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产业形态悄然生变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信息化不仅要求信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要求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经济社会的各方面,特别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信息化紧密相关。众多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化对于改变各产业的技术结构十分重要,还会深深地影响到各产业内部的具体形态,从而推动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国家信息化总体战略基本确定

“信息化对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作用日趋明显。”中国信息协会秘书长施凤海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十五”计划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举措,成为引领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国家颁布实施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2005年)》、《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进行了部署。其中,作为我国第一部信息化发展规划,《“十五”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是规范和指导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此外,2002年8月底,国家级电子政务优先工程项目得到确认,形成了由一个政府门户网站、两个平台、四个基础信息库、十二个业务系统组成的电子政务发展框架。

信息产业已成我国支柱产业

施凤海指出,“十五”期间,我国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逐渐取得实效,信息技术以其最广泛的渗透性和倍增作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百姓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提前一年完成“十五”发展目标,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预计2005年全年信息产业可实现增加值1.145万亿元,占GDP比重上升至7.7%。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从全国工业部门来看,继1998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跃居39个工业部门第一位,占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的比重为7.22%后,1999年产品销售收入开始占据工业部门第一位;2004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4万亿元,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为4.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3.9%。

信息化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十五”计划中被作为重点目标提出。“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产业结构问题却仍然困扰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业结构中的老问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新问题又在发展中不断暴露出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经部研究员李广乾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指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整体技术水平。“而这些正是信息产业大有作为的方面。”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对世界技术革新和产业变迁的适应,信息产业已成为当今工业化和后工业化国家的支柱产业,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工业化的重任,就必须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化的广度,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李广乾指出,要根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最活跃的部分,技术的产业化模式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信息产业链条的各环节已初步成形。因此,我国已经具备把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大力发展这些核心产业,通过技术扩散和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可以从总体上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应该积极利用信息化带动其他产业的优化升级。”李广乾表示,我们要真正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应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

他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传统产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创造了绝大部分的产值、利税和就业机会,有着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基础。因此,脱离传统产业来实现工业化是不现实的,必须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这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综合国力持续增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他举例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在吸收信息技术后获得长足进步,数控机床、光纤设备等产品凭借性能价格比的大幅度提高在本土市场逐渐取得了优势,并在国际市场上站稳。

而对于以信息化促进第三产业方面,国家信息化咨询委员会专家汪玉凯教授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他说,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物流、餐饮、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仍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这些产业可以有效地提高效率、整合市场资源并推动这些部门的发展。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形式,信息服务业通过提供信息产品可以大大节约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率。

李广乾认为,通过信息化可以不断优化三大产业结构:信息服务业和以信息技术支撑的各种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压倒优势,第三产业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在GDP中所占份额不断增加;第二产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部门增多,简单加工装配类的产业比例减少。

而且,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将使人们有更多机会享受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产业结构的变迁将使人们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发展自己,这些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效益与风险并存

信息化应务实推进

“十五”其间,我国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面临挑战。汪玉凯向记者指出,后工业化国家无论在技术水平抑或产业高度、产业组织水平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在信息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我国往往处于跟进的地位,因此不得不接受先进国家制订的标准,这往往会造成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被动。另外,我国信息产业中相当一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些产业的发展迟早会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在收益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境地。这最终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数字鸿沟可能强化原有的结构性矛盾。”汪玉凯说,由于我国信息化的特点是发展不平衡,因此,随着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原有的东、中、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可能被进一步拉大。

如何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效益与风险?施凤海则认为,信息化的主体是为了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增加企业效益。正因为有了一站式办公,政府服务能力大大加强,老百姓办事效率大幅度提高;正因为采用了信息化,企业库存周转量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信息化本身建设成本的增加,也会使得企业相对效益降低。信息化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一味地通过加大IT投入提升效益,带来的系统风险以及由此增加的企业运营风险自然也会提高。例如,政府网上办公,系统一旦被攻击,所泄漏的机要信息当然损失重大;网上银行一旦安全出了问题,银行和百姓都会受损失;甚至系统建设失败这样的问题,都会使得信息化陷入无底洞,别说创造效益,连投资都无法收回。

施凤海指出,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大信息化风险防范力度必不可少,每个信息化应用主体都要设定可接受的界限。这就要求建设单位保持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踏踏实实地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发展的四大软肋

汪玉凯表示,“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方面准备不很充分,主要表现在:

第一,认识准备不足。人们对工业化比较熟悉,但对信息化不熟悉。大家都清楚信息化的重要性,但是真正清楚应该怎样搞信息化的人还不多。这样,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就会带有盲目性,产生很多问题。

第二,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这就要求有一个覆盖信息化全局的管理体制,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样一套管理体制。

第三,环境准备不足。总体上看,我国的信息化法规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就,初步形成体系。但在政务信息公开、信息市场规范化、隐私权保护等方面,仍存在许多空白。当前,信息化立法纲领性弱、总体性差、比较散乱,大多数规范性文件立法层次较低,协调力、权威性不强。主要是缺乏一个统领全局的《信息化法》,现有法规追求“小而全”,部门、地方制定的规章繁杂、无序、内容重复、冲突,不能形成协调、有机的体系。从而导致宏观调控信息支撑不足,不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

第四,文化准备不足。由于我国还没有完成工业化,长期的封建社会使我们小农经济意识还比较强,很多事情过于追求自给自足,贪大求全、跑马圈地等现象在信息化中比较突出。

■资料

信息化

信息化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转变,也就是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为主向着以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为主的阶段的转变,是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发展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

信息化加快了产业升级,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于工业化社会而言,是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由传统工业为主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社会演进的过程。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信息化目标主要有四个:一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二是支撑信息产业的发展,包括互联网产业、信息服务业;三是掌握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不能把重要的核心技术建立在国外采购的基础上;四是在全社会广泛推广信息化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