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建设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如何创新经济发达地区县级工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如何增强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围绕这些问题,江阴工会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着力构建基层组织建设、劳动关系协调、职工援助、宣传文体和信息化管理五大网络,整体推进工会维权机制创新。
基层组织建设网:多层次的“小三级”。全市现有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在内的70万名职工,基层工会组织达4200多家。这么多职工、这么多基层组织,如何有效运作?我们设置了多层次的“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市———镇(镇以下再有村、企)———村(村以下再有集团公司、企业)。在一些大集团企业内部,也形成集团公司、子公司、企业工会“小三级”网。多层次“小三级”工会网络的形成,有效覆盖了全市企业和职工,使企业工会组建数和职工入会率都走在前列。
劳动关系协调网:让企业和职工“双赢”。以前,基层普遍存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同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三者之间人员重复、职能交叉、作用低效的问题。2004年,我们将三个组织重新整合,今年,网络继续向两头延伸,一头向市里,在原有的三方协商机制上成立市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一头向村、企,做到“小纠纷不出厂,一般纠纷不出村,重大纠纷不出镇”。
职工援助网:市场化运作把好事做实。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开展信访接待、政策咨询、生活救助、就业帮扶、法律援助“一条龙”服务,为职工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援助。市总还负责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实现了应保尽保。
宣传文体和信息化管理网:传统与现代并存。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这个工会工作的老传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有没有必要继续下去?江阴市总通过调研,给出肯定回答。市总成立了职工文体协会、工人艺术团,以此为抓手,带动全市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市总还开办一系列培训班,指导基层工会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和改进新时期职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