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魅力源于科学发展之魂 “十五”上海城市面貌大变样扫描
来源:解放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解放日报述评(记者 张奕)回眸即将过去的五年,上海城市面貌又实现了一番大变样:高速公路从91公里增加至560公里,是五年前的6倍;市区人均公共绿地从4.6平方米增至11平方米,是五年前的2.4倍;机场旅客吞吐量:2.4倍,集装箱吞吐量:3倍……
  来自市建设交通委的这些最新数字,只是五年来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上海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方针,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对外交通枢纽:战略性突破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三个“三年大变样”建设,上海城市建设已经由偿还欠账型的基础性建设,进入到以“三港两网”为重点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需求、抓住举办世博会的难得机遇,上海跳出 6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由内向外,在 600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谋篇布局,对外枢纽网络建设实现战略性突破———
  高速公路方面,申城高速公路网四面延伸,环加射线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推动了现代化新郊区的加快发展。
  上海与兄弟省市“对接”的高速公路车道数增加至 20个,服务“长三角”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道路方面,共和新路高架、沪闵路高架等相继通车,“申”字型高架网络进一步完善;越江通道方面,卢浦大桥、复兴东路隧道等越江设施先后建成,浦江两岸沟通愈发便捷。
  城市基础设施逐步从以道路基本骨架为重点,向构筑“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转变。洋山深水港开港、外高桥港区全面投产、长江口航道水深达到 10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掀开崭新篇章,集装箱吞吐量从五年前的 561万标箱飚升至 1800万标箱;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完成功能调整,旅客吞吐量从 1768万人次猛增至 4100万人次;浦东铁路一期全线贯通,沿海通道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轨道交通 4号线即将投入“ C”字型试运营,轨道交通年内初步形成环状运营框架。

  环境建设与保护:阶段性突破

  “十五”期间,上海按照重治本、重机制、重实效的“三重”原则和市民评价、社会评判、科学数据评定的“三评”要求,全面完成两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的相关项目,在环境建设整治上实现了阶段性突破。全市集中开展了绿化建设、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重点工业污染区综合整治、居住物业管理、城郊结合部和 79条主干道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振奋人心的消息:去年,上海喜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苏州河水质进一步改善,生活垃圾处置能力达到五年前的 1.6倍。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则靠信息化技术来“开道”。修路的速度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是国际上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上海建设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以此作为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的基础,有效疏导中心区高架道路车流;城建领域热线电话多达 17条,投诉咨询易作“无用功”,上海整合建设交通系统 17条热线,开通“ 12319”城建热线,实现一个电话“搞定”;城市网格化管理启动,长宁、卢湾两区率先将 60万个部件标注到电子地图上,将城市管理范围精细至社区单元网格。
  此外,多轮行政审批清理,建筑建材业管理再造管理流程、建立“一门式”服务中心等措施,都为整个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服务管理:更加人性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发展坚持为民造福的根本宗旨,建成了一大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缓解了交通、住房和环境三大矛盾。进入新世纪,市民对城市“硬件”和“软件”又有新要求。于是,站在新的平台上看市民需求,“以人为本”又有新内涵———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者进一步强化“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让市民群众受益。
  不断推出的交通排堵保障措施目标明确:做到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确保市民出行。加快路网建设、严控占路施工、实施公交优先、规范机动车停车管理、加强交通信息服务、完善单行道网络方案……统计显示, 2003年,全市共推出 41项交通排堵保障措施,去年 42项,今年 55项。
  不断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和旧住房改造工程,为的是加大力度解决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十五”期间,上海共有近 1.8万收入低、住房条件差的“双困”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制度,约有 36万户家庭通过平改坡、 100万家庭通过旧小区综合整治就地改善了住房,近 160万户家庭受益中心城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不断健全的应急管理预案,提高了城市公共安全能级,为市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五年来,上海重点整治了地铁运营、玻璃幕墙、窨井盖、地面沉降、深基坑等隐患,制订涉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应急管理预案 50余个。

 
 

解放日报述评(记者 张奕)回眸即将过去的五年,上海城市面貌又实现了一番大变样:高速公路从91公里增加至560公里,是五年前的6倍;市区人均公共绿地从4.6平方米增至11平方米,是五年前的2.4倍;机场旅客吞吐量:2.4倍,集装箱吞吐量:3倍……
  来自市建设交通委的这些最新数字,只是五年来上海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上海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聚焦城市可持续发展,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方针,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对外交通枢纽:战略性突破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社会经济更快更好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三个“三年大变样”建设,上海城市建设已经由偿还欠账型的基础性建设,进入到以“三港两网”为重点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建设需求、抓住举办世博会的难得机遇,上海跳出 6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由内向外,在 6000平方公里市域范围内谋篇布局,对外枢纽网络建设实现战略性突破———
  高速公路方面,申城高速公路网四面延伸,环加射线的网络格局基本形成,推动了现代化新郊区的加快发展。
  上海与兄弟省市“对接”的高速公路车道数增加至 20个,服务“长三角”的基础性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道路方面,共和新路高架、沪闵路高架等相继通车,“申”字型高架网络进一步完善;越江通道方面,卢浦大桥、复兴东路隧道等越江设施先后建成,浦江两岸沟通愈发便捷。
  城市基础设施逐步从以道路基本骨架为重点,向构筑“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转变。洋山深水港开港、外高桥港区全面投产、长江口航道水深达到 10米……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掀开崭新篇章,集装箱吞吐量从五年前的 561万标箱飚升至 1800万标箱;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完成功能调整,旅客吞吐量从 1768万人次猛增至 4100万人次;浦东铁路一期全线贯通,沿海通道建设迈出了坚实一步;轨道交通 4号线即将投入“ C”字型试运营,轨道交通年内初步形成环状运营框架。

  环境建设与保护:阶段性突破

  “十五”期间,上海按照重治本、重机制、重实效的“三重”原则和市民评价、社会评判、科学数据评定的“三评”要求,全面完成两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的相关项目,在环境建设整治上实现了阶段性突破。全市集中开展了绿化建设、水环境治理、大气环境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重点工业污染区综合整治、居住物业管理、城郊结合部和 79条主干道综合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振奋人心的消息:去年,上海喜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苏州河水质进一步改善,生活垃圾处置能力达到五年前的 1.6倍。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则靠信息化技术来“开道”。修路的速度赶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是国际上大城市普遍面临的难题。上海建设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以此作为发展城市智能交通的基础,有效疏导中心区高架道路车流;城建领域热线电话多达 17条,投诉咨询易作“无用功”,上海整合建设交通系统 17条热线,开通“ 12319”城建热线,实现一个电话“搞定”;城市网格化管理启动,长宁、卢湾两区率先将 60万个部件标注到电子地图上,将城市管理范围精细至社区单元网格。
  此外,多轮行政审批清理,建筑建材业管理再造管理流程、建立“一门式”服务中心等措施,都为整个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城市服务管理:更加人性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城市发展坚持为民造福的根本宗旨,建成了一大批“民心工程”、实事工程,缓解了交通、住房和环境三大矛盾。进入新世纪,市民对城市“硬件”和“软件”又有新要求。于是,站在新的平台上看市民需求,“以人为本”又有新内涵———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者进一步强化“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体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让市民群众受益。
  不断推出的交通排堵保障措施目标明确:做到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交通拥堵,确保市民出行。加快路网建设、严控占路施工、实施公交优先、规范机动车停车管理、加强交通信息服务、完善单行道网络方案……统计显示, 2003年,全市共推出 41项交通排堵保障措施,去年 42项,今年 55项。
  不断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和旧住房改造工程,为的是加大力度解决普通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体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十五”期间,上海共有近 1.8万收入低、住房条件差的“双困”家庭享受到廉租住房制度,约有 36万户家庭通过平改坡、 100万家庭通过旧小区综合整治就地改善了住房,近 160万户家庭受益中心城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不断健全的应急管理预案,提高了城市公共安全能级,为市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五年来,上海重点整治了地铁运营、玻璃幕墙、窨井盖、地面沉降、深基坑等隐患,制订涉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应急管理预案 5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