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楚网 更新时间:2014-05-08
在快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问政”风起云涌,大批“官微”“官网”等如同雨后春笋般兴起壮大。越来越多的公权力部门体验到官方网站、政务微博在新闻发布、倾听民意、便民服务等方面的快捷与效率。但是,一些公权力机关虽然也迈进了“微时代”,但显然还没能领悟“微时代”的精髓。(5月7日 《人民日报》)
日前,某网站公布了对全国10万个政务微博的盘点总结,在评出“惠民公职人员微博”“最快速应对政务微博”等的同时,也评出了一批“不作为微博”。而来自媒体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有96.5%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一些政务微博没能直面问题。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社会公众认为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主要问题,排在首位的是“官腔严重,不接地气”,此外还有“对留言反馈不及时”“自娱自乐,互动少”等。笔者认为,让官网官微“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接地气”。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自由互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的途径和方式,网络民主政治成为人类社会民主政治的新发展和重要表现形式。为了满足广大民众对政务的了解,更多倾听民意,很多公共权力单位设立了官方网站和实名微博,通过该渠道与民众互通信息,加深了解和沟通。
但是,如今的官网官微“动力不足”!虽然政务微博发展势头猛进,作用不断凸显。官微成为干群互动窗口,成为了干群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但部分官微却“死气沉沉”,信息更新严重滞后。而官微休眠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有的部门认为微博容量太小转战官方网站,有的机构重组就忽略了,有的人手不够没办法,这些看似充分的理由背后还是对官微的不重视和不擅长。
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问题为何成为制约官微发力的关键?一方面部分干部存在思想偏差,对官微认识不清。认为官微作用不大,一开通便长期休眠。加之,官微拉近了干群距离,对官谣的畏惧和网民“挑刺儿”的恐惧也让部分单位不屑发言也不敢发言;另一方面,技术和网络理政能力水平偏低。不少政府对于官微束手无策,不能找准在网络世界的政府定位,发布信息较为盲目。导致的结果是,要么使官微门庭紧闭,要么滋生官谣,影响政府威信。
笔者认为,让官网官微“动起来”才能更好“接地气”。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改变官网官微网络“死气沉沉”面貌,必须建立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只有各级政府真正做到积极参与和应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配备专业人员长期维护,提高人员管理水平,才能用好网络这一平台,提升政府公信,畅通民意,更好地为民服务。