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应用分析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4-04-15

 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应用中的基础与核心,是业务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运转,发挥预期作用的关键,同时也是相关系统进行整合应用的出发点,在当前电子政务发展到中高级阶段后,需要认真回顾、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一、 历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回顾

经过二十余年的电子政务建设,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初步建立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各地涌现出了很多成功的实例,在政府服务、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一些长期以来在食品安全、住房、流动人口管理、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棘手问题。

1. 以金字工程为代表的政务垂直系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金审一期、金盾一期、金税二期、金保、金水等13个工程相继建成并逐步发挥带动作用。“金税”工程实现了对增值税的电子监管,克服了增值税税款抵扣信息环节多、管理复杂、容易出现漏洞等问题,对新一轮工商税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金财”工程实现了全国财政系统纵向三级、横向相关职能部门与预算单位联网,加强了对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环节的管理,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安信息化综合应用水平快速提升,目前已有18个省建立了省市两级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网上串并、查证、比对、通缉、追逃等信息化工作模式得到普遍采用,成效显著。金土工程一期各节点均实现了土地、矿产资源主要管理业务的网上运行和数据远程交换,对数据资源进行了集中管理并对外提供服务。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由原有单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发展成为综合信息处理平台,电子申报实现了100%,全面提高了检验检疫业务信息化水平。电子口岸通关工程等一些重要应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领域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各地区在深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横向整合应用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充分发挥国家四大基础数据库在地方的延伸成果,利用共享信息资源实现各部门跨领域的管理与应用。江苏省以“一库四平台”作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抓手,建设了行政权力数据库、网上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电子监察平台、法制监督平台,以资源整合推动综合应用;上海市依托基础数据库加快建设应急管理、图像监控、安全生产等综合应用系统,进一步促进了政务信息资源在部门间的快速流动和优化配置;厦门市实现了全市居民自由查阅、管理、使用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能够及时调阅共享这些信息,提高诊疗质量、降低成本费用;浙江省出台了国内第一部地理信息共建共享的政府规章,规定“所有政府有关部门,只要是跟地理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必须按规定向测绘与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提交,测绘与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对这个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整合处理,之后再将数据返还给各个部门进行交换和共享”。

3. 数据安全与资源标准等问题仍然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中的重点和难点

当前政务信息资源仍只在少数部门、个别应用系统中实行交换与共享(如国家电子政务空间辅助决策系统),总体上还没有统一的交换制度与机制,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和信息共享平台。现代政府管理体制与传统政府管理体制的冲突影响了信息共享的需求,电子政务统一运作与各级政府各自为政的冲突影响了跨部门信息共享。信息无偿提供与部分信息有偿提供的冲突影响了信息的有效提供。共享系统的内容规划者与开发设计者之间的磨合不够影响信息共享的实效性。如公安部门仅能提供的个人信息只有六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身份证号以及户籍地,而像政治面貌等的信息不能提供,这些信息有可能造成治安或者法律纠纷方面的问题。

政府部门掌握社会信息资源80%的有价值的信息,3000多个数据库,但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亟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让这部分库“活”起来,进入市场,产生增值。各省有关部门对省内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通过网络手段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在全国范围内还未形成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态势,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和办法。

二、 未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展望

2014年已经到达国家“十二五”建设的中后期,国家从规划重点工程到理顺管理体系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布局,展望未来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前景,将蕴含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理顺体制机制,以顶层设计思路完善资源体系

2014年2月27日,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从党中央层面上设置的一个高层领导和议事协调机构。以协调党中央、军委、人大等各大班子,提高全局的整体规划和高层协调能力。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的“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已经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要在中央层面设立一个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委员会并驾齐驱的都由党的总书记担任组长、总理担任第一副组长的深刻用意,就是这三个方面都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全局,必须在组织架构上进行统筹协调、整体谋划,防止由于战略失误导致颠覆性错误的发生。在这个新的框架下,不仅预示我国新的信息化战略和网络强国战略会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而且也预示中国在打一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翻身仗方面,也将迎来新的突破。

2.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破解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

我国政府上网工程虽然在全国铺开,但在办理各种事务的电子政务难以真正地通过网络进行。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对于把自己的信息拿出来共享的意识还不强,有些政府部门的部门利益意识又太重,不愿将信息共享,这就亟需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依靠信息主管部门对其进行组织和引导;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灵活的机制和政策,长期以来政府信息部门的大量建设资金投入到硬件设备上,缺乏信息录入、信息更新、信息深加工的专项资金和技术,更缺乏把这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后产生增值的手段。电子政务的有效开展必须转变观念,以充足的政府信息资源作为前提,这样才能解决政府信息化过程中“路多车少、有车无货”等问题。最终通过信息、权力、利益三个要素的变化和作用来影响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

3. 完善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从国家层面突破信息深化应用

以国家四大基础数据库为载体,完善标准化工作,突破制约业务协同和信息交流的瓶颈。继续深化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建设。为满足各部门不同的业务共享需求,按照主动共享、依申请共享、协议共享等多种共享方式,以满足各部门对信息获取的普遍需求,也满足各部门依据法定职能对信息获取的特定需求。电子政务数据标准和规范,涉及到相同地区的部门间,甚至是不同地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问题。因而,这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问题,更多时候体现在管理技术方面。建立国家层面的统一规范,使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应用中能够有据可依。

4. 构建信息资源横纵联通体系,由试点应用向普及应用推广

目前,地方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应用为导向,以服务于部门履行职能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目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涌现了综合治税、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信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保护、治安维稳、权力阳光等一大批有成效的业务协同应用。但是,这些更多是试点应用,如何“由试点应用向普及应用推广,注重业务协同的应用实效”,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应用推进策略将采用“先纵向后横向”,即先把本部门内部的系统联系起来,然后再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在选择合作部门时,先推进业务联系密切的部门合作,如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之间,以及医院、社保、医保等系统之间的业务联系都比较密切,这些单位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先期推进互联共享合作。

北京赛迪信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作为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骨干企业,长期致力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设计等咨询服务,特别是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应用等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先后服务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中央部委,以及北京、广东、山西、宁夏、青岛、大连等地方政府,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赛迪信息工程设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