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来源:杭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5年12月14日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市推进和谐创业、构建和谐杭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1)“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十五”以来我市围绕“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提前一年完成,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五位。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外对内开放不断扩大,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杭州已经成为民营经济大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中心城市的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大都市框架拉开。文化名城建设全面推进,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市委坚持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统一,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省委作出的实施“八八战略”、打造“平安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与杭州实际紧密结合,弘扬“精致和谐、大气开放”杭州人文精神,探索“和谐创业”杭州发展模式,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建设“生态市”,推动了杭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制约加剧;市区和5县(市)发展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城市国际化程度不高,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相对滞后,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2)“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背景。“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将是不利因素可能增多,但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与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并存,对我市在扩大开放的同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严重制约并存,对我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区域彼此依存度加大与相互竞争更趋激烈并存,对我市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彰显城市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与宏观调控更趋复杂并存,对我市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发展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普遍要求与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特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并存,对我市发展先进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多元化发展与发展不平衡状态并存,对我市在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同时协调各方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

(3)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十一五”时期是杭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认清肩负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模式,强化发展特色,激活发展主体,提高发展质量,推动杭州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轨道。

二、“十一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4)“十一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重点,坚持“发展、创新、节约、稳定、为民”,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构建“和谐杭州”,打响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四张金名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步伐。

(5)“十一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主要原则。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原则。“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围绕“和谐杭州”建设,立足科学发展,始终坚持“发展、创新、节约、稳定、为民”原则。

——坚持发展。又快又好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五个统筹”,实施“五化联动”,推进“五大战略”,打造“一名城五强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进我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要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挥杭州在全省的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

——坚持创新。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环节。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自觉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以观念的领先推动发展的率先。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管理、科技、文化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运行档次,提升城市品位,激发创造活力,引领“和谐创业”,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

——坚持节约。节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把节约作为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坚定不移地走节约、集约发展之路,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推进“生态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打造节约型产业、节约型政府、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坚持稳定。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保障。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建立起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打造“平安杭州”。

——坚持为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七大问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人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潜能,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市民建设杭州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6)“十一五”时期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今后5年我市要努力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城乡区域协调互动,人与人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实力强、体制机制活、城市品位高、人文气息浓、生态环境美、社会秩序好、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杭州”。具体目标是:

——经济结构优化,增长方式转变,创新能力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到2010年达49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超过840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达7400美元,高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逐步实现由“杭州制造”向“杭州创造”转变,力争成为发展后劲足、经济实力强的“和谐杭州”。

——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多种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力争成为开放水平高、体制机制活的“和谐杭州”。

——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文化、创业高度融合,“三副六组团”初具规模,城乡区域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杭州都市经济圈建设全面启动,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基本成形,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70%,力争成为服务功能强、城市品位高的“和谐杭州”。

——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更好保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得到弘扬,文化名人集聚,文化精品迭出,文化活动丰富,市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提升,力争成为市民素质高、人文气息浓的“和谐杭州”。

——生态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6%,天更蓝、山更绿、水更碧、花更艳、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老百姓寿命更长,力争成为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美的“和谐杭州”。

——社会建设和管理明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法制健全完善,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力争成为法治程度高、社会秩序好的“和谐杭州”。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1800元,基尼系数控制在0.3以内;解决民生问题取得进展,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覆盖率达7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有保障;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让杭州的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小病不出社区、大病确有保障”,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加快安置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人才公寓建设和危旧房改善,满足多元需求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住房难”问题有效缓解,“两个房等人”落实到位,“居者有其屋”取得新进展,力争成为幸福程度高、生活品质优的“和谐杭州”。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围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优化产业结构,构筑各个产业相互协调、互为渗透、彼此支撑、布局合理的产业格局,打造以“天堂硅谷”和“东方休闲之都”为主要标志的产业优势。

(7)强化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天堂硅谷”建设的支撑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艺术的投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档次。实施品牌战略,以科技、文化创新提升行业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注重质量和工艺的精细、精致,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坚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渗透,运用资本、网络等虚拟经济手段创新提升实体经济档次,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特色产业、优势产业为载体,突破行政区域,打破行业界限,创新互动合作机制,构筑产品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最终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结构。创新产业转移机制,推动市区“优二进三”,突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形成“旅游西进、高新南下、制造业东扩、服务业中拢”的中心城市产业布局,形成集成创新优势;推动5县(市)“兴二促三”,以发展优势产业和块状经济为主,主动接受市区产业的辐射和转移,使5县(市)成为大都市重要产业配套区。

(8)发展都市农业,提升农业效益。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都市农业新格局。在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立足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都市农业布局,加快形成城市、平原、山区三大农业圈层和优势特色产业带相融合的产业集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健全覆盖城乡的科技信息网络,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防控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9)实施“工业兴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市区工业与县(市)工业、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两手抓,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确保工业经济“一高一领先”。以建设“天堂硅谷”为目标,大力发展以信息、新型医药、新材料、环保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包装业、丝绸、女装、工艺美术品等为重点,发展都市型工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着力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生态工业。强化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加快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群体战略”和“大公司战略”并举,形成龙头与集群优势互补、产业链接、联动发展的格局,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加快江东、临江、临平、钱江四大工业功能区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向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集中,努力打造成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产业核心区和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10)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围绕建设服务业大市的目标,坚持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双管齐下,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水平,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法治化优化服务业环境,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创新生活方式,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建设“一主五辅”现代服务区块,形成以主城区为枢纽的辐射型服务业布局。围绕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东方休闲之都”目标,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实施“旅游西进”战略,办好“西博会”,加快发展观光、会展、休闲“三位一体”的大旅游产业。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扶持大文化产业。加强商业特色街区建设与管理,促进商贸与物流业升级,打造游憩购物天堂。以接轨上海为契机,全力推进金融服务业发展,努力建成长三角区域性金融中心。以扩大自身优势为基础,拓展信息服务与软件业。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中介机构,建立信用评级制度,完善现代中介服务体系。以实现“居者有其屋”为目标,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解决“住房难”问题。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

坚持城市化战略,“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推进“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加快副城、组团、中心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筑以市区为核心、县城为依托、中心镇为基础、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1)以优化大都市规划布局为重点,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根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优化“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形成“东动西静南新北秀中兴”城市新格局。以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推动老城区从注重培育集聚能力向提升辐射能级转变;以大都市新中心和中央商务区为目标,建设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以现代化科技城和远景商务中心为目标,建设江南副城;以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为目标,建设临平副城;以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新世纪大学城和花园式生态型城市副中心为目标,建设下沙副城。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相对独立、功能互补、互为支撑的组团式布局要求,加快临浦、瓜沥、义蓬、塘栖、余杭、良渚“六大组团”建设。按照“一心两圈、三轴二连、一环多点”城镇规划布局要求,提升桐庐、淳安、建德、富阳、临安5个县(市)城的规模和功能,使之成为大都市的重要依托和5县(市)的区域中心。按照功能合理、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生态优良、适宜生活创业的现代化城镇要求,加快中心镇建设。制定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交通、住宅等专项规划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断强化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龙头、引导、调控作用。

(12)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业功能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培育”、“综合交通建设”、“新城区建设”、“生态市建设”、“休闲之都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化名城建设”、“民生保障”等新一轮“十大工程”,不断增强大都市辐射带动作用。按照“两疏散、三集中”要求,推进城市建设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加快萧山、余杭融入大都市步伐,努力实现“同城同待遇”。坚持规划、筹资、建设、经营、管理统一,建立项目建设、环境整治、土地开发、资金平衡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快大都市道路交通和供气、供电、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坚持规划共绘、政策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兴、环境共保,以“交通西进”为龙头、“旅游西进”为载体,依托5县(市)资源优势,促进中心城区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梯度转移,坚持“顺藤结瓜”,打造“高速公路经济”和“黄金水道经济”,形成市域1小时半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推动5县(市)从郊县向郊区转变。

(13)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以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当撤并乡镇,提升中心镇功能,更好地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纽带作用,使中心镇成为集聚农村人口、提升农业产业、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平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加快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努力办好“九件实事”,加大政府投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乡村通达”工程,完善以路网、电网、通信网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推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健全对征地农民合理补偿机制和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继续实施“49100”帮扶工程,加大对农村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逐步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14)以建立跨地区合作与交流机制为重点,推进区域良性互动。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形成区域互利共赢的新格局。加强与绍兴、湖州、嘉兴等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合作平台和机制,不断增强杭州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形成以杭州市区为中心的1小时半经济圈。加强与环杭州湾地区其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以产业对接为重点,共筑快速完善的交通网、信息网、市场网、要素网,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加强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合作与交流,推进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产业互补、市场互通、体制互融、政策互联、资源互用,形成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15)以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为重点,提高城市运行效能。坚持“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构建“节点创新、层面互动、纵横联接、网状运行”城管运行机制,推进依法管理、人本管理、长效管理、精细管理,实现标准化管理和无缝隙管理,打造“数字城管”。按照“政府主导、社会介入、公众参与”要求,形成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管理与服务相互支撑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以“洁化、绿化、亮化、序化”为目标,坚持注重细节、注重特色、注重品位,建设“清洁杭州”,实现城市运行效能、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同步提高。构建公交优先体系,缓解“行路难、停车难”问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公益事业投资补偿机制,吸纳各类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行业经营,不断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强化社区党建、服务、卫生、文化、治安、环境、社保等功能,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体系,形成面向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弱势群体三大服务系统,建设一批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现代新型社区。加快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警系统,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屏障。

五、加快生态市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环境立市”战略,推进生态市建设,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美、资源集约利用、人力资源丰厚的绿色大都市、生态新天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6)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型生产方式与健康型消费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产业,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产业循环系统。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制定实施资源节约综合利用规划,采用先进设计理念,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手段,从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构建生产、流通、消费、回收领域的物质循环体系。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建设一批资源能源节约示范工程。推行清洁生产,加强企业污染治理,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推进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一批生态产业示范区。出台扶持政策,加快工业固体废物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置工程建设,推进废弃物处理无害化,建立和规范一批废弃物回收市场,促进废物综合利用。创新循环经济技术,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示范工程。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发挥政府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引领、示范、表率作用,建设节约型政府。

(17)集约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保护与开发良性发展。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逐步形成低消耗、高集约的资源利用系统。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调整区域、流域利益补偿关系,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坚持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挖掘用地潜力,盘活存量土地,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做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安全用地。加强城乡用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有效保护与安全供给。加快电源电网设施建设,加强能源储备,加大天然气、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做到合理用电、有序用电、节约用电。注重人文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和资本等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提高资源的支撑能力。

(18)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努力建立多样化、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系统。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调整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市区扬尘污染源,净化大气环境。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率,治理省、市控点源污染,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对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西湖、苕溪、运河以及城市内河水系的保护和治理,重点保护城乡生活饮用水源地,使水质逐步提高,重现江南水乡风貌。依托山林、水网、农田等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林、风景林、防护林为主的生态绿色廊道,建好六条生态带,努力实现将森林引入城市、城市建于森林目标,融主城、副城、组团、中心镇于山水绿色之间,打造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治理企业噪声,控制道路交通噪声,降低施工作业噪声,控制社会生活噪声,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

(19)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以提高市民素质为核心,建立低生育、高素质的人口结构系统。从人的自身生产与发展需要出发,研究和制定城市人口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计划。根据“一主三副六组团”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人口规模,制定相关人口政策,推进主城区人口逐步向副城、组团疏散,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综合平衡。从协调人口的数量与质量需要出发,加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城乡计划生育激励保障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服务业。按照“居家为主、社会为辅、机构为补”的思路,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城市老龄化社会的高保障率。重视弱势群体和外来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促进人口数量压力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六、加快文化名城建设,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文化创造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同城辉映、休闲文化与创业文化和谐交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文化名城。

(20)以先进理论为指导,增强城市文化创造力。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坚持“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营造在大气中求精致、在开放中重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创业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力向生产力的现实转化。坚持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不断增强城市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加强理论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构建理论研究交流机制,继续深化“和谐创业”杭州发展模式研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推进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广场文化等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社会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文明城市(城区、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单位)的创建水平,推进人的文明素质与城市文明程度的同步提高。

(21)以提高文化品位为要求,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大文化事业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形成文化创作群体,发展文艺、社科、新闻、出版事业,催生文化精品和优秀学术成果。提升越剧艺术、金石书画、民间艺术等优势门类创作水平。启动跨湖桥、良渚、越王城、南宋皇城等一批遗址保护工程,展示杭州8000年历史文脉。抢救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快“西湖”和“龙井茶”、“良渚遗址”、“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步伐,修复文化软生态,提升文化软实力。发展壮大西泠印社、胡庆余堂等名社、名馆。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构建武林广场———湖滨地区、钱江新城两大文化中心,打造若干个重点文化片区,形成西湖、西溪、运河、钱塘江、湘湖、南湖文化景观带。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出和提升一批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和文化赛事。开展生活品质评价,形成一批“休闲、文化、创业”高度融合的特色区块和活动。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数字娱乐等一批优势文化产业,打造“中国动漫之都”;培育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园区,扶持一批“高、尖、特、新”的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组建一批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文化企业集团。建立具有杭州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增强杭州文化的实力、活力、竞争力和辐射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共同繁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优秀文化产品。

(22)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科教兴市战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市。坚持体制创新,健全科技资源集成、分配、评价机制,保护知识产权,降低创新成本,优化创新环境,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和服务平台,构筑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集创新管理、创新研发、创新产业化、创新服务、创新保障于一体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加强与大院名校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人才、项目引进和利用力度,提高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园区发展机制,发挥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各类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园区的科技创新主平台作用。推进信息化,加快“数字杭州”建设。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努力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步提升。

(23)以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化为重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坚持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名校集团化,整合、扩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教育。从明年开始,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构建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普教与职教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育中高级技工队伍。推进高教园区、高教功能区建设,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发挥校外教育作用。组织各类岗位培训,开展社区教育,发展成人教育。扶持农村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妥善解决城市弱势群体和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推动市区教育资源向5县(市)延伸,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切实解决“好上学”、“上好学”问题,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24)以增强公众健康水平为目标,加快卫生体育事业发展。坚持公共卫生优先,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卫生强市建设。健全城乡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加大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监管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推进“强院名医”建设,办好一批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做精一批特色专科医院,扶持一批示范型民营医院,培养一支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名医队伍。加强城乡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健康城市和市级以上卫生城镇、乡村创建工作。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强化街道(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预防等综合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开展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活动为载体,建设体育强市。实施小康健身工程,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社区、农村基层健身设施建设,开展城乡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坚持体教结合、科技兴体,培养一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做大做强一批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打造一批体育人才训练基地、体育名校集团或体育运动学院,发展体育产业。积极申办或配合申办高水平国际赛事、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培育有影响力、有杭州特色的赛事品牌和体育市场,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加快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实施公共体育设施和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水平的共同提高。

(25)以打造人才高地为要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四个尊重”,营造“凭劳动赢得尊重、让知识成为财富、为人才搭建舞台、以创造带来辉煌”的社会氛围。增强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把握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加强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重视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工作。创新人才制度,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人才载体建设,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提高人才服务质量。着力培养重点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健全以品德、能力、心理素质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鼓励自学成才。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开放统一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社会氛围,建设长三角南翼的人才高地、全省人才集散中心。

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围绕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拓宽创新的空间,以创新强化开放的支撑基础,通过开放融合、创新和谐实现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内部潜力充分释放,使外向型发展和内生型发展有机结合,强化发展动力。

(2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充满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适应WTO过渡期结束的新形势,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建立和完善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经济规则相融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综合运用有利于节约要素资源的差别化价格调节机制和财税调节机制,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机制保障。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构建和完善“两级管理、三个层次、八大体系”的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对民营企业服务,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实施以民引外、民外合璧,促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实现民营经济大市向民营经济强市迈进。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加强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发展风险投资,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继续做好企业上市工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做大做强有特色优势的“杭州板块”。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失信惩戒制度,打造“信用杭州”。

(27)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以实现“政企(事)分开,管办分离”为重点,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部分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优质教育均衡化为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以“四改联动”为重点,加快卫生体制改革。以发展体育产业为重点,推进体育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事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发展文化中介机构,发挥各类行业组织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强化基层执法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制,引导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8)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效能。以建设“小政府、大服务”为目标,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切实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健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以及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和监督制度,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管好政府投资,激活民间投资,建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健全协调配套的企业投资行为监管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高效规范公正透明的网上审批系统。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满意单位不满意单位评选活动,完善机关综合考核体系,转变机关作风,推进电子政务,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切实解决“办事难”问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极促进公共事业体制转换。采取“党政引导、专家支撑、企业参与、媒体联动、社会化运作”的模式,构建社会化、多层次的创新服务网络,强化机关创新服务的知识支撑,实现机关岗位延伸服务,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有效激励机制,推进机关创新服务,实现管理与服务、创新与规范、约束与激励、本职与协同的统一,塑造服务型、法治型、效能型政府形象。

(29)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形成互利共赢开放格局。坚持内外资并举,实施大项目引进、重点区域、开发区主战场、领域多元化、以民引外、以外引外“六大策略”,北接上海、东引港台、重攻日韩、拓展欧美,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施外贸经营多元化、科技兴贸和大经贸战略,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从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取胜转变,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积极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建立应对各种贸易壁垒的有效机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发挥比较优势,进行跨国经营,带动商品、技术、劳务和设备出口,增强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强化城市整体经营,推进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互动,提升以生活品质为内涵的杭州城市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省会城市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引进企业决策、研发、财务、营销四大中心为重点,培育总部经济,发展省会经济。继续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和“双对口”工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杭州人经济”。

八、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形成社会多元主体为载体,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核心,坚持财富创造与综合保障相协调、社会创造与社会协同相支撑、民主与法治相统一,努力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30)培育社会主体,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坚持个体创造力和群体协作力相统一,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和才能,以社会平台构建为重点,实现各个主体的相互理解、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支撑。坚持政府引导和自主发展相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完善信誉评价体系,建立多元职能融合、多样角色互补的新型社会组织,培育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协调沟通组织,发展会计、律师、公证、咨询、策划、调查、评价、培训等社会知识服务组织,鼓励其创新运作模式,提高整体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和维护权益的作用。

(31)积极扩大就业,实现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扩大就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调控目标。完善鼓励创业的配套政策,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改善投融资环境,加大对初创企业的资金支持,建设创业绿色通道,开拓自主创业空间,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促进多形式、多途径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建立开放性、实用型、现代化的公共实训基地,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完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统筹城乡就业,打破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优惠政策推进力度,以“春风行动”为载体,完善“动态管理、职业培训、就业帮扶、社会共建、帮扶保障”五大机制,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理顺分配关系,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和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保障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养老保险覆盖面,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加快新老城区社会保障体系并轨。逐步建立“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点探索和全面落实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以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为基础,建立完善城镇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城镇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进一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作用。扩大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面。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托管中心和无障碍设施等建设,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社会福利,支持慈善事业,完善双拥优抚安置制度。

(33)打造“平安杭州”,维护社会稳定。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深化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各级组织防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作用,努力把各类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状态。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构建组织严密、网络健全、反应迅速的犯罪打击体系、治安防范体系和社会控制体系,推进科技强警和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努力形成打防控一体化社会治安长效机制,确保我市社会治安成为“首善之区”。畅通信访渠道,健全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信访和“12345”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结合起来,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4)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构建党政界、知识界、企业界、新闻界四界联动的社会综合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积极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实现志愿服务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整体化推进、事业化发展。推进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建设,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以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安居乐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来务工人员教育、服务、管理和维权工作,为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35)打造“法治杭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各项权力,拓宽人民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认真贯彻民族、宗教、侨务、台务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注重党政领导与基层自治相结合,丰富基层民主形式,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城市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制度。注重民主协商与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以行业协会、商会、行业战略联盟等为平台,健全行业协商机制;以完善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重大事项的公示、听证等制度为重点,健全社会事务协商机制,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推行民主协商,以协商统一各方利益。加强社会阶层沟通,建设公开沟通平台,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以现代化的决策支持体系为支撑,以党政部门与专家学者、企业家经常性、制度化的互动联系为保障,以媒体介入为决策公开化的载体,形成多层次、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决策咨询体系。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推进社会公开化机制建设,形成反映社情民意的决策机制。实施“三五”依法治市规划,推进“法治杭州”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稳步推进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建设。以实施“五五”普法规划为重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九、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

(36)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努力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处理利益关系和务实创新“四个能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人民群众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断推进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7)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完善党委领导方式,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社会重要事务的综合协调,努力把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加强和改善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加强党对武装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带领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奋斗的坚强领导集体。以农村、社区、新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为重点,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以保持党员先进性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38)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持“两个务必”和“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探索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率先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39)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和完善党委(党组)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努力实现党委(党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建立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巩固教育成果。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切实保障党员权利。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全面实施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完善巡视工作机制,促进党内监督的长效化和制度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全市党员、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