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绝不能当“花瓶”
来源:红网 更新时间:2014-04-04

 有道云笔记 昨日,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区、市)政府在中国政府网公布了201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国务院共49个部门公开了相关信息。去年是政务微博发展迅速的一年,新浪上的政务微博就有100151个。同时,已开通的省级微博也有了较快发展,被誉为政务微博大V的@上海发布在各大平台上的粉丝量已经达到约950万,同比增长了90%。(4月1日新华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立的政务信息平台也同样发展迅猛,尽管在公布信息的49家国务院部门中开通微博或微博信平台的只占少数,尽管各部门在微博与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的建设参差不齐,但我们仍欣喜的看到,@外交小灵通、@微言教育等一批国务院部门在试水微博中获得了绝大多数网民的支持,部分省份还开通了“微博政务大厅”,如“北京微博发布厅”增设城市运行、经济转型、社会管理等栏目,每日高频词推送政务和服务信息,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政府部门试水新媒体的良好态势,一方面说明政府部门关注民声,积极回应民意期待,另一方面说明政府部门也能顺应时代潮流,善于借力打力。但是,政务新媒体毕竟是个新生事物,新媒体也有自身特点,政府部门既不能因为赶时髦就一窝蜂而上,也不能排斥网络媒体而心生畏惧,而应该熟练运用媒体优势,争做群众期待的弄潮儿。

其一,不失声。政务微博不是摆设,信息发布不是走过场。政府部门建立政务微博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政府与民众中间架设一座便民之桥,就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与群众进行有效对接,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而不是让谣言、小道消息满天飞,不因信息不对称让群众产生误解,从而消解政府公信力。


其二,敢代言。政务微博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民众,它是政府工作与民声诉求的融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务微博就是政府形象的代言人。因此,政务微博不仅要善于发言,在关键时候,在需要舆论引导的时候,说该说的话,表达合适的观点;而且还要敢于代言,政务微博就应准确、客观、公正的提供信息、答复意见、消除疑问,树立政府敢于担当、勇于任事的责任形象。

其三,贴民生。政务微博作为沟通思想、传达民意的网络媒介,注定了这个平台最终展现的必定是民生实事的落地、推进、见效。政务微博不是传达高深理论,不是表达假大空,更不能曲高和寡,它必定是大白话式的互动,必定是民意最集中的地方,必定是群众最需解决的问题。

文/李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