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某部队对某型雷达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从立项到出成果历时两年多,当上级对这项革新成果进行实战检验时,发现与雷达链接的火炮并不接受控制。后来经专家鉴定,该系统不符合实战要求。结果花费近十万元的革新没有见到成效。与此同时,这个部队还欲建一个电子图书馆,自己开发软件,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当专家得知这一情况后指出,建立一个电子图书馆对于地方公司来说是件十分简单的事,让他们来做,要比自己开发快得多、便宜得多。
希望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有所作为,敢于创新,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须要有效益意识,因为保证效益,提高战斗力,才是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不讲效益、盲目蛮干,不仅建不成信息化,而且会造成有限资源、财源的浪费,同时也与当前正在倡导的创建节约型社会要求相悖。
部队信息化建设目前处于初始阶段,许多理论问题正在探索之中,许多做法也只是边研究边实践,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资借鉴,没有太多资源可供享用,也没有太多经费可供开支。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我们强化成本意识、效益意识,做到科学决策、谨慎而行,确保一分投入必有一分收获。据笔者了解,在目前部队信息化建设中重视效益不够的现象并不鲜见:一是理论研究不讲效益。有的单位把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当作普遍任务来完成,不论个人学识能力如何,一律都要写论文、搞探索,完成一篇甚至数篇文章。这种做法无疑陷入了形式主义,也造成了官兵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而且也不可能有太多的理论指导价值。二是盲目立项。有的同志喜欢标新立异,所设项目看似合乎部队需要,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评估,结果建成之后无法投入使用;有的只搞单项创新,不注重与其他环节的链接,结果成了一块“孤立的长板”而不能发挥作用。三是对困难估计不足。有些项目的研究是部队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但由于自身技术和物质力量所限,当初以为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实际上根本解决不了,结果不得不另请高明和购进相关设备,使得革新成果不大而成本不小。诸如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和必须防止的。部队各项建设经费有限,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如果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注重效益,搞大呼隆、大投入,那么不仅影响到信息化建设本身,也势必影响其他方面的建设。
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益,作为决策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知识,只有懂行,作决策、拿主意才不至于盲目,也不会短视。而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必须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减少应酬,多捧书本,不耻下问,尽可能地多掌握信息化知识,绝不能别人说点新名词新概念,就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其次是多向专家咨询,多请专家论证。领导干部在专业知识方面应该有所了解,但很难是真正的专家,对工作中的困难、效益往往估计不足,所以作决策时,应尽可能地请专家进行投资论证、质量论证和效益论证,努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再次就是摈弃“一窝蜂”思想,特别是高中层领导和机关,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下属单位一拥而上搞局域网建设,对那些有能力、有条件搞的要支持鼓励,对那些缺乏能力和条件的单位不能强求。求真务实是讲效益的前提,只有尊重事实,服从现实,坚持实干,才能收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