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工作出发谈计算机类批量集中采购工作的完善
陈蕾 颜沓鳌
随着国税系统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实行批量集中采购制度以来,采购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资源配置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规模效应得到了进一步体现。2012年,全国国税系统实际采购规模为56.3亿元,节约资金6.5亿元;实行批量集中采购的台式计算机、打印机采购价格分别低于市场平均价30%和20%,有力保障了税收信息化建设。但随着税收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对设备的可用性、可扩展性及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建设中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显现,现有的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配置标准已逐渐不能适应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供业内参考。
充分调研 科学制定配置标准
现行的计算机类批量集中采购标准以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配置信息来划分计算机等级,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主频、核数和高速缓存已经不能完全反映计算机的整体性能。同时,由于计算机应用场景的不同,处理税收业务和强度也不尽相同,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同一台计算机在不同工作场景表现出不同的处理性能。
因此,笔者建议充分调研税收工作对计算机的使用需求,按使用场景来划分并设计性能测试软件,对计算机进行性能等级划分,并根据划分的等级制定不同的配置标准。
参照标准 合理划分安全等级
随着金税三期安全建设的完成,整个税收业务网络分为各个不同等级的安全区域。对各个安全区域的安全要求有不同的标准,对在各个区域运行的计算机软硬件安全要求也各不相同,对各个网络中的计算机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笔者建议,按照金税三期网络安全建设的要求,并参照相关标准制定税收系统计算机的安全标准,以满足税收信息安全的需要。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制定的800系列标准将计算机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级,美国政府采购办公用计算机时,根据标准以及需求订购相应安全等级的计算机。我国计算机相关信息安全标准中的《信息安全技术 终端计算机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与测试评价方法》,将终端计算机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五级,安全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以及软件安全。在税务集中采购过程中,可根据金税三期的网络安全建设目标,参照相关标准并结合具体需求制定税务系统的计算机安全标准。
增设选项 适度满足个性化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终端、远程控制等新技术不断出现,对某些特定用户来说,新技术的应用能有力提升税收工作效率,从而为整个国税系统的税收信息化发展进行有益探索和促进。笔者建议,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增加对新技术的可选项,实现在税收信息化过程中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探索,适度满足个性化需求。
制定能效标准 切实促进节能降耗
随着绿色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关注,计算机的能耗将成为计算机采购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在国外,美国能源部和美国环保署提出的能源之星是业内一直遵循的一个能效标准;国内,计算机使用的能效标准,包括GB 28380-2012 《微型计算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及GB 21520-2008《计算机显示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计算机的能效等级划分为三级。可根据国内的这两项标准制定能效方面的标准,促进节能降耗。
(作者单位:浙江省舟山市国家税务局)
·他山之石·
德国:设定15个计算机日常使用场景
德国政府通过文件规定采购过程中非技术以及技术要求。在技术要求中,通过性能测试以及硬件配置将计算机分为A、B、C三个等级,三个等级分别对应低、中、高端用户的最低配置的性能指标。性能测试是通过模拟用户日常的使用场景,计算和统计各场景评分得到最终分值。
日常使用场景包括(1)电子邮件客户端,(2)Web 浏览器,(3)文字处理软件,(4)桌面出版软件,(5)电子表格,(6)演示文稿软件,(7)可视化软件(如Visio),(8)项目管理软件,(9)桌面数据库,(10)PDF 阅读应用,(11)病毒扫描应用,(12)独立自定义应用(如时间管理、电话信息系统),(13)基于浏览器的自定义应用,(14)复杂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自定义应用,(15)图形软件(2D/3D/矢量图形),如AutoCAD。不同群体的用户可以根据日常使用的场景,采购相应等级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