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数字化水平仍低
来源:信报 更新时间:2008-03-14
 信报讯(记者贺文华)昨天,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公布了“北京市数字鸿沟研究报告(2005)”。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数字化水平整体仍处于较低层次,数字鸿沟目前主要存在于城乡和人群之间,人群间数字鸿沟比较明显。

  报告显示,北京市2005年居民数字化总指数为42.28,距离该指数的满分100分仍有不小的差距,显示出目前北京市居民数字水平整体仍处于较低层次。

  报告显示,2005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数字化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其中,东城区居民数字化水平全市最高,其次是西城区和丰台区。

  数字高端群体占到北京市人口总数的9%,典型特征是年均家庭收入6万元,几乎全部拥有电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31.1小时,平均每周发邮件16.5封,以单身及二人家庭居多,典型代表是白领和大学生群体。

  数字中端群体占到全市人口的37.6%,年均家庭收入3.2万元,电脑拥有率超过50%,网络拥有率近50%,以三口之家比例最高,典型代表是蓝领、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学生群体。

  而数字低端群体占全市人口的53.4%,典型特征是年均家庭收入1.6万元,以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居多,典型代表包括农民、下岗人员、老年人、外来打工群体、家庭妇女、残疾人等群体。

  中科院正研发千元电脑

  信报讯(记者贺文华)昨天,中科院院士李国杰提出,中国应该通过低成本的信息化来缩小数字鸿沟。中科院方面正在积极研发1000元的PC。

  李国杰院士表示,信息化不仅帮IT精英制造财富的神话,更要提高工人、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但目前个人负担的数字化成本偏高。因此中国应该走一条低成本的信息化道路,实现信息时代的“耕者有其田”。

  为避免信息化资源的浪费,他提出应该改变目前企事业单位使用计算机的模式,改用低成本终端或能力服务器,也就是把电脑不断发展的部分和基本不变的部分分开,减少CPU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