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余额宝点燃了互联网企业的金融梦,京保贝的诞生,无疑是在开辟新的战场。
12月初,京东避开与余额宝、百度百发在消费端正面对垒,小步包抄供应商端,宣布旗下京保贝上线为京东供应商提供3分钟融资服务,据网易科技了解,上线一周时间,已有八家供应商签订正式融资。
在供应商端摸索一年之久的京东金融版图,理想的是通过京保贝这个楔子打开局面,而从一开始通过向银行推荐可授信客户,“贩卖”信用,到自己运营信用,京东开始走自己的金融路数。
拆解应收账款玩法
12月6日,京东宣布旗下名为“京保贝”的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正式上线,按照京东金融发展部总监王琳介绍,“京保贝”的设计构想是以在京东上的供应商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供应商信用评级,为其提供3分钟的融资服务。
“首先供应商要获得一个融资的资质,需要供应商先在京东至少要有一个月稳定的采购后,可以申请融资。”王琳介绍,京保贝会根据数据的情况,加上相应的采销人员的访谈,给供应商做出A-E五个级别的评级,从而获得相应的融资额度。在整个流程中,只有签订书面合同是在线下的,其他环节均在线上完成。
另外,融资的额度是动态调整的,会根据供应商在京东的采购情况、入库情况,系统会自动进行计算。
和传统银行以个人不动产,比如房屋、汽车作为个人信用资质不同,京保贝放款的信用基础依据则是应收账款。
王琳透露,因为供应商跟京东有合作关系,一旦京东向供应商采购了货品之后,对京东而言就形成应付账款,“我们就以这个应付账款为基础,因为它是将来可以预见到的现金流,大家都知道去看融资的话,你是不是给一个企业贷款,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质,偿还能力,这个就是一个可预见的现金流。”
由此不可回避地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以应收账款为信用评价基础,那么,应收账款是否又成为了京保贝提供贷款的隐秘通道呢?
也就是说,因为京保贝拥有供应商大量的应收账款数据,京保贝的自身融资系统是否是通过占用供应商A的应付账款,来向供应商B放款?如此循环,京东被指占用中小商家利润。
对此疑问,王琳解释,京保贝是通过京东旗下小贷公司运营,据网易科技了解,该小贷公司已在上海嘉定区获得小贷牌照。
在资金的走账上,王琳表示,所有借出去的资金都是走小贷公司的账户,都是从小贷公司直接对应供应商的客户,而对于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则是通过京东旗下电商的结算系统。
“结算系统和融资系统只是在供应商的数据上有交互,资金方面,两个系统之间做了隔离”王琳说。京保贝的产品跟结算整个是脱钩的。
某大型银行业从业人士告诉网易科技,如果融资主体是由小贷公司负责,小贷公司的资金流向会受到监管部门的监管,是与非小贷公司的经营主体之间进行风险隔离。
王琳透露,因小贷公司注册资金当时不算特别大,“可能近期也在考虑再增资”。
策略式亏损玩金融
事实上,早在2012年3月,京东开始筹划供应链金融,6月与中行、工行等银行达成合作,正式上线供应链金融系统。截至2013年,供应链融资累计80亿元。
简单的说,此时,京东在供应链金融中扮演类似于中介的角色,供应商凭借其在京东的订单、入库单等向京东提出融资申请,核准后递交银行,再由银行给予放款。
前述银行人士向网易科技分析,在此模式中,比如银行按7%放出贷款,供应商拿到贷款是10%的利率,京东在中间赚取的是3%的中介费用。
“如果由京东牵头做供应链金融,那么京东的角色即是类银行性质”,该人士表示,在此模式中,供应商向京东申请融资,如果10%的利率,则10%均是归京东所有。
不过,这其中就涉及到核心问题,即京东融出的资金从何而来?王琳告诉网易科技,京保贝的所有资金均是京东的自有资金。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去年7月份,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曾在微博上自曝称,201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只有一个数字比较难看:净利润为负!”
更为严酷的是,今年年初,今年2月27日,阿芙精油创始人“雕爷”发表近千字微博——《三问刘强东》,向京东商城隔空催账。微博上表示,阿芙精油已从京东商城撤店4个月,仍被拖欠数百万元货款,拖欠时间逾数百天,其间京东商城一直以各种理由不予结款。
与此同时,欧时力、Jansonwood等商家也先后对外表示,京东商城绑架品牌商强制促销。
对此疑问,王琳的直接答复是:“京东不缺现金”,王琳称,京保贝初期是按几个亿的规模,资金一部分来自于营收,另一部分则来自公司融资。
今年年初,京东商城确认已完成新一轮约7亿美元的普通股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新股东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Kingdom Holdings Company。这是京东商城的D轮融资。
此前京东商城已进行过三轮融资。2007年,京东商城获得来自今日资本千万美元融资;2008年底,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著名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联合注资;2011年初,京东商城获得俄罗斯投资者数字天空技术(DST)、老虎基金等共6家基金和社会知名人融资共计15亿美元。
对于京东的不盈利,王琳则认为,“公司没赚钱,你要看是什么样的,公司可以一直处在盈亏平衡顶上,但是它的增长幅度是非常高的,这样是一种策略性的不赚钱,如果一个公司增长的很快,但是它离那个盈亏平衡点很远,这样的公司是危险的公司”。
王琳坦言,在这几年,对京东而言,增长是最要紧的一个任务,“现在是各个电商在拼地盘的时候,一些小的电商纷纷的都不行了,他们空出的市场份额被这些做全品类的电商都给拿下了”。
“京东做金融,现在还没找银行借钱,或者是也没做资产证券化的东西,去把我们已经形成的债务变成资金注入”,王琳一再声称,“京东已经有的现金来做金融这块事是绰绰有余的”。
供应链争夺升级
作为自营B2C起家的电子商务公司,京保贝只是京东金融版图中的基础,未来要做的,是更大的版图。
事实上,在2012年,京东在2012年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网银在线。后者于2003年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050万,2011年5月3日获得支付牌照。经过为时一年的合并调整,网银在线重新上线,并且获得了基金支付牌照。
之后,京东的金融触角开始往理财服务延伸,据悉,京东已经与多家基金公司谈妥合作,年底将上线一批理财产品。此前京东已经开始销售保险产品,且正在申请保险代销牌照。
而对于消费金融,京东则是根据用户信用卡消费情况统计数据,介入个人消费者的融资业务。比如分期付款等。王琳透露,分期购买模式最快到过年左右就能上线。
不过,和市场理解的金融分类不同,王琳介绍,京东的金融从大的划分是自营业务和平台业务,自营按照客户又分为对企业和对消费者个人两大块,对企业,比如京保贝,对个人比如分期付款等。
平台业务,王琳称可以理解成为给金融电商类似的平台,“自营业务可以进驻这个平台,其他基金公司、银行业可以入驻”。
王琳介绍,京东金融未来一年的几个步骤:首先是向京东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之后会向京东合作伙伴提供融资、理财服务,在此基础上,再向向京东生态圈的上、下游提供融资、理财服务;最好,是向京东生态圈外的企业提供融资、理财服务。
尽管如此,京东的供应链金融的触角依然只能局限在供应商,事实上,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电商,在供应链端的金融布局早已悄然撒网,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中信银行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其“供应链金融”累计融资额已超过4500亿元,同时带动存款超过1000亿元。
依托华润集团的华润银行也在探索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模式,试图通过供应链金融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实现核心企业、授信客户、物流监管方和银行的多方对接。
对于同类电商企业,阿里与苏宁也早就开始发力供应链金融服务,其中,2012年6月,苏宁易付宝获得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同年12月,苏宁创建“重庆苏宁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面向全国上游经、代销供应商全面主推供应链融资业务,单笔融资额最高可达1000万。
腾讯控股集团副总裁兼旗下易迅网CEO卜广齐近日也放言,未来将考虑整合银行、保险等金融资源,建立腾讯电商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告诉网易科技,京保贝的模式与苏宁等模式没有根本区别,都是通过小贷公司获得牌照,加上之前的支付牌照等,向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
核心是数据
王琳透露,刚刚回来的刘强东,对京东的金融布局提了两点要求,最基础的是要做好支付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完善品类。
京东只是汹涌的互联网金融大军中最新的一员,在众多电商企业、P2P企业纷纷试水后,近期,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大鳄相继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11月,支付宝钱包宣布独立品牌运作;10月底,百度金融中心推出“百发理财”,以年化收益8%的卖点直面挑战年化收益近5%的余额宝;同月,阿里控股天弘基金,突破1000亿的余额宝无疑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经典案例。
随后,网易也宣布正式加入该领域,近日网易宣布正式推出在线理财平台“网易理财”,并将于12月25日开售理财“添金计划”,参与该计划的用户不仅可享受丰厚稳健的投资收益,还将获得网易赠送的高达5%的活动补贴。
和传统金融领域不同,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特色就在于通过数据挖掘,开展高附加值的增值业务,进而根据不同客户和市场需求设计不同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时代,谁拥有数据谁就获得了话语权,数据的价值来源于对交易行为和信息数据的深层挖掘和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则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力。
显然,经过10年的发展,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已经积累了海量的零售客户资料和交易行为信息,且数据集中度高,通常横跨多个行业。而以百度、腾讯、网易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也有各种各样的用户数据积累。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很多互联网公司如果搭建金融服务,会比现在的金融机构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