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淮安市委关于制定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来源:淮安市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5年12月21日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淮安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在总结“十五”发展和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淮安实际,就制定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淮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1)“十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是我市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面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和非典疫情、洪涝等严重灾害的新挑战,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人均超全国、财政再翻番、建设大城市、苏北争先进”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团结、创新、实干、自强”的淮安精神和“苦抓、苦干、苦创”的“三苦”精神,始终扭住加快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党的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这些都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市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需求稳步上升,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推进,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南北挂钩合作和“四项转移”,向苏北地区倾斜扶持的力度继续加大,为淮安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过多年特别是“十五”的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全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已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市“十一五”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与各国围绕资源、市场、技术等要素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国家对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适度调整,加大货币信贷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供应,经济紧运行带来的生产要素制约等方面矛盾突出。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够强、经济运行质量不够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工业化水平偏低、服务业发展不快、开放型经济总量不大、农民持续增收和就业持续增加的难度加大等问题比较突出。


    (3)“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市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既是淮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步走战略目标的决战阶段,也是为2016年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来谋划“十一五”发展,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抢抓加快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抓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淮安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不断增创淮安发展新优势。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和实施我市“十一五”规划,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加快淮安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继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农村新型化、城市化、外向化、民营化、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大力改善群众生活,统筹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繁荣文明和谐新淮安。加快“十一五”发展,必须结合淮安实际,全面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六个必须”的指导原则。


———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淮安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够、发展不快,只有通过加快发展,才能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提高经济运行质态和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发展速度实现“三个快于”,即快于“十五”发展水平,快于苏北平均水平,快于全省平均水平,通过快速增长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坚持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把经济增长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紧紧围绕“苦干十四年,全面达小康”这一总目标来指导和规划“十一五”发展,并将这一目标贯穿于具体的规划之中,落实于工作的各个方面。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先导,不断加大思想解放、观念创新的力度,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创新机制体制,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以富民优先、建设和谐社会为根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千方百计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合理兼顾改革发展中先富群体、多数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利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倾心帮扶弱势群体,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以统筹发展为原则。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同步、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等问题,加快形成统筹发展的有效机制,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5)“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我市“十一五”主要奋斗目标是:总量翻一番,财政争双百,建成特大市,实干奔小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年均增长14%,总量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财政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全市注册外资实际到账年均递增30%以上;城乡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心城市建成人口超100万的特大城市,县城和中心镇、村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达到46%;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7%,城乡、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就业相对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较大转变,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步走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经过6年努力,到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6)加快建设新兴制造业基地。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方略,以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带动和提升全市整体经济实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把工业经济调强、调高、调优,逐步实现工业结构重心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工业增长方式由粗加工、高消耗、散布局向深加工、高效益、集群化转变。积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力度,按照集约化发展思路,加快提升化工、机械、纺织、冶金、烟草等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食品、医药、建材等新兴支柱产业。积极实施大企业培植战略,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推动企业在工艺设计、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方面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7)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普及和应用,全面提高企业、政府、社会信息化水平。大力提高企业的系统集成化、生产自动化、产品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以及商务电子化水平,以信息化引领工业化的加速和提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


    (8)加快开发区和园区建设。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强化要素流动互补,合理调整布局,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把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成吸引外资的密集区、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园区发展规划,市经济开发区尽快建成国家级开发区,每个县建成一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乡镇工业集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集成配套、完善功能,注重节约资源、集约发展,提高开发区和园区建设的规模层次和运作水平。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突出发展带动力强、产业链长、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


    (9)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到2010年服务业实现总量倍增,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提高到34%和38%以上。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推进现有企业联合重组,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依托交通枢纽、开发区等重点区域,积极发展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着力提升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代理制等新兴业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销售网络;加强规划引导,加大商业开发力度,重点建设好一批高水准商务集中区;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生产要素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特色商业街,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向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业,整合旅游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加强对旅游整体形象和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大力开拓旅游市场,扩大旅游业务量,建设旅游强市。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大力培育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商务服务机构,加快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经纪代理、就业和劳务中介等商务服务业,促进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放手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鼓励创办各种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托幼、社区医疗、家庭教育、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服务业,培育社区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科技、信息、文化、房地产和金融等服务业。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0)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淮安实际出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形成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流通、劳动就业、文化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设计,做到乡村规划全覆盖。突出抓好重点中心镇建设,逐步把中心镇建成规划科学、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富有特色的小城镇。加强村庄的整体规划,抓好示范村建设,逐步实施农民住宅城市化改造,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在规划居住点集中居住。加快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术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1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培育一批骨干型、出口创汇型、成长型重点龙头企业,尽快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为支撑,市级龙头企业为依托的龙头企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普及,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坚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应转尽转。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构建城乡一体、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公平就业机制。以实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制度为核心,大力开展农民创业技能、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和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协会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一批具有集散能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建立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加工、市场化营销和社会化服务等体系,促进为农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合扶贫开发资源,提高扶贫开发效率。


    (1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全市农村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健全县乡两级、乡村一体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十一五”末实现全覆盖。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推广和应用农村新能源,强化农村改水、改厕、改禽畜饲养方式的力度,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广泛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镇等创建活动,树立和形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娱乐方式、进步的思想意识、符合时代特色的乡村邻里关系。


    (14)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调动农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健全村级“两委”工作制度,完善村民自治议事规则,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五、加快推进城乡建设
 

   (15)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要素集聚、土地集约、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原则,调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推进由中心城市、4个县城和重点中心镇组成的城市群集约发展。坚持把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在实现城市文明的同时,加快推进农村的文明进程。进一步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统筹推进工业向园区、土地向规模经营、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市民。

    (16)努力建成特大城市。以创建国家“健康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壮大城市实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建成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坚持把规划作为城市发展的首要条件和第一资源,从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范围进一步深化、细化城市规划,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交通、生态绿化、安居保障、防灾减灾应急等功能,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注重发展城市产业,特别是通过加快发展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促进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有机结合,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功能。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把握城市建设和城市经营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全面提升城市科学经营水平。


    (17)进一步推进县城和镇、村建设。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扩大城区规模,改善城区环境,加快功能完善,提升产业支撑和人口聚集能力,尽快建成各具特色和富有竞争力的中等城市,实现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目标。提高城镇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力和示范性的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点。


    (1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宁淮、淮盐、宁宿徐盱眙南段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淮安境内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加快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改造步伐,力争市县之间、县县之间公路一级化;积极实施盐河升级改造,全力促进内河航道通江达海;加快港口整体规划建设,加速重要航道上的港口配套;做好淮安铁路建设规划,建成宿宿淮铁路,开工建设淮连、淮扬铁路;积极开展机场建设前期工作,争取建成淮安机场,努力构建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综合大交通格局,尽快把淮安建成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完善以洪泽湖为核心的淮河下游城内、城外防洪工程体系,重点实施淮河入海水道、入江水道、分淮入沂、洪泽湖大堤等堤防除险加固工程以及里运河、古黄河整治等防洪骨干工程,加强鲍集圩行洪区、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安全建设,不断提高防洪保安能力。加快电力、燃气等重点工程建设,构建稳定的能源保障体系。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19)继续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根本措施,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创新思路,加大力度,在更高的水平上全力推进,实现更大的突破。改进招商方式,实行专业招商和集约招商,不断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成功率。加大招商引资产业和项目选择的力度,以资源节约利用、投资强度、产出效益为评价标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税收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的项目。继续加强软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以无可挑剔的一流服务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


    (20)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抓住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机遇,调整完善外资引进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利用中介、代理、网络等现代手段,扩大信息来源,降低招商成本,提高招商成效。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有针对性地面向国外、境外开展招商,力争外资到账率、项目落地率、开工投产率明显提高,实现利用外资总量、规模和质量新突破。


    (21)提升外贸外经工作层次和水平。大力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加强国际品牌建设,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引导全市大中型骨干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快“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扩大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投资与合作。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规避国际市场风险。七、加快富民步伐

   (22)继续推动全民创业。营造更加浓厚的创业氛围,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鼓励优势企业打破所有制、行业和地域界限,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购买和联合协作等途径,加快品牌和资本聚集,扩张生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引导中小民营企业与支柱产业配套,与大企业、大集团协作,走“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特”的发展路子,形成以大企业为支撑、中小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对全市民营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大规模、全方位、多途径的培训,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


    (23)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优先安排就业所需资金,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和就业双增长的路子。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开发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强化就业援助,通过增加培训经费、政府购买岗位、实行岗位补贴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加大就业技能指导和培训力度,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培训体系和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和竞争能力。


    (24)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覆盖城乡广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到所有劳动者。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积极探索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困难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的制度和办法,实现应保尽保。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支持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捐赠、互助活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加强资金监管。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着力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25)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适应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完善消费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居民消费向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推动旅游、信息服务、文化娱乐、非义务教育等进入城乡居民家庭,提高居民消费层次。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继续提高居民吃、穿、用消费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成套率。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八、全面深化各项改革


    (26)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成果,促进改制企业优化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任务,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全部退出。加大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力度,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7)加大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许可和其它行政性审批行为,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推进政府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降低行政成本。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听证会制度和重大决策前专家论证、群众评议制度,健全决策程序和民主监督机制。


    (28)深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和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实施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凡适合开放的领域,都引入竞争机制,充分利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繁荣发展。深化事业单位用人、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29)加大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总结推广乡财县管经验,逐步建立科学的县乡财政管理新机制。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设立分支机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发展其它多种所有制形式和成份的金融组织。九、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30)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坚持以产业为龙头、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紧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把科技创新的基点真正落到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上来。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增强大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技术引进企业的再创新能力,尤其要鼓励企业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过渡,使企业成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要载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逐步提高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活动。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科普教育,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推动理论创新。


    (3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发展基础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努力建设教育强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人、成才。继续大力实施“育才助困”工程,积极发展公平教育,让每个困难家庭子女都有学上、上得起学、受到良好教育。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师资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到2010年全市所有中小学都达到省定合格标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水平,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重视和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积极筹建“淮安大学”,加快高教园区建设,巩固提高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义务教育。


    (32)努力构建人才优势。加快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全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增创人才新优势。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健全人才公共信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人才中介服务三大平台,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人才基础信息库和人才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制定完善人才培养和流动政策,健全人才市场体系,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智力支持。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重点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在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3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大力推进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发展节水产业,强化城市生活节水管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保护,严禁乱采滥挖,推进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35)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以生态市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持续增长、污染持续下降为目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大力加强环境建设及其体制创新,增强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大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巩固工业废水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地。严格控制大气污染,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实施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十一、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36)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符合淮安实际的社会建设和管理规律,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增加公共服务投入,加快构建与经济发展和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高政府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作用,增强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功能。加强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建设,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开展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活动,倡导人与人和谐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


   (37)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得人民群众的既得利益不受侵害,改革发展的新增利益公平分配,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受到保障。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高度重视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重点帮助失地农民、拆迁居民、下岗职工、五保对象、残疾人和因灾因病致贫家庭解决生活困难,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建立和完善帮扶特困职工的长效机制,提高送温暖工程的社会化程度。


   (38)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淮安,打响“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重点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乡镇文化设施体系,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实施精品文化工程,创作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体现淮安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9)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整顿食品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0)保持社会稳定安宁。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法治淮安”、“平安淮安”活动,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细致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防止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十二、为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奋斗


    (4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顺利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关键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领导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领导发展、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典型推动的本领。各级党委要拓宽思路和视野,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市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全面实践“三个代表”、全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懈奋斗。


    (42)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大和政协依法履行职责和发挥作用。广泛发展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巩固和扩大我市爱国统一战线,为加快淮安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坚持依法治市,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4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战略任务,大力宣传和弘扬周恩来精神,积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巩固全市人民为实现“十一五”目标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打造知识淮安、诚信淮安、礼仪淮安、法治淮安。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龙头,整体推进行业、社区、乡镇、家庭的文明创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大力营造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


    (44)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构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提高党员的素质和能力,使广大党员真正成为加快淮安振兴、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先锋模范。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始终保持迎难而上的勇气、开拓创新的胆略、抢抓机遇的意识、脚踏实地的精神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责任建设,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两个务必”,清正廉洁,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基层的创造活力。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