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本市圆满完成“十五”计划 实现首都发展新跨越
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 更新时间:2012-04-14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奋斗,扎实工作,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任务,预计地方财政收入、消费、投资、进出口总额四个指标实现翻番。 

  一、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首都经济特征日趋明显;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0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60亿元,预计2005年增长10.5%左右。“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比“九五”期间高1.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2004年人均GDP达到4970美元,2005年可以突破5000美元。预计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80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约11090亿元,是“九五”完成投资5462亿元的2倍多,年均增长17%以上。比“九五”高出8个百分点。预计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90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投资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基本形成。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首都经济特征日趋明显。

  符合首都功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农业结构向都市农业转型,产业结构的服务业主导特征更为凸显。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67.8%,今年还将继续保持在67%以上。2004年,金融、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达到11.8%、9.7%、7.4%、7.2%,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城市重点功能区建设初具规模,区域特色经济正在形成。金融街建设进展顺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融保险业总部聚集地;商务中心区建设形成规模,宣武传媒大道、前门大栅栏传统文化商业街、玻璃厂文化产业园区等功能区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已全面完成“三年大变样”目标,成为高新产业密集增长的基地;抓住现代制造业国际转移的机遇,加快郊区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步伐,顺义汽车城、亦庄微电子产业基地、大兴生物医药基地,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现代制造产业集群开始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三)经济质量明显提高。

  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市场物价基本稳定,运行态势比较平稳,2001-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103.1%、98.2%、100.2%、101%,2005年预计为101.5%,年均水平仅为100.8%。万元GDP能耗2004年降到0.85吨标煤。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市区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所占比重达到63%以上,比2000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城八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0%,比2000年提高了30.6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宏观经济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逐步提高,预计2005年为168%。地方财政收入由“九五”末近400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近900亿元,五年内翻了一番还多,年均增长20%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预计2005年达到17500元和7850元,“十五”期间年均实际增长10.2%和9.9%。

  总的看,“十五”时期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五年,是基本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的五年。经过“十五”的发展,我市经济水平已经跃上新台阶,为“十五”的继续发展奠定了新的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

  (一)科技创新取得成效。

  “十五”期间,实施了“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构建首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成为集成首都科技资源,提升首都竞争力的旗帜。经过“十五”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框架;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一大批中介服务机构快速成长,在促进企业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基本形成院所大学与企业双雄并立、各类创新机构竞相发展的新格局,科技创新与首都发展的融合更加紧密。全市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年均增长30%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

  高科技行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高科技含量的服务行业增加值显著扩大,2004年这两类行业实现增加值783亿元,占GDP的12.9%,成为北京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教育发展成果显著。

  “十五”期间,三年学前教育入园率从2000年的75%提高到2004年的82%,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40%提高到2005年的53%,在全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4年,全市6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0.5年,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2004年北京市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35亿元,相当于2001年1.6倍。教育投入实现向郊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基础薄弱区县、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2004年,全市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达8.49亿元。

  市区两级政府投入20亿元建成了由市级骨干网、区县区域网和校园网构成的三级教育信息网。全市约1823所中小学(完小以上)基本建成校园网;19个区县已实现与北京教育信息网光纤连通;预计今年底北京市中小学教育资源平台将正式启动。正式实施教育“一费制”方案,制定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经济负担的一系列政策;市区两级财政每年支出约9000余万元,对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

  (三)卫生事业欣欣向荣。

  政府投资20亿元进行了友谊医院、安贞医院、儿童医院、小汤山医院、回龙观医院、朝阳医院、儿科研究所、妇婴保健中心、血液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改建和扩建工程。2003年战胜“非典”疫情后,全市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地坛医院迁建、佑安医院改造、儿童医院急救站楼加层等工程相继启动,城八区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急救站点达到122个;建设完成农村乡镇急救站点34个,其余12个也将在年底全部完成。1486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机构、412家一级医院传染病接诊室、140家二级以上医院传染病专用门诊、61家传染病隔离留观室建设进展良好。全市7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已经全部实现了37种法定传染病的网络直报。

  农村卫生投入加大。2000年-2004年用于农村卫生投入分别为2804.4万元、3196.8万元、5075.7万元、8206万元、17049万元,增幅分别为14%、58.2%、61.6%、107%。全市农村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覆盖率区县级达到100%,乡镇级超过87%,村级超过90%,参合率超过70%。同时完成农村改水项目3661个;累计受益人口达到338.6万人;2005年实施的第一批30万农民安全饮用水工程已经竣工通水,截止到2005年11月底,累计完成农村改建户厕56.96万座,改厕面预计达到45.41%。

  (四)文化事业日新月异。

  全市相继建成了首都博物馆、首都图书馆、北京图书大厦、北京数字出版中心、中国电影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框架,一批水平较高的基层文化设施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十五”期末,全市拥有艺术馆和文化馆20个、文化站302个、文化室4253个、文化广场1302个;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25座,总面积14.6万平方米、藏书总量995万册件;广播覆盖率100%,电视覆盖率99.5%;北京电视台综合卫视频道节目覆盖26个省会城市和212个地级市,有24个中文广播电视栏目在23个国家和地区播出。

  (五)体育事业繁荣兴旺。

  2001-2004年,全市共投入资金5.72亿元建设全民健身工程。全市100%的街道、100%的乡镇、以及有条件的社区居委会和55%以上的行政村都配建了全民健身工程。184个乡镇均建立了全民健身组织机构,90%以上的村委会建立了体育组织。竞技体育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11个新建奥运比赛场馆已经全部开工。

  (六)民政事业取得新进展。

  社区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全市18个区县均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区级社区服务中心,162个街道建成1000平米以上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2300个社区建成了1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

  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目前,共有23.2万城乡低收入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 “十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类救灾资金7573万元,救助受灾群众57万多人次。约100万因病、因灾等造成生活暂时困难人员得到了及时救助。建立了18个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和1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受益人员达到12万余人次。

  养老服务和儿童福利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截至2004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319所,总床位28488张,比2000年增加10400多张,年均增长率为12%。本市负责收养孤儿弃婴的儿童福利机构(儿童部)已达15所,总床位约1470张。


  三、城市发展呈现新面貌

  (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十五”是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围绕“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针对资源供应紧缺等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难点问题和交通拥堵等市民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预计“十五”期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达到2200亿元,比“九五”期间1383亿元增长近60%。

  交通建设全面提速,城市路网承载进一步能力提高。地铁八通线、城铁13号线相继建成通车,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从2000年的54公里增至114公里。地铁奥运支线和4、5、9、10号线开工建设,首都机场轨道交通线全面开工,轨道交通在建规模达到115公里。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城区路网加密工程加快实施。四环路、五环路全线贯通,六环路一期、京开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路一期和莲花西路建成通车,顺义、昌平、通州、大兴、延庆、房山、门头沟、亦庄8个新城实现了与中心城的快速连接。“十五”期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100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47万公里。奥运场馆周边道路陆续开工建设,京承高速公路二期、京津城际轨道交通、京津二通道相继开工建设。城市路网效率和通行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建设了一批快速联络通道,贯通了一批市区南北通道,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打通了一批断头路,完善了中心城“微循环”系统,改善了城市交通结构。2005年底,三环内快速路通车里程将超过230公里,对外交通能力大幅增强。建设完成了动物园和六里桥等大型综合性交通枢纽,实现了“人车分离”换乘。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成人行过街设施550余座,居全国之首。

  应对连年干旱,确保了城乡供水安全。改善永定河水质,建设中德合作官厅水库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白河堡水库上游水源保护、官厅水库库滨带生态治理工程,使官厅水库40%入库量的水质得到改善,水库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建设永定河三家店至落坡岭水库河道综合治理,永定河三家店水库清淤及水质改善工程,使三家店库区水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完成了第三水厂及第八水厂水源改造和怀柔、张坊、平谷应急水源工程,年新增水资源供应能力2.9亿立方米。启动吴家村、清河、北小河等再生水回用工程,年利用再生水达到2.6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南水北调中线京石应急段工程开工建设,市内配套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统筹城市防洪安全,水资源调度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永定河滞洪水库工程,完成永定河全部险工险段加固,实现左堤全线通贯,解决了小清河滞洪区内30万人的防洪避险转移问题。密云水库输泄水、十三陵水库、斋堂水库、王家园水库等一批病险建筑物的除险改造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提高了水资源的拦蓄利用能力和城市供水体系联合调度能力。

  能源供应能力增强,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水平提高。完成了天然气陕京一线工程,基本建成天然气陕京二线工程,大幅度提高了天然气的供应和调节能力;加快建设六环天然气管线工程,增强市区天然气接受和配送能力。实施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建设改造、北京第三热电厂燃气发电三环路热力管线、奥运公园及周边地区热力管线工程,增强了本地电网安全性和供热保障能力。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50%提高到2004年的54.4%,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57%。年均节能率约为5.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统筹城乡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我市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力度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政府投资向郊区倾斜,实现了政府投资城区与郊区由80:20到50:50的重大转变。2005年,全市对郊区的市级直接资金支持达到156亿元左右,其中市发展改革委安排到郊区的政府投资就达到71.9亿元。2004年以来累计安排在郊区的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达128.9亿元,占安排政府投资总额的44.4%。

  政府投资向郊区转移,加快了郊区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山区生态涵养、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步伐。到2005年,已有8个新城与中心城实现快速连接,新增和改建道路总里程800公里,新城主干路网架构基本形成,建成和改造乡镇主要联络线180多公里,100%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33个中心镇全部实现集中供水,2005年政府安排2.8亿元投资,重点解决了通州、大兴、朝阳、顺义、房山、延庆等6区县、500个村共30万农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郊区新城均建成一个以上污水处理厂,郊区污水处理率达到了36%,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5%,郊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40%;天然气供气管线已延伸到大兴、昌平、顺义、通州、房山、门头沟等远郊区县的卫星城镇和中心城镇,区县城镇燃气化率在90%以上;农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已基本解决;建设生态林补偿机制,同时增加就业机会4.2万个。

  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郊区工业项目、流通体系建设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得到实施。仅2004-2005年,得到政府投资支持的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就达70多个,郊区工业项目89个,物流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贸工农一体等项目35个,农村中小学改扩建项目96个,农村卫生项目84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机构1486个,文化馆、图书馆和基层文化项目24个。

  (三)重点功能区崛起。

  “十五”期间,我市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集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初步形成了一批高端产业功能区,正在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增长极。

  “十五”期间,中关村科教创新功能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技工贸总收入从2000年的1434.68亿元预计增长到2005年的4600亿元,年均增长26%;上缴税金从2000年的55.62亿元预计增长到2005年的150亿元,年均增长22%;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关村区域已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中关村区域聚集了联想、方正等众多国内知名企业,以及诺基亚、惠普、IBM、微软为代表的1600余家外资企业,110多家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中关村软件企业数、产值、出口都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北京科技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集聚区。

  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依托中央商务区(CBD)和燕莎国际商圈,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为重点,大力发展商务、金融、文化传媒、会展等产业,重点培育国际金融、文化传媒两大主导产业,成为北京重要的商务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十五”期间,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取得重大发展,累计完成投资额达140多亿元,土地开发总量已达到88公顷。预计2005年金融街地区实现增加值约330亿元,实现三级税收突破287亿元;目前,金融街地区集聚了500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和大企业总部,区域内企业管理的总资产超过13万亿元,控制着全国90%的信贷资金和65%的保费资金运用。

  亦庄产业融合功能区依托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为纽带,重点发展通讯、显示、微电子、汽车、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已经成为北京重要的制造业集聚区和外向型经济开发区。2000年亦庄产业融合功能区增加值、投资额(含增资)、税收分别为29.14亿元、47.79亿元、9.79亿元,预计到2005年分别增长到200亿元左右、185亿元左右、45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7%、31%、35%左右。

  临空经济功能区初具雏形,预计到2005年底,临空经济功能区实现增加值约250亿元。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汽车制造业、会展业、电子信息产业。通过吸引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物流企业总部、航空保险机构和国际会展机构入驻,打造成国内较强辐射力的空港经济区,成为高度加工型制造业基地、国际交往中心区域和空港物流基地。

  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目前处于规划建设中,包括奥林匹克公园及其中的17个奥运场馆、景观大道及奥运周边道路、森林公园、健翔科技园、其它配套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第二道绿化隔离带、水源保护林和农业节水等工程进展顺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比五年前提高近15个百分点。

  截止2005年底,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建设,完成造营林封山育林250万亩;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720平方公里、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近5000处;完成生态移民4500余人,有效地提高我市林木覆盖率和蓄水保土能力。2004年底全市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67.8%,蓄水保水2754.1万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35.2万吨。

  2005年市发展改革委安排了8828万元政府投资,重点支持在全市11个区县49个乡镇的222个行政村实施农业综合节水,推广以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相结合的节水模式,节水面积共30万亩,预计全年可节水2000万立方米。

  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

  顺利完成了市、区县政府机构改革,建立了集中统一的交通、规划、水务、国土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三次精简,市政府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比例达59.3%。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性收费项目。2001年至今,我市共取消行政性事业性收费、集资、基金及摊派项目共725项,涉及金额27.22亿元。加快电子政务工程建设,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2002年,电子政务一期试点工程全面开通运行。着眼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在2005年改革了年度计划指标体系,将计划指标分成政府调控指标与预测指标两类,其中两类指标分别有23和8项,强化了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深化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资金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资金投入方式、转变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和政府对社会投资的调控方式,公益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

  2000年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市与区县政府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并划分市级税、区县税和共享税。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将市级管理部门承担的大量日常城市管理任务,逐步下移到区政府和街道,以充分发挥基层机构在市政管理方面的作用。同时,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框架,对原4600多个居(家)委会调整为2400个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形成。

  (二)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迅速推进。

  2003年8月市政府颁布《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初步建立了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市场的制度框架。2003年12月出台《关于本市深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2005年12月,《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6年3月生效。

  地铁4号线实行市场化运作,吸引社会资金46亿元,2005年4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北京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外商投资项目,成为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第一个以特许经营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项目。北京市还在奥运支线建设上尝试进行了BT模式运作,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缓解了政府当期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0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市场化运作,分布于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社区公共设施等领域,累计吸引境内外各类社会资金近120亿元。六环路10个加油站的特许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此种做法在全国尚属首次。

  (三)国企改革取得新进展。

  根据“有进有退”原则,以“并、改、剥、破”为主要手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在国民经济中保持主体地位。截止2005年11月,累计完成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企业405户,占具备改制条件企业的44.5%,占所有二三级企业的28.7%。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加快打破垄断,放开市场,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2003年以来,北京市对全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实行特许经营并面向社会开放,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同时,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事业领域,我市积极推进多元投资试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

  (四)农村税费改革进展顺利。

  全市基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达到124个。已有99.6%的土地完成确权工作。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通过组建土地经营合作社等模式,将土地流转给集体、大户或企业经营。截至11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224.9万亩,占已确权土地面积的45.3%。

  2003年,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和农业各种收费。2004年起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实现农业生产环节的“零赋税”。同时市财政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以确保农村基层政权和组织正常运转。

  2004年,我市对63.2万户种植小麦和玉米的农户实施直接补贴,兑付直补资金1.1亿元,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实现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月人均补偿400元,补助人数近4万人。补偿年限暂定从2004年到2010年,有效促进了山区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

  加快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开始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市农村参加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为81%。

  (五)对外开放继续扩大。

  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利用外资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0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长7.8%左右。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重点,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引领现代工业加快发展。2001—2004期间,新批制造业项目2083个,同比增长30.2%,合同外资49.1亿美元。一批大项目有力推动了北京市高新技术及制造业快速发展,如投资均为12.5亿美元的中芯国际和京东方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1.44亿欧元的奔驰轿车项目。

  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北京市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营业绩上增长较大。2001—2004年,全市外资企业实缴税金880.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3%;外资企业出口总额181亿美元,占全市的比例为63%。
  实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2001—2004期间,北京市共审批境外投资项目133个,比“九五”时期上升了40%;协议投资总额为6.36亿美元,比“九五”时期上升了10倍。京东方等企业还开始了“走出去”的尝试,先后三次成功收购海外企业。

  五、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十五”期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教育、保健、旅游等消费服务增加,汽车、住房消费继续成为热点,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一)就业状况保持在较好水平。

  “十五”时期就业规模逐步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4年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达到230.4万人和474.8万人,“十五”前四年年均分别增长2.6%左右和8.9%左右。“十五”期间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开发社区就业岗位60万个,对困难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加大,实现了30万本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超额完成了“三年百万”职业培训计划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今年可以控制在2.3%以内,就业总体形势稳定。

  (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十五”期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稳步扩大。预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1%、91%、70%、86%和90%。以工伤和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将农民工纳入了社会保险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快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有39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24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九五”期末相比,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由705元提高到1086元;职工月最低工资由412元提高到58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00元。 

  (三)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预计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在32%左右,比2000年都下降4个百分点,人民生活达到更加富裕的小康水平。汽车、住房成为消费热点。“十五”期间,北京市商品住宅累计竣工面积超过1.1亿平方米,商品住宅年竣工和销售规模超过2000万平方米。为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实施了廉租房制度。城市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超过19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4平方米,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基本满足了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住房需求。2005年机动车销售超过50万辆,其中新车超过33万辆,全市家庭汽车保有量超过140万辆,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近30辆。居民教育、旅游、健身等服务消费增加,居民家庭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例超过30%。用于医疗保健、交通运输、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达到9.6%、14%、17%,比2000年分别提高2.7个、7个、2个百分点。

  “十五”计划的完成,实现了首都发展的新跨越,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努力,为首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而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