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前景展望
来源:e-works 更新时间:2014-05-07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的发展与城市不断的延伸,对于目前面临越来越大的城市管理难题,本着拥有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相互感知的能力和高水平的信息利用能力从而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的“智慧城市”由此应运而生。就在离我们不远的新加坡2006年启动的“智慧国2015”计划,旨在通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积极应用,将新加坡建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一流的国际化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电子政务、服务民生及泛在互联方面,新加坡成绩引人注目。而在新加坡这座许多人心目中的“亚洲首席城市”,它的智慧总能感染每一个走近它的人.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仑十分推崇新加坡,他认为这个国家有许多地方值得中国借鉴,“至少在2020年以前,我相信新加坡的经验对我们是适用的。”带着他的新加坡式狂想,智慧城市在未来将“野蛮生长”。
 智慧城市起源
 
    纵观人类的历史,进步就是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产品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的演变过程。我们的生产力革新经历了四个重要的时代:首先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蒸汽时代,其次在19世纪下半--20世纪初,人类迈入了电气时代,二战后的科技大爆炸时的科技时代以及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信息化时代。130438141913314595.jpg (750×346)

    关于“智慧城市”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198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1992年,美国13个州的城市兴起智慧增长运动,主要是环保主义者发起,强调土地集约使用,经济重要性让位于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在美国在2010年开始就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论坛。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该中心发起了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基于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使人们即使在自己的家中也可随心所欲的设计和制造他们想象中的产品,巴塞罗那等城市从Fab Lab到Fab City的实践则从另外一个视角解读了智慧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内涵,而在欧洲的“2020战略”,提出了欧洲的数字议程,其中有25座欧洲领先城市大量采用绿色能源技术,试验开展了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以及智能医疗系统等等。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新西兰等,都有相关的规划。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的特征

     关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即把新一代信息化技术通过拆分、细化从而充分的合理应用在城市发展中息息相关的各类生活,生产行为中的一种新兴技术,智慧城市最明显的特征是离散与组合,这是新兴信息化覆·盖的一种最直接的模式它立足于提高全社会的生产力的同时也是基于知识社会创新2.0时代所带来的新兴信息化创立模式。通过城市信息化覆盖从而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将人类知识物化到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和发展等各项活动中,形成不依赖人或少依赖人的智能化专题,按需优化组合,相互之间实现有机协同也成为了“智慧城市”的基础,“智慧城市”已成全球趋势。而现在看来,智慧城市的普及脚步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将对各种产业与生活意识形态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与发展。智慧城市以信息融合为基础,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达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智慧城市以信息融合为基础,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达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智慧城市所应用的信息技术130438143237740348.jpg (571×301)
    首先,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主流信息化应用为主体,目前我们所提及的所谓智慧城市概念,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作为典型的数据密集型处理环境,其核心是通过对城市运行、服务和管理数据的透彻感知,由互联互通的系统汇聚海量多源异构的数据。这些海量数据具有数据智能处理,成为充分可用的信息,然后结合各行业领域模型,发现各行业领域知识的规律,作为各行业领域决策的依据,同时通过互联互通的系统提供智慧应用服务。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城市的形成必然会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智慧城市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是则是由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以及应用为主流,也是因此,智慧城市可以不间断地通过信息终端和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者可按需随时获取,从而增强环境的友好性,易用性以及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智慧城市的系统集成

    我们所要建造的智慧城市将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集成。而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将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在数字城市建设阶段,随着信息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各部门各业务系统基本建立了信息系统。而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单部门、单业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跨部门的系统应用。“各取所需”是智慧城市最终的目标。要建设智慧城市必须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城市中目前所有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与整合应用。智慧城市的重点内容包括:夯实智慧基础设施,实施智慧运行,开展智慧服务,发展智慧产业。130438144285920300.jpg (647×423)

    要建设智慧城市必须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并对城市中目前所有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与整合应用,综合利用信息、知识、经验等资源和智能技术,使城市管理精确高效、城市服务及时便捷、城市运行安全可靠、城市经济智能绿色、城市生活安全舒适。目前,随着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口规模日益膨胀,资源消耗日趋严重,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日益明显,社会矛盾逐渐外露,城市的各个方面和各“部件”间的联动越来越密切,通过加强物联网、云计算、视频等技术手段在城市运行中的应用,实现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和智能安保应急,提高政府精准管理能力,使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而于此同时,把城市作为一个系统考虑,要求对城市各“部件”的经济系统、城市运行与管理系统、城市服务系统进行大集成大协同。

智慧城市的信息融合

     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各个产业链以及人民群众的主体生活方式发生有效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感知与城市体验。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面向信息化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也是整个目前全世界所有文明的一种升级形态。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其本质在于融合,打破以往各种信息的壁垒,使得生产与生活效率在信息交互阶段有着本质性的提升从而大幅提高生产力。智慧城市以信息融合为基础,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交融协作,从而达成有效的服务和管理。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从智慧城市走向智慧地球130438145406014366.jpg (770×408)

    目前最为我们所接受的“智慧城市”概念却是最早由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于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当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使企业取得更高的利润率,IBM公司将业务重点由硬件转向软件和咨询服务。所谓智慧地球,也称为智能地球,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从IBM搭建的智慧建设框架看,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建立平台引入客户、厂商,围绕企业、政府、居民三方的需求,通过信息共享随时解决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本文为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授权方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
大型厂商纷纷云集,进军智慧城市

    就在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同时,微软也提出了云端智慧城市,西门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华为则说智慧让城市腾飞,神州数码说他们是中国智慧城市的专家,中国移动说无线城市一体化,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等等。同时,智慧城市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动作不断,拟抢占发展先机。从一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看,其产业链上下游涵盖从RFID等芯片制造商、传感器及物联网终端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及IT设备提供商、终端应用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运营商以及顶层规划服务提供商等多种科技型企业。
130438146415842125.jpg (638×456)130438146585721842.jpg (622×402)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同前面几次大的生产力革新时代一样,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的社会生产力,而在同时,时代的演变也改变了各方面技术的发展进程与方向。而在如今,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大大的消融了我们在获得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生产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意识形态的形成。如果说创新1.0 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 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而创新2.0时代,一切事物的发展模式与质量将有本质性的提升,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

    如果说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概念的理解与延伸,那智慧城市可要比智慧地球更加明确,更有指向性。IBM的“智慧城市”把城市本身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了一个个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形成一个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的整体。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的城市意味着在城市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出最好的城市发展和管理决策、及时预测和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同时,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在大多数70、80后眼里,哆啦A梦应该是最经典的卡通,没有之一。这个2112年9月3日出生的蓝色胖子曾经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非常多的欢乐,说起未来的城市,我相信很多人最初对未来城市的映像就来源于此片,那么,未来的智慧城市到底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各地城市压力增大。城市也面临着严重的交通拥堵、住房不足、城市污染、资源紧缺、失业以及疾病等各个方面的挑战。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雾霾了,在当下,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而“雾霾”PM2.5就是制造业爆炸性发展的前提下发展的结果,雾霾对于城市人口的健康与生活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让国人谈“霾”色变,而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类似于雾霾等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命题。而新一代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与内在现实需求,以高效、节能、环保为主旨的前提也成为了催生全城市信息化的新浪潮,“智慧城市”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智慧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而智慧城市作为下一代城市生活形态,正在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然而如何推动其健康发展,形成更强的服务城市转型和造福民众的正能量,还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诸多冷思考。

    自从2009年美国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以来,全球智慧城市建设逐年加快,各个国家也提出了自己对于“智慧城市”这一概念自己的解读,全球以智能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一代城市立体信息技术在交通、能源、公用设施、医疗、水资源管理、公共安全、政府服务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智能实践和应用效益也在日益凸显。“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城市新的发展战略选择,也是全球城市竞争的核心。21世纪以来,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纷纷加大智慧城市的发展力度,不断开辟新的城市发展的模式。中国在2011 年伊始,国家也开始鼓励开展应用模式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紧接着各个地方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也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智慧城市的构建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心,例如上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的提出了要率先建设智慧城市,推动上海城市发展新高度,而北京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天津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智慧天津”的宏伟蓝图,武汉市政府面向全球与智慧城市相关的顶尖机构征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等——借力“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构建智慧城市行列。更多城市上马智慧城市建设以及相关服务,国家“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2万亿的产业机会。就在2012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随着文件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一个一个崛起,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城市智能水平将不断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个部委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意见的基础上,已经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于2013年上报至国务院。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思路、建设原则、主要目标以及信息安全保障等要求,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加强对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引导。
就在目前,智慧城市已经掀起了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智慧城市将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它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而就在此时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 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明确了我们国家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报 告强调了我们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这也催生了新一代智慧城市在中国大陆的诞生与发展,就在2013年,国家在最初确 定9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国家住建部目前又在准备启动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业内人士指出,住建部确定第二批试点城市后,未来还将增加更多的试点 城市名额,相应的投资将进一步加大,智慧城市的市场空间可以期待。另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相关金融机构对智慧城市的投资计划就逾4000亿元。中国民生证 券行业分析师尹沿技指出,投资权重主要放在了医疗信息化、智能交通、平安城市方面,三大领域“十二五”期间的投资将分别达800-1200亿元、 2400-2800亿元和3500亿元。而相关公司去年业绩已有所表现,即便在传统的一季度淡季,智慧城市相关公司一季度业绩依然可人。而目前,截止至 2013年6月底,中国已有近320个地级市、150多个县级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70多个地级市、40多个县级市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全国累计 开发涉及国土、房产、公安、环保、卫生等几十个领域的2000多个应用系统,而这一切都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了信息资源、平台基础、高新技术和人才储备。随 着4G时代的到来,以超宽带网络为标志的通信线路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智慧城市也成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抢夺的“风水宝地”。2010年中国移动 提出“无线城市”业务发展转型战略,截至今年6月,中国移动在321个城市的无线门户已经上线,用户数达2608万,应用16000余个。2011年2 月,中国电信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计划宽带接入用户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2012年9月4日,中国联通在北京发布“智慧城市”战略, 以城市光网络、WCDMA无线网络、WLAN三大网络为基础,以九大数据基地为依托构建其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存在,极大的提高我们对于城市的认知,这也 使得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智慧城市,逐渐的渗透到了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所处的城市,也将因智慧而变得更美好。130438148061906274.jpg (756×497)

    总体来看,中国智慧城市目前发展现状是在国家的主导下,各地方政府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信息化发展的初期,由于整体设计能力的不足,以及缺乏信息化统筹机制,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往往以项目为中心,政府各部门独立建设了一系列的信息系统,逐步形成了随意生长的“系统丛林”。在“丛林”中,系统之间互不相连,信息资源重复采集、互不共享,造成许多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如果这种局面继续延续,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老问题,智慧城市将变得“非智慧”,大大增加了智慧城市建设失败的风险。各地以当地政府为建设核心、当地政府财政配套投资建设。全社会城市信息化应用和城市各类管理系统层出不穷,而建设模式就目前看来还是非常的局限和单一的,信息化程度推行缓慢,兼容性差,建设效率也偏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泰豪集团董事长黄代放在其上交的2014年两会提案中指出,目前全国智慧城市发展缺乏统筹。的确,就目前发展而言,大部分信息化系统并没有真正的利用起来。因此,针对智慧城市的复杂性,专家认为其顶层设计需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导下,以城市发展突出问题为牵引,立足城市现实基础,强调城市区位优势,从全局视角出发进行的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具体而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应统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民生等多个方面协调发展,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民众等各种力量,综合理念、制度、方法、技术等多种元素的协同驱动,做好顶层设计,涉及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和业务架构,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系统部署和分阶段推进,涉及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和机制等等一系列问题,是解决智慧城市发展难题的可行途径。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以社交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将以席卷之势渗入到城市管理和服务建设当中,而智慧城市中包含的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交通、医疗、物流、金融等城市管理和服务领域,催生了生产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改革。信息技术已经开始主导新一代制造业生产力的革新。所以,综上所述,我国智慧城市的现状依旧不容乐观。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教授拉森(Kent Larson)认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在涉及能源、物流、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城市”技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大有可为,甚至可能反哺美国市场。

    就目前看来,新的信息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高度寄生并依附在现有成熟的信息化产业当中。就物流行业来说,湖南省株洲市某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因涉及到处方或者名贵药物的仓储、运输与配送,斥资上亿元在每辆配送车辆上都安装了“北斗”汽车定位系统以及3G远程监控系统,并且在每件货物的封箱中嵌入RFID芯片,通过芯片,该物流公司和终端客户都能从该公司公共信息平台以及手机移动平台上了解货物所处的位置和环境。通过货物上的芯片,装载时自动收集货物信息,卸货检验后,用嵌有RFID的托盘,经过读取通道,放置到具有读取设备的货架,物品信息就自动记入了信息系统,实现精确定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该物流公司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对货物进行实时调整和调配,实时全程监控货物,防止物流遗失、误送等,物流配送平台以及大数据处理中心可以配合车辆管理系统极大的优化物流运输路线以提高全公司运营效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此公司盈利的能力。以上便是智慧城市信息化技术之一的“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新技术使整个物流供应链更加透明化、高效率。根据《中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后物联网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

130438148860011924.jpg (374×366)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制造业的发展定位必须以供应链服务为基准向智造业一步一步迈进。制造业在生产环节引入新的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生产环节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全过程RFID跟踪、识别以及追溯,这不仅能降低人工跟踪识别的成本,还可以提高跟踪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不合格原材料可溯源。另一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了解库房的存货情况,可随时与客户的需求状况作比较,以便迅速做出生产决策,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也减少了无效库存的发生。另外,各个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反馈之后,就能通过大数据处理中心对大量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对客户的需求、商品库存、生产做出商务智能仿真决策,这样还有利于帮助各个制造企业找寻当前自身的不足,改善和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蓝图。就目前,个人认为制造业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能对其相对应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对各方面的资源能够进行快速整合,以便使得产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多方面达到最优集成的管理模式。在这中间,物流行业应该算是最早接触信息化技术的行业之一,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国际化和自动化的行业。智能物流根据自身的实际水平以及运力以及客户需求对物流企业本身经营进行决策与定位,是国际未来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方向。这一领域将主要涉及建设车辆管控、库存监视、配送管理、安全溯源等现代流通应用系统,建设跨区域、行业、部门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商务与流通配送一体化管理。在物流行业中,运输的种类和风险、物流过程中的运输环节和动作方式以及物流企业的服务,都影响到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质量。而智能物流则能使整个物流系统能模仿人工AI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在企业实际经营中发生的某些特定问题的能力。据相关部门统计,预计到2015年,智能物流核心技术形成的产业规模将高达2000亿元。此外,国家马上也将出台独立的智能物流“十二五”规划。

    中国城市管理系统服务是最切合应用智能技术的现实条件,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智慧城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是美国哈德森河生态系统保护恢复计划,而在中国,目前北京应用较典型就是北京朝阳区的垃圾物流管理系统。美国哈德森河生态系统布置了由移动和固定无线传感器组成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负责收集传送流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实时数据,并借助IBM的新“流计算”技术,对收集到的数据流在大数据中心中进行检查以及数据处理,为修订区域发展政策和模式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援。而北京市朝阳区垃圾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在垃圾楼建立的智能称重系统准确分析各楼宇和商户产生的垃圾数量,在垃圾处理厂建设WSN智能称重系统与环卫中心GPS全球定位系统相沟通,经过如上几个步骤,智慧系统将为垃圾减量化、垃圾分类和垃圾收费改革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而就在近期,互联网领域又掀起了社交网络的发展浪潮。社交网络推动互联网扩展为一个人类社会交流的平台。社交网络渗透和融入到互联网的每个应用中,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综合运行管理的模式,也将会改变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以社交化为核心的公民服务也是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各路候选人就纷纷借助社交网站作为宣传他们竞选口号、吸引选民的阵地,相比传统的走上街头拉票的做法,新的宣传使得新的候选人在年轻人阵营中更具有影响力,同时也极大的节省了候选人竞选的成本,节约了社会基本资源,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便是视频共享网站YouTube、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等。而在中国,北京的12345热线,开通了互联网和微博座谈,实现电话、互联网、微博、短信等多渠道的综合受理;能够通过视频会议、手机短信、移动终端、语音电话等方式调度和协调处置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

    目前,我国对智慧城市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规模越来越大,在此前提下,城市的发展明显感觉地方政府的力量并不足以支撑起智慧城市这个庞大项目的持续发展。同时智慧城市发展也将面临着更高的挑战。社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政治、社会、管理、经济等各个层面,尤其是在以社交化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数据开放是未来政府为社会和公众提供数据服务的一个趋势,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发展,政府掌握的信息资源将会越来越多,但只有政务信息公开之后才能发挥出数据资源的巨大价值,才能为企业和公民提供资源服务。新的发展阶段,政务数据的开放将会呈现出借助以大数据为核心技术支撑的数据服务方式。数据开放方面,美国政府的网站www.Data.gov是目前全世界建得最好的,而北京的www.Bjdata.gov也在此环境中逐步完善。同时,全社会的发展更加倾向于以市民为主体的开明式发展模式。智慧城市的发展也必须接受和容纳更多民众的互动式参与。
智慧城市,我们还只是在“智慧”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依旧是今后我们国家以及各行业精英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何达到未来城市的美好构想,我相信在很多决策者心中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答案,的确,城市因为“智慧”而美好,而在不远的将来我坚信以高效、节能、环保为主旨的“智慧城市”将彻底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2112年,“智慧城市”将会彻底取代我们目前的城市现状。

     智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创新形态由生产方式向服务方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勾勒未来“智慧城市”蓝图 。而如今,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导致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改进服务交付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实现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完成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跃升。智慧城市,将更多的让我们对于一个城市的感知变得更加美好。

什么是创新2.0
    知识社会环境下的科学2.0、技术2.0、管理2.0共同塑造了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用户体验,因为融合了人文和技术的基因,承载了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而成为创新2.0的灵魂。创新2.0强调公众的参与,倡导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1.0是以生产为导向、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则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创新。在这种视角下,Web 2.0实际是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案例。创新2.0的典型案例还包括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等。开放、参与、协作特征的政府2.0模式,也正是创新2.0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创新1.0 是以企 业、政府为核心为用户生产市场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创新2.0 视野下的企业2.0、政府2.0则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共同创造独特价值、塑造公共价值。
什么是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城市的数字化形态。数字城市是应用计算机、互联网、3S、多媒体等技术将城市地理信息和城市其他信息相结合,数字化并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上所形成的城市虚拟空间。数字城市建设通过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各类城市信息的数字化整合多方资源,从技术和体制两方面为实现数据共享和互操作提供了基础,实现了城市3S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和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的深入应用。数字城市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和运行数据,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城市级海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利用等处理问题,多系统融合中的各种复杂问题,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城市发展异化问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形态在数字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成为现实。依托物联网可实现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借助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技术可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支持。同时,伴随知识社会环境下创新2.0形态的逐步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在对工业时代各类产业完成面向效率提升的数字化改造之后,逐步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业态、组织形态,使人们对信息技术引领的创新形态演变、社会变革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对科技创新以人为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现代科技发展下的城市形态演化也有了新的认识。
撰稿人简介:
姓名:彭霖枫

网名:a18889388

职业:智慧城市项目专家库专家

简介:从事网络信息化与智能城市,云计算相关行业8年,(ERP,智能交通,智能网络,云计算等)。擅长制造业,政府网控,天网,智能交通行业信息应用,数据库,企业信息化管理,物控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