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流程再造,是提高行政效能的一个管用的机制。
在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我省按照“一项一卡一图”的原则,对保留的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流程优化,审核完善了每个审批项目的设定依据、实施部门、受理方式、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限、收费依据、监督等内容,形成了山西省省本级行政审批项目办理指南。目前,省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完成流程再造,审批时限平均比原来缩短了30%。
各级政府围绕优化行政审批项目流程,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太原市的做法,为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了好头。
山西实践:集中、并联,审批效率高
为了确保“行政审批快一点、项目落地快一点、为百姓办事快一点”,太原市自2011年开始,以“两集中、两到位”为突破口展开审批流程再造,通过集中审批职能、推行并联办理等实现审批服务集中、公开、限时办理,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行政审批所需工作日由原来的310个压缩为45个;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累计时限由原来164个工作日压缩为58个。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将原分散在34个部门106个处室的审批职能,全部集中到各部门新成立的审批处,各部门向首席代表(审批处长)充分授权,并整体进驻市政务服务中心,打破了多部门、多处室分散审批,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审批。将原来的层层审批,简化为由首席代表在政务中心直接审批,“一站式”办结。
并联办理的机制创新也是审批流程再造的一大亮点。原来是串联审批,现在是各部门同时进行的并联审批,包括各阶段内审批事项并联、跨阶段并联、市级审批与县(市、区)初审并联以及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中介服务并联,极大地压缩了全流程的总体时限。
同时,该市纪检监察贴身跟进,建立了电子监察体系,实时监控流程运行情况,形成了“一口进出”、时限监督,细化流程、过程监督,纪检监察、效能监督的“制度加科技”权力运行约束、监督机制。2012年以来,查出问题116个,下达效能督办单40份,发黄牌警告20个,约谈相关部门负责人12人,问责2人,确保了流程再造顺利推进。
自审批流程改造推进以来,太原市行政审批效能日渐提高,办事民众逐渐增多。2012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00342件,较上年增长75%;时限内办结99059件,较上年增长68%。
今年1-11月,共受理审批服务事项92929件,审批办结91318件。其中,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个部门统一受理审批事项8567件,审批办结7159件。
专家建议:创新服务方式 打造一流发展环境
今年,省政协举办专题议政会,就优化审批流程进行议政建言。委员们梳理出有几方面问题:审批流程再造各市县进展不平衡,一些行政审批部门对关联性行政许可事项的“并联实施”积极性不高,推行中存在思想障碍和执行阻力;流程审批信息化建设滞后,特别是电子审批流程开发深度不够,审批服务电子应用水平不高;行政审批权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科学的设计,造成目前审批流程碎片化,不利于部门信息共享,造成审批耗时费力。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太原市将如何继续深化这项改革?
“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管理服务质量,倾力打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太原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办主任李树忠表示,将全面引深、延伸流程再造,整合资源,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流程,促使审批效率再提高。
一、加强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创新集中、联合审批服务机制。扩大流程再造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涵盖一、二、三产各类投资项目的联合审批服务流程;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构建四级服务体系;大力推行并联、合并办理的集约化审批服务机制;打通部门之间、政府层级之间的联系,最终建立“公众需求导向型”的审批服务机制。
二、试行土地前期手续整体打包统一出让的改革办法,逐步破解建设项目由于前期基础工作薄弱、中介和服务手续办理繁杂,致使部分项目无法顺利进入中心联合审批流程的难题,使受让人取得土地后即可着手规划设计和准备施工,实现真正的“净地出让”。
三、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统一开发全市一体化运行的政务服务网络系统平台,实现多层次的信息平台数据共享,推进部门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设集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督于一体的网络平台,全面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四、大力培育发展中介机构,加强中介服务监管,推进中介服务平台与行政审批平台联动运行,一起为企业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让行政审批更便利化、规范化,真正实现审批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