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管理 数字城管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来源:安全&自动化杂志 更新时间:2014-04-23

相比传统机械的城市管理模式,数字城管解决了传统城市管理手段落后、信息滞后、突击式管理,管理粗放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城管系统也越来越完善。

据了解,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已经有310多个地级市、150多个县级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工作,其中17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

政府牵头规划布局,加速数字城管建设

众所周知,数字城管是一个闭环流程,包含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及结案等环节。“无规矩不成方圆。”标准的建立是数字化长效运行的基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标准体系相对比较健全。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及售前管理部马旭波介绍:“目前,国标委正在开展包含有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系列国标的制订工作。该国标预计包含有8个部分,基本上是对部颁标准(即行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国标并不具有强制性,只作为地方建设数字城管的指导性标准,各地可根据城市建设程度、资金量和城市建设的侧重点,灵活选择集成系统的多少、难易程度,所以各个城市数字城管的内容也不一样。也有不少地方颁布了数字城管实施办法和指导意见等地方法规,指导数字城管建设。

海康威视马旭波认为,“由于需要体制的配合,目前在配套制度、考核方式、各部门协调等方面都还不完善,解决问题的数量和效率不够理想。”目前运行成效比较明显或较有特色的城市,主要包括杭州市、北京东城区等。这些较早实行数字城管的城市,已经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据业内人士介绍,北京东城区已经把数字城管的核心流程发展到安全监督领域,通过安监通把安全监督相关的事项采集下来,上报到安监局,发现有隐患便会把整个事件派到相应的责任部门进行整改。锐捷网络政府及交通行业总经理肖广维则认为:“河北石家庄、福建泉州等也比较有特色,依托平安城市建立起来的视频监控系统比较完善,其视频数据成为数字城管中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以智能化为核心,采集手段多样化

早期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信息采集员,每个网格配备一个人专门负责发现问题,并利用“城管通”等智能移动终端主动收集、主动上报。

由于网格覆盖的范围大,每个信息采集员巡查的密度很高,而从城市的部件和事件具有流动性、繁杂性高的特点,单纯依靠人力发现问题是不够的。目前平安城市建设已从起步摸索阶段进入到了一个高速成长的阶段,部分一线城市已进入实战阶段,视频监控系统的全面覆盖,将为数字城管带来质的飞跃。如针对店外经营占道的管理,以往的管理方式就像猫捉老鼠,城管来了把货品搬回店内,城管走了又摆出来,这种高频度的事件非常难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视频探头就能起到监督作用,自动识别店外经营,记录违法行为。

不过,目前视频智能分析的算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能够解决智能分析不准确引起的误报问题,未来,结合传感技术的复合型视频监控探头将大有可为,这种探头不仅可捕捉视频画面,还可结合其他传感器,传感分析利用监测数据,主要满足一些特殊的需求,如燃气管道、噪声、粉尘监测、污水监测、河道管理、土地规划等公共事业的监测。据了解,目前河北廊坊市的20多个小区安装了针对水、供热、煤气监测探头,通过无线方式能实时传回到监督指挥中心,只要水压低下来,监督指挥中心会自动报警。

对此,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市应用中心销售总监王忠刚则认为:“城管管理的部件特别多,如果使用物联网传感器,整体成本不是一般城市能承受得了的。”

另一方面,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机会越来越多,早期的12319热线电话,近两年兴起的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技术也逐步开始运用到社会化信息采集。建设数字王忠刚预测,未来,网格管理员或许会取消,发展成公众参与为主,监管部门通过奖励机制调动公众参加的积极性。

精细化管理下,数据整合为王

城市管理工作中每年积累下来的历史数据非常宝贵,可以为后期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参考。在“数字化、信息化”成为城市管理主题词的同时,也对城市各部门所掌握的大量数据的整合、共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各类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将是未来数字城管发展的重点。

如何充分挖掘城市管理过程中积累的数据中的价值,推动城市管理更加智慧?目前炒得火热的大数据概念,在数字城管中运用的并不多。业内人士介绍,数字城管运转的负荷还没到需要云计算的规模去计算,但是数字城管能很好地适应云计算部署。目前也有城市在建设云计算中心,城管局的数据可托管到云计算中心,但还未进入深入应用。

数字城管开展已有数十年,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设备商(如视频监控厂商、物联传感厂商、网络设备厂商、GPS等地理信息采集)、平台软件商等,各方都可能是获益者。

数字城管的定位是综合管理平台,代替市政府管理城市。建设数字王忠刚认为,“数字城管的技术门槛不高,大多数做GIS的企业都可以做,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别。“对于谁将会是未来的主导者?锐捷网络政府及交通行业总经理肖广维认为:“硬件是整个信息化的基础,硬件这块可能以集成商或硬件厂商为主导;软件公司是上层建筑,更贴近用户应用,软件平台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数据分析的难易程度。“为更好的推动数字城管的发展,大部分平台软件商会选择与硬件商、运营商合作。目前在这块做得较好的有数字政通、建设数字、苍穹数码、吉威数源等。

信息联网,打通各部门的“任督二脉“

数字城管的联网集成涵盖市政、环卫、交通、国土、规划、城管执法等多个城市管理相关业务系统,基本上涉及到了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在“数字城管”推进的过程中,整合各职能部门现有的资源和工作流程是基础中的基础,可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再第一时间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方便指挥调度。

据了解,目前,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系统已基本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相应的联网集成也已初具规模。海康威视马旭波认为:“各职能部门的联网集成的程度还不能算达到全集成。难点主要体现在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在管理上,存在比较复杂的因素,例如用于执法取证的公安视频、执法视频,虽基本可实现联网集成,但是更深度的开放则会遇到安全性问题,其权责的明确上就会出现矛盾;在技术上,因为各条线的信息化起点和成熟度有所不同,各业务系统技术规范不统一,这就为联网集成带来不小的交互共享制约。“

反过来,数字城管推动了各部门业务的协作、联网与信息共享。锐捷网络肖广维介绍:“数据中心建设比较完善的城市会直接将核心部门的数据融合进来;新的城市会新建一个数据中心,再把民政等其他部门全部接到平台上,这样就解决了一个信息联通问题。一些城市信息化启动较晚的城市,可以利用数字城管的机遇重建数据中心。”

各个城市数字城管建设的规模不同,共享的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建设数字王忠刚表示:“我们在数字城市这块的核心是共享基础地理信息,今后可将对生活有影响的数据都放到共享平台里面、如气象信息,通过这个共享平台在地图上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最近气象的预报的变化,类似于气象台发布的云图,对农业、林业等的影响比较大。“

建设数字王忠刚介绍:“一般的城市会通过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经信委),电子政务办或具体委托某个单位来做统筹。”但统筹部门只是替代市政府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优化了原来的管理流程,与其他部门并不构成职能上的从属关系。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部门联网集成时,关键在于做好顶层设计,职能部门统一认知,加大建设的力度、提高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为保障数字城市管理模式的长效运行和深入应用,需确立相关法律,必须从法律层面给予保障。

业内人士介绍,我国正处在各行各业需要精细化管理的阶段,这也是近几年数字城管发展较好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数字城管对城市管理质量的提升有明显效果,各个城市也在不断横向、纵向延伸城市管理的内涵。最终数字城管会成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平台,核心应用,并将持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