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崇文花市草民)2013年旅游业界投融资、并购事件频发,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行社)一词变得比前几年更热,携程喊出了MTA(Mobile Travel Agency移动互联网旅行社)概念,积极在移动互联网用户端布局。
无论OTA还是MTA都不该只看其所用的媒介,更要看它的意义。从一部分OTA的运营模式看,大部分在线旅行社还是新瓶(OTA)装旧酒(传统旅行社作业模式)的感觉。除酒店机票类产品外,大部分OTA的自动化运营程度普遍不高。OTA大多以网络做宣传推广工具,通过网络招揽游客后再以传统作业手段运营其利润最高的核心产品(如团队旅行、定制旅行等服务),和传统旅行社的运营模式区别不大。互联网只起到了销售渠道+客服的作用而已。而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优势,做到如电商般自动生成产品(靠谱行程)并销售,自动报价并收款,自动安排后续流程的OTA少之又少。
只能在线宣传推广,不能在网络上自动完成运营的旅行社可以被称作真正的OTA吗?
当然,懂旅行社业务的人都知道:除酒店机票外,观光、团队、定制等旅游产品难于标准化,现阶段不能做到电商般的自动化OTA(此处指Operation Through Automation自动化作业的缩写也为OTA)。销售旅游产品时,特别是客人有个性化旅游需求时一定要有计调(或旅游顾问、产品经理)来完成接听电话、解答细节、询问需求、寻找供应商、询价报价、请游客确认、签约游客、供应商下单等一系列业务动作。通常认为此类业务无法被标准化,难以通过系统自动化操作完成。
市场上虽少见自动化完成团队旅行、定制旅行业务的OTA,但已有此类雏形存在。诸如“我去•旅行”、“途客圈”等创业公司借助技术手段完成线路策划、行程安排,其业务范围类似现有旅行社的计调工作。这类公司不断地对旅游活动涉及的各要素数据化,通过自创核心算法生成线路和行程。虽然当前的产品不完美(目的地仅限于城市,生成的行程比较粗糙,甚至不可实行),但已展露出自动化作业代替计调员的曙光。(估计受限于国内旅游法规制约,此类公司还没有做定制旅游产品的电商服务,只专注于优化产品提供信息)。也许某天再加入价格、折扣、库存情况、付款等电商要素就能解决前文所述的“旅游产品无法、难以标准化,只能人工操作”的难题。
对游客来讲,旅行社的定制旅游服务要在出游前确定好所有旅行细节,签约付款(旅行社安排地接、落实各旅游项目需资金)。而要变更任何旅游要素时,都需要和旅行社反复沟通才能实现。由此产生的琐碎、非实时的信息交流过程给游客造成了一定时间成本甚至经济成本。未来,可根据游客所处位置实时推荐旅游信息,根据用户需要、服务商(如酒店、餐厅、景点、交通)库存情况随时制订和调整行程的模式将更胜一筹。对游客来讲,旅行本身就不该是一件操心费力的事情,能营造轻松感受,提供灵活、良好服务者更受市场欢迎。
在此大胆猜测:随着互联网进化程度不断提高,物理世界的信息化和数据化进程加速,有朝一日为游客提供定制旅游服务的可能不再是计调、旅游顾问和产品经理,引导游客参观游览的也未必再是导游员和领队,而是如IBM沃森(Watson)等自动化产品。
由此推断,定制旅行等核心服务可以被电商化自动运营。旅行社从业者如能以新思维(如SKU、SPU等数据概念;SPU是标准化产品单元,区分品种;SKU是库存量单位,区分单品。)精细化产品数据口径,彻底改变作业模式,将有助于提升产成品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销售收入。
为实现这种转变,旅行社经营者要在内容编辑、数据、程序设计等方面不断突破,而不是固守现有的计调、咨询顾问操作业务的老模式。经营OTA者除了关注各种推广(百度、微博、微信等等)手段,吸引游客来访网站,更要关注运营效果,努力将现有思维转变成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网络电商思维(如思考旅游产品的SPU、SKU化),对新技术(通信、云计算、数据处理、物联网)保持敏感,多思考商业模式的创意。
一个旅游行程,不论多么复杂,团队人数多么庞大,涉及项目多么丰富,只要可以数据化,就有自动化作业基础。如通过时间轴、地点轴、内容轴来打造不同的SPU,再通过网络交互来获取库存和价格等因素,以此来确定SKU。而如何打造自己的SKU和SPU后自动化操作(包括询价、安排线路及各旅游要素),以及自动化作业的核心——算法(Algorithem)会是各OTA的商业机密和致胜法宝。
不是只建了网站(无论是网页版还是移动版);有了QQ客服,开了天猫店,整日在百度微博微信宣传就算是OTA了。而真正用好网络(通信、云计算、数据处理、物联网)、高度自动化作业(Operation Through Automation)的旅游企业才是OTA。中国OTA的数据化、信息化之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