绿色网络购物环境。

  绿——行业生机勃勃,2006春光无限

  无疑,2005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是喧嚣杂乱的一年,近百家的新生支付企业、十数种新增的交易、支付功能、不断涌现的行业新巨头……一拥而上,一下子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不知所措;2005也是军阀混战的一年,易趣、淘宝、慧聪、卓越、当当、网银在线、YEEPAY……,从“零门槛”到免费政策,从广告宣传到赤裸裸的价格战,从线上到线下的比斗,无不让我们看到了这个行业活跃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2005也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初步走向规范和理性的一年,在众多行业不规范引发交易问题,网上投诉到公堂相见的背后,新的法规、指引已经开始陆续的出台;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能、机制也正在逐步的建立和加强;整个行业正在朝着完善和规范诚的信体制稳步走向成熟,2005的中国电子商务同样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2006的脚步在渐渐临近,在各方关注的目光里,在众多企业的支持下,在亿万电子商务人殷切的希望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严寒的冬季过后,中国的电子商务必将也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欣欣向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