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军队医疗系统的第二炮兵总医院,很多军队的医疗成果在其体现的非常明显。军队的指令性管理让医院的执行力更加突出。而作为信息中心要职的领导当然也肩负推进医疗信息化推广的责任和使命,记者邀请到第二炮兵总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卢敬泰老师,来与我们共同探讨十二五时间云计算大潮下的医疗信息化发展方向。
云计算整合资源 正逐步落地
记者:云计算大潮下,如何推进医疗信息化向更好的方向转型?
卢敬泰:信息化的转型,我个人认为,云计算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信息化的发展走过十几个年头,医院的信息化发展也有十五个年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还是非常迅速的,从阶段来讲,它大概走了三个阶段。一是管理信息化,二是临床信息化,三是区域医疗信息化,这是业界普遍的认同的三个阶段。在全国来讲,这个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发达地区发展得快一些,尤其是部队医院,它的信息化发展会更快一些,因为它具有指令性的一些特点,我们有统一的研发,统一部署,集中推广使用。云计算到现在也喊了几年了,2011年大家都在为落地做准备,真正有没有落地的现在还真难说。在2011年的IT时代周刊年会上唐骏的一个观点,云计算是一个概念,有些厂家是先把这个概念推出去,然后再把产品随着概念卖出去。这个观点我很认同。实际上,云计算还是解决了一些问题,最起码解决了硬件整合的问题,这是落地了的。比如,在异地有个数据中心,那么其它地方的医院都可以通过这个数据中心共享资源,这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方向。推而广之,医院不用于企业,它不可能有很多的分院,但会有很多的患者,我们把云计算的这种应用让患者来访问,我想下一步是为患者做更多的服务。我们把专家的一些资源、知识库的一些资源通过云计算进行推送,让大家访问。
医院云计算的落地还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医院信息化遇到一个瓶颈,就是大家都在建各自自己的系统,建了很多,但是医院和医院之间要进行数据共享的话是很难的。我觉得云计算下一步的方向,是不是可以考虑通过云计算的方式,使各医院之间实现数据共享,这将是云计算非常大的优势。北京市已经准备把北京医院的处方资源建立了数据中心,实现资源共享。硬件已经不是问题了,主要是软件方面的问题。
而谈到自负盈亏的企业,牵涉到医院的利益和患者的资源。病历肯定是不能共享的,里面有患者的隐私,但是在用药方面是可以共享的。
记者:架构在云服务平台上的医疗信息化应该具备怎样的规模?
卢敬泰:这个问题我也在思考,如果只有一家医院去架构云服务平台的话,一个是浪费,二是使用效率也不会很高。我认为应该是个区域性的去架构一个云 服务平台,这与我们的国家的3521工程就要挂钩了。首先还是国家做引导,搭建一个三级云服务平台:国家级、省级、区级。云服务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搭建起来就会比较好,至少说可以把国家的医院资源整合起来,比如医保、新农合等等。随着医改的深入,信息化的发展应用,我想在这方面的发展会很快。这个在北京已经实现部分应用了。网上预约挂号还不是典型的云计算应用,因为它有一个中间商,但这是一个开始。真正的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或电话,能够使用户的信息直接到了我要的单位。现在还没有实现这一步,中间还有一个环节,我想未来这个环节一定会省略掉。
力争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互联互通
记者: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怎么去联接和沟通呢?数字化医院是怎么回事?
卢敬泰:国家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难,因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是国家3521工程里的两个应用,这就有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了。由国家卫生部做引导,建立一个数据结构标准,搭建一个数据平台。如果谁要想开发任何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的软件系统,就必须符合我的结构标准,通过我的标准去开发软件,这样才能实现互联互通。国家3521工程提出这两点主要是基于这么一个考虑。现在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还没有做到互联互通,在部队范围内,电子病历是互通的,健康档案还没有展开。现在在南方几个城市在试点,比如在厦门,他们的医院之间初步建立了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共享,但也只是初步的。北京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现在有一个医联码,实际是解决电子病历基本信息的互联互通,还不是电子病历本身,因为电子病历主要记录的是病人的病程,这个共享是很难的。其实,这个如果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也不会是个问题,只是时间的长短。
数字化医院发展遵循几条线。从病人的就诊上,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所有就诊的流程围绕病人展开的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平台下操作的过程,这是数字化的一个过程。伴随就诊的过程,还有物资流,比如医疗耗材等,都会在这个过程里进行自动采集,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的一个传输过程。还有一个费用信息流,它是伴随着病人的诊疗过程,它在每个阶段都会产生费用。这个费用是自动记录的一个数字化过程,实际上是一张一卡通,患者的费用都可以在一卡通上支付,不用每处都使用现金。这就是一个信息化的过程。与这些过程一起需要共同完善的,是医院管理、患者管理、屋子管理,还有就是决策管理,这些都要实现信息化。还有临床信息系统,要包括所有的就诊行为。再有就是区域医疗,比如外地的到这看病,只要有一个身份认证的卡片,我就把我以前所有就诊的信息都显示出来了,这样医生在诊断的时候就都能看到。整个过程也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这个数字化还不能代表医院的数字化,医院的数字化代表了医院所有的行为。现在外延又扩展了,现在包括了水电、气暖的自动化,这也是全成本管理的一部分。
记者:“信息孤岛”现象在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各个系统不能有效的打通就成了难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卢敬泰:医院之间相对的都是一个“信息孤岛”,我认为这个信息孤岛指的主要还是病历信息和诊疗信息,这个信息是不会公开也不会共享,这就是大牌专家和普通医生的区别。如果把专家的诊断过程共享给你了,那他的优势也就没有了。这需要一个国家引导的方向,实际上现在医保就医非常方便,实报实销。为什么这个能实现,就是国家在引导,医院在配合,其中还有利益驱动,只有在利益的保证下,这个实现起来才更容易。
信息孤岛在医院是普遍存在的,包括我们医院也是,这跟顶层设计有关系,这是一个一把手的工程。信息化过程需要从高往下看,但是必须得有一个出口。院长是解决信息孤岛一个最有力的手段,只有他才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国家体制内的一些原因,造成了有时候院长也不能解决某些问题,导致了医院之间各自为政。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我认为一定要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一个开放的平台。它就像一个戏台一样,比如剧组要唱“空城计”,它就要借助这个舞台把这个戏的场景展开。戏是给观众看的,它通过一种空间,对舞台形成一种视觉效果,这就达到了一个共享。信息化系统就像这样,不管是哪个模块,都在这个平台上做接口。共享的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数据的挖掘,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