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十分注重行政体制改革,在实践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的经验。但是,现行的行政体制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新形势下,我们要按照行政体制改革总体目标的具体要求,对当前行政体制改革进行研究,分析新形势下实行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重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新形势下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加快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
2008年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目标。即到2020年,要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现行的行政体制与总体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政府职能问题和公共服务问题,以及政府管理等方面。因此,为了加快实现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新形势下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2.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需要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较为深刻而长远的改变,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变化着。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现行的行政体制还是没有能够很好适应经济的具体发展变化。所以,为了更好的处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积极进行行政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的指出,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只有积极的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才能妥善的处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促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的建立,并使其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建立成熟制度体系的需要
新形势下,实行行政体制改革可以很好地满足建立成熟行政制度体系的实际需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体制机制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影响。我们需要在一些重要领域以及一些关键环节上,例如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加快改革的步伐,从而形成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促进各种成熟完善的制度和方针政策的制定。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
1.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首先要做好简政放权工作,并注意加强公共服务,积极的促进政府各项职能的合理转变,推动政府的积极性转型。从而不断建立起市场主体自律和社会组织之间高度协调一致的良好机制,实现经济和资源以及环境等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有如下内容:
(1)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大胆的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开展利用“加减运算法”,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来有效的去除那些来自行政体制的不必要壁垒,实现精兵简政的服务型政府,从而有效的实现市场活力的“加法”。所以,政府要加快推进政企和政资以及政事等的分离,减少干预各种微观经济,简化行政审批的具体流程。政府可以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改革。例如,各级政府可以积极地培育出各种社会组织,将一些政府权力适当的下放给这些组织。
(2)做好市场监管工作。政府要注意做好市场监管工作,不断对市场体系进行完善,积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营体制与秩序。根据不同区域内的具体实际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尽最大努力为老百姓完善出一个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秩序,从而实现大环境下的最终目标。
(3)侧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政府要注意大胆的向市场放权。但那些理应由政府负责的事务,政府一定要管理好。政府要注意侧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注意从法制和人才以及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进行建设,不断对社会管理进行创新,切实改善民生,促进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的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2.优化政府结构
(1)积极实行大部制改革。大部制改革是对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的合并,把多种相互联系的事务交给一个部委进行管理,对一个部的实际管理范围进行扩大。实行大部制改革,可以有效的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例如职能交叉和多头管理等。从而有效的提高政府部门行政工:作的实际效率,最大程度降低行政成本。保证政府部门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优化政府结构,我们需要积极的实行大部门制改革。一是解决利益冲突,尽可能的发动多方面力量。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和机构之间都存在严重的多头监管和争权躲责等问题,无法满足现代市场体制和社会体制等的要求。政府要积极的寻找各种利益主体的共同利益平衡点,最大程度保证各个主体的利益,实现总体利益。二是做好整体管理与协调工作。我国在设置各级政府的时候,采取的大多是上下对口的形式。这样的现实情况,想要单纯的依靠在某个基层政府实行大部制改革来实现大部制改革显然是不现实的。利用大部制改革对政府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会涉及面到较多方面的问题,采用单兵突进和局部突破的方式进行改革,想要达到整体的良好效果难度较大。而且,低层级和小范围内出现的各种协调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严重影响到整体改革的效果和进程,不利于对政府结构的优化。所以说,只有实现统一配套的改革,才能保证整体改革的效果,达到合理优化政府结构的目的。
(2)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优化政府结构的过程中,除了要积极的实行大部制改革之外,还需要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调节。一是要注意对不同层级政府在具体履行各项职能过程中的工作重点进行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并逐步将各项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事权向中央进行合理的集中。二是注意建立起完善的标准体系,由中央负责,统一对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进行管理。三是注意对各项公共服务涉及到的费用的严格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对经费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配置。四是对中央与地方之间实行的具体的财税体制进行合理的调整。
3.创新管理,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1)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积极地创新服务和管理模式。并通过通过创新,建立起服务型政府。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实行电子政务。在电子政务模式下,政府的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行政成本却随着降低。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极大的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增加了老百姓参与政府各项事务的机会,更多的普通大众可以利用网络,更多、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到各种信息和服务等。
(2)推进政务公开。政务公开是指政 府将自身各种不涉及国家秘密等事项进 行公开的办理。通过推进政务公开,广大 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有效 的保障,政府的各项工作透明度更高。而 且,广大大人民群众可以积极的对政府的 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有利于政府各项工作 水平的不断提高。
(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治政 府建设,形成完善的法制体系。一是整合 执法主体。首先,我们要积极的整合执法 主体,集中执法权,杜绝权责交叉和多头 执法的现象,建立高效统一执法体制,加 强综合执法的力度。二是完善执法程 序。在具体执法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监 督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规 定,文明执法,并保证执法的公平公正,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
(4)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政府常常需要按照各种预定目标进行决策,为了更好的创新管理,我们需要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一是坚持基本原则。提高政府的决策能力,坚持民主原则,以保证最终决策的正确性。二是健全程序化机制。政府要通过多种方式,集中民智,保证最终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三是健全咨询机制。在进行各种重大决策之前,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做好论证工作。四是做好问责工作。建立健全责任制、追究机制和问责体系。
(5)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制定出详细完善的政绩评估标准和具体的评估方法等,对政府和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估。积极发动多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做好对政府相关工作的监督和检查。虚心的接受各种友善的批评和建议。不断对自身工作的方式和方法等进行改进,提高政府工作质量。
(6)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管理,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至关重要。一是树立服务观念。政府要加强自身所有工作人员教育,提高大家对自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帮助大家牢固树立起服务人民的观念。合理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发挥自身最大能力为人民谋利益。并要坚决杜绝以权谋私,甚至是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发生。二是积极做好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合理选择优秀人才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4.优化行政设置
(1)行政层级。为了保证国家各项行政权力的顺利实施,需要以合理的行政层级为基础。因此,在优化行政设置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对行政层级进行优化。一是对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能,以及相关责任等进行明确,并建立起与事权相匹配的中央和地方财力体制。二是对于省以下的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能和权责关系等问题,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界定和明确,有效的保证各级政府积极性的发挥。
(2)审批制度。深化改革各级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可以保证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可以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克服各种不良现象,从而有效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同时,近些年来,一些政府对行政审批工作开拓创新,并经过探索,创造了许多新型的审批方式。
(3)行政区划设置。优化行政设置过程中,重视行政区划的设置。各级党委政府要注意对自身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行合理简化,并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合适的时机,对行政区的规模和管理幅度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行政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
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的对行政体制改革进行研究,不断的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快速稳步进行。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其中一些具体的改革要点,保证改革的顺利高效实施。同时,也需要清楚的认识到,行政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积极实行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全面把握现实情况,审时度势,整体部署,周密安排,统筹协调。并积极的制定出切实的长期目标和可行的短期措施,保证行政体制改革沿着既定的方向稳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