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加快推进政府购买云服务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更新时间:2014-03-07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建议:

  加快推进政府购买云服务

  建议由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云服务工作的组织指导,制定有关政策和管理要求

  ■ 本报记者 颜晓岩

  3月5日下午,北京职工之家,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山东省代表团会议上建议,进一步加快推动政府采购云服务,提高全社会综合效率。

  孙丕恕在接受《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采访时说,云服务是一种基于信息网络的新型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可按照用户需求,弹性地提供计算、存储、应用运行平台和软件等资源,能有效降低采购及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并方便政府内部数据共享,提升部门间协作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据了解,政府采购云服务已成为国际通行做法,美国、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均带头采购云服务,激发云服务需求,扩大云服务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以《云计算发展战略》为龙头,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政府云服务迁移体系,包括发布政府云迁移整体战略、进行政府云服务认证、提供政府云服务选购平台等,全面推进政府购买云服务。

  云服务是一种新的业态。长期以来,围绕传统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形成的财政预算、采购、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措施还不够匹配,云服务的技术和安全标准、计价和服务规范还不够成熟。孙丕恕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政府购买云服务的进程。当前,总体而言,政府采购云服务的规模还较小,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单一信息系统建设还在延续。为此,孙丕恕提出加快推动政府采购云服务的具体建议:

  首先,加强推动引导,全面推进政府购买云服务。

  一是要积极宣传引导,转变政府部门传统的信息系统建设、管理思维,充分认识云服务对于财政资源的节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效率提升的价值,推动各级政府将信息化建设由自建、自管、自用转变为统一购买云服务的方式。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关注重点转为聚焦于业务需求和框架设计,转为关注数据的共享与社会化应用,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要示范引导,建立云服务标准与规范。要总结先行启动城市政府购买云服务的成功经验,制定云服务的标准、规范,形成在全国推广的政务云服务模式。要形成云服务器、云容灾、云数据库等主要云服务业务的服务采购清单、操作使用和安全保障规范等系列技术标准,并进行标准的验证和推广。同时,制定云服务的服务规范、计价模式、合同模板等系列商务标准,建立政府监管部门按照标准周期性地对云服务的服务质量和信息安全进行评估的机制。 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府购买云服务行动计划,确定责任推动部门、管理部门。建议由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云服务工作的组织指导、制定有关政策和管理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制定政府采购云服务合同模板、服务质量和信息安全审查的技术规范,集中采购机构负责政府采购云服务的组织实施。由财政部门牵头制定政府购买云服务推进计划,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明确推动步骤及计划,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成功转变政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模式。

  其次,建立与云服务相适应的财政预算、政府采购政策。

  一是推动将云服务纳入省市各级采购目录。中央政府《政府采购品目分类目录》中已经新增与云服务对应的“运营服务”采购科目,目前各地方还没有建立与云服务对应的采购科目,需要进一步推动各地政府云服务采购科目的建立。

  二是建立弹性预算制度。云计算按需付费的模式,需要改变原有的固定预算制度,初期设定预算上限,按使用量付费,超出当年预算部分递延至第二年支付;后期对于需求弹性大的业务,可以根据往年管理的经验,在正常时期所需的服务额度上适当增减预算,既能应对高峰时期扩容的需求,又避免购买冗余资源浪费。

  三是在财政预算中设立“云服务专项”资金,过去政府信息化建设财政支持资金来源于“电子政务专项”,该科目内涵主要是软硬件设备的采购、运维服务,不包含云服务,这就使得当前购买云服务没有清晰的财政费用来源。需要建立“云服务专项”,或扩大原“电子政务专项”内涵,增加云服务内容。

  最后,完善政府采购云服务的安全保障机制。

  云计算在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大集中在安全上更高的要求,政府采购云服务要建立在自主可控的基础上,确保政府信息系统、数据资源的安全可控。

  要从供应链安全角度对云服务商背景和能力进行审查,并从国别、可靠性、能力等方面综合审查,原则上要限制外资企业进入该领域。同时需要对构筑云计算中心的装备、软件产品等加以限制,对来源和性能不能确保达到一定安全等级要求的产品(如国外生产的、使用国外核心技术的、使用非标准技术生产的、非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要限制使用,对于无法避免使用的要进行风险分析、制定安全机制和应急措施,在机制和措施建立的基础上严格审批程序,由国家认证机构确认并出具证明,报相关监管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