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长云
进入网络时代,不少地方政府部门通过建立网络发言人、官方微博等方式启动了政民互动平台,利用“网上直通车”达到“听民意、汇民智、解民忧、聚民心”的目的。久而久之,不少平台却沦为“花架子”,流于表面形式。记者梳理发现,政府的“神回复”可以分为打太极型、千篇一律型、答非所问型等几大类。(12月9日新华网)
网络时代,电子政务本来折射的是一种为民服务意识,通过这样的互动平台可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有关的信息,不仅可以便捷地宣传政策法令,也可以使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保持畅通,缩短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可如今,大多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不是成为只有少数功能的“半成品”,就是信息内容严重滞后的“历史文物”。政府的“神回复”亦是让人大跌眼镜,使其“为民服务”意识大打折扣。
不靠谱的“神回复”不仅罔顾民意,而且看低民智,可见对待群众监督是何等漫不经心。站在政府公共服务的立场上,这种“神回复”既明显违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公仆”的本职和角色定位,同时也是一种十分恶劣的作风之弊,鲜活地见证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机关办事作风。
本应该是便民服务的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却变成了“聋子的耳朵”,政府的“神回复”更是愚人亦愚己,造成了网络资源的浪费不说,同时也让民众对政府的行政能力产生质疑,如今网站上诸多的、市长热线、市长信箱、信访热线之类的版块“满天飞”,联系渠道可谓“多如牛毛”。可是这些看似能够反映社情民意的方式到底又有几个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古语有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政权稳定,社会安宁的关键因素之所在。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与信任其实并不难,因为“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对你有多亲”。还望诸如此类的“神回复”不要再在网络政务中出现,少一些雷人的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多一些求真务实的便民服务平台。只有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放在群众的利益上,才能真真正正地获得人民的拥戴,唯有用心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政府公信在群众的广阔土壤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