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智慧城市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4-03-20

 (记者包征宇)

  近日,位于北京复兴门内的公交车站,在车站候车区放置了新型公交电子站牌。该电子公交站牌在一侧的显示屏上,显示有即将靠站公交车的行驶信息。每条路线都显示有未驶至复兴门内公交车站的两个车次的信息,包括到站距离以及预计到站时间。

  显示屏下方有一张公交车行驶路线图。在另一侧,标有“北京交通信息亭”的字样,下方的显示屏内有20个可选项,包括北京交通、北京公交、北京地铁、电子地图等选项。乘客只需用手指接触屏幕相关选项位置,便可了解相应信息。

  据了解,这是北京智慧交通建设的一部分。未来,北京将建设和完善新一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着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科技,或将改变一个城市的感观。在人性化的智能型的信息服务的支撑下,城市不必再冰冷如初。而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17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成为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提出,要求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深入将带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推广完善。

  什么是智慧城市

  IBM给出“智慧城市”的定义为: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

  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表示,对于智慧城市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信息港比作城市信息化的1.0版本,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2.0版本,而智慧城市则是城市信息化的3.0版本。

  初期,城市信息化建设主要资源用于宏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光纤铺设、卫星站点修建、跨国海底光缆接通、带宽扩展和网络架构等。在数字城市阶段,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源用于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等。智慧城市阶段,主要的资源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决策反应等。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山东、四川、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扬州、厦门等已经明确了无线城市计划,正在建设当中。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一种比较理性的声音是:不解决民生问题,那是白建设;不用智慧解决问题,那是瞎建设;不搞规划设计,那是乱建设。
  华泰证券研究员梁凯认为,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威胁公共安全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率在加大,外来人口激增带来的社会保障和治理压力也在增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倒逼政府对城市的公共管理从当前的粗放型提升到高效的、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服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将成为这场城市管理变革的有力推手。

  民生工作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民生信息化建设能够全面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因此《规划》要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信息化是提升各领域服务能力的根本保障,预计民生信息化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开万亿市场空间

  毫无疑问,这轮城镇化高峰将助推以信息整合为特点的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中金公司研究员卢婷分析认为,金融危机过后,我国传统的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而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虽然已经达到5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因此,城镇化将是扩大内需、维持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将面临交通、资源、医疗等诸多难题,涵盖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的城市管理、智慧的教育与科技等方面的软硬件建设迫在眉睫。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IT市场容量达到92亿美元,其中,数字城管、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解决方案所占份额较大。基于国家开发银行与住建部合作投资800亿元人民币对智慧城市市场的拉动,2013年该市场容量达到108亿美元,较2012年有较大增长,增幅达18.5%。

  据统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自2010年开始推进,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有超过180个城市投入智慧城市建设,通信网络和数据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2013年初,国家住建部公布了90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并配套了包括国开行、商业银行在内的4400亿元授信额度。

  根据中金公司对目前公布智慧城市投资规划的不完全统计,各地已经公布计划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千亿以上,预计未来5年智慧城市投资将达万亿以上。

  当下的主流模式

  住建部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总构架师杨崇俊认为,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对智慧城市的核心诉求各异,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在城市发展的初期,政府对于城市的管理集中在对城市部件和事件的管理中。伴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对部件、事件的管理将演进至对社会的管理,然后进一步演进至社会服务,最终目标是实现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因此,在城市的不同发展解决,对信息化的需求有所不同,对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的诉求也存在相应的差异。

  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介绍,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集中在管理和服务两个层面。宁波和上海是两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宁波主要在“组织”和“交通”方面发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城市竞争力。上海则着力于“服务”和“通讯”方面,最大限度的提升现有资源(政府、医疗)的服务能力,改善民生。管理和服务是建设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预计下一阶段的智慧城市建设仍将以这两种模式为主。

  宁波的智慧城市规划包括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信息资源开发以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

  宁波通过智能交通、智慧社管等体系的建设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实现了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交通和社会管理,城市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与周边的上海、杭州等城市相比,宁波在科技、教育等方面竞争能力有限,通过智慧产业基地和智慧物流体系建设,宁波强化了物流、农业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吸引了大量有技术的劳动力,推动经济步入良性循环,提升城市整体竞争能力。

  上海智慧城市模式属于民生型模式,包括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和谐与宜居城市三个方面。

  上海通过强化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上海通过宽带城市、无线城市、通信枢纽、三网融合等方面的建设显著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能级。通过加强各行业间信息共享和交换,提高交通信息化对综合交通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撑作用。

  在城市建设管理方面,拓展网格化应用在城市部件管理方面的应用;关注城市食品、生产安全;加大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在民生服务方面,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数字教育工程。电子政务方面,促使信息互通,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强化跨部门数据整合和业务协同,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如云计算、物联网、TD-LTE、集成电路、信息服务等产业,并加大信息安全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